承诺形同虚设!鸿博股份实际控制人口上不减持,实际上“曲线”减持三次

2024-01-09 20:32: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北京报道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但是个别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种种操作,却不得不让外界重新审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月8日晚间,鸿博股份(002229.SZ)披露,因合同纠纷,近期控股股东河南寓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寓泰控股”)所持公司2300万股股份于1月5日被司法扣划至巴中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中国资”)。

由此,寓泰控股对鸿博股份的持股比例减少至9.18%,而巴中国资拿到股份后或已通过大宗交易紧急进行了部分抛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23年6月12日至2024年1月5日期间,寓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鸿博股份的权益比例累计减少达到5.12%。这也意味着,寓泰控股实际控制人黎小林违背了此前对上市公司的不减持承诺。

三次被动减持

实际上,如果按照证监会减持新规,由于鸿博股份近三年内未分红,寓泰控股并不满足减持条件。但因为是强制平仓和司法划转,使得寓泰控股自2023年6月以来累计三次被动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就历次“被动减持”原因看,去年6月12日、9月12日,寓泰控股两次涉及集中竞价被动减持,今年1月5日涉及一起司法划转,累计减持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12%。

承诺形同虚设!鸿博股份实际控制人口上不减持,实际上“曲线”减持三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划转股份完毕后,巴中国资或已进行了部分抛售。

鸿博股份1月8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100万股,成交金额2.44亿元,成交价22.22元。当日鸿博股份收盘报23.79元,跌3.65%,成交额6.38亿元,大宗交易成交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的38.34%,折价率6.6%。

这笔大宗交易的卖方为银河证券巴中云台街证券营业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从巴中国资的办公室地址步行去该营业部,只需要3分钟。

信披再次变脸?

寓泰控股此次被动减持后,还令实际控制人黎小林违背了此前对上市公司的不减持承诺。

据鸿博股份去年4月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暨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及《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一)》,黎小林承诺,该次交易完成后,未来十八个月内,寓泰控股不减持其持有的鸿博股份股票。

实际控制人公然违背此前承诺,只会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带来考验。

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实控人减持股份是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行为,涉及控制权的转移和股东权益的变化。如果实控人违反承诺减持股份,且相关信息未被及时、准确地披露,那么就可能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就在去年,鸿博股份也曾上演了一次信披变脸事件。

2023年5月22日,鸿博股份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就控股股东股份资金偿还能力前后描述矛盾一事,自查前期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以及实控人近期大手笔转让股份是否转移资产等。

此事源于去年5月10日,鸿博股份称寓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辉熠贸易合计持有公司16.24%股份被司法冻结,并称相关股东资信状况良好,具备资金偿还能力,其所质押的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

但到了5月19日,公司却宣布,寓泰控股通过财通证券信用账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约3032.38万股(占总股本6.08%),因收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财通证券将对寓泰控股信用账户采取违约处置措施。

最终,号称“具备资金偿还能力”的寓泰控股没能偿还负债,在当年6月12日遭遇了财通证券的强制平仓,强平158.87万股,覆盖了其所欠的债务。

受访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投资者决策的基础和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要求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在全面注册制大背景下,有关部门对信披违法违规相关事件的监管将持续呈高压态势。”前述人士表示。

(作者:雷晨编辑:朱益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