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2023-11-09 06:35:36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将于11月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11月8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提前观展,一睹本届上海双年展的“真颜”。

走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意营造的昏暗光线下,迎面而来的巨型金属球体装置在一楼中庭夺人眼球。站在下面仰望或环顾周围,仿佛置身宇宙。在该球体装置的附近,还有可供观展者一人通行的临时观景平台。拾级而上,是这个展厅全新的视角所在。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展览现场呈现来自80余位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其年代横跨二十世纪初至今。

何为“宇宙电影”?

主策展人安东·维多克认为,“宇宙塑造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有意为之——对星丛的阐释造就了我们的起源故事、宗教、时间体系、经济、航海工具、农业、科学和社会秩序,还是无意间——潮汐涨落或是太阳耀斑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希腊词κόσμος不仅指宇宙,还意味着美与和谐;而汉语中的“宇宙”则意味着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与电影产生强烈的共鸣。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Kluge)认为,宇宙就是原初的电影,所有过去的事件以可见的“光轨”形式保存其间。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则认为,电影蕴含无限潜力。在本届双年展策展团队看来,电影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现代技术,也是一种宇宙现象,具有重新编码我们与宇宙关系的潜力。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本届双年展参展作品的形式和方法之丰富,犹如对繁星的多种解读。每种文化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宇宙,并由此构建起他们自身的哲学。它们反思多元的宇宙学说和微观现实,指出人类与天地互动以及理解宇宙的不同方式。然而,这些作品似乎来自类似的发问:我们如何融入这个支配时间与空间的系统?同样的法则是否适用于所有尺度,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将如何改变我们在地球上的行为?我们将如何与彼此,与非人类,甚至地球之外的生命体共存共生?

“宇宙电影”共有来自六大洲41个国家的79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17位/组,新委任和新制作作品23件。策展团队表示,“在一个拥有宇宙哲思及艺术表现深厚历史的国度,来自世界各地以及中国的艺术家聚成星群,呼应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个中国电影诞生的地方。而为这一文化传统贡献一己之力,正是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的期望。”

电影蒙太奇式的展览结构

“我们都敬畏苍穹,每个人却在天空中找到不同的归属。”展陈设计团队COLLECTIVE将展览空间想象成一个充满了天体、星系、黑暗和星光但没有固定尺度和重力的宇宙。

“电影,被理解为运动,是对这样一个宇宙空间的体验。”安东·维多克说。仿佛一部实验电影,展览“宇宙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展览中独立的元素编辑出新的关系。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被捕捉成帧,编辑成一个序列。它并不是为了图示某个固定的理念,而是鼓励观众通过创造意想不到的联系,发现新的意义。参观者按照轨道路线,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观展时刻体验相同的星球、星系和星座。这些“空间-帧”通过两块大型遮光幕布和一系列内置艺术品的几何容器实现。它们被有策略地摆放,从而为观众提供方向线索,帮助他们在这个电影般的宇宙中穿梭。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展览由此分为九宫。地一宫“星际自由移动”将外太空作为滋养生命物质与精神力量的根本。地二宫“偏蚀”着眼于隐藏在视线之外,晦涩难懂,甚至不可知的宇宙现象。地三宫“万象”以多样的视角显现出多面的宇宙整体。地四宫“太阳流水线”探讨人类与天体的关联如何塑造了经济、金融及政治体系。地五宫“电影宇宙”是九宫的核心,用一场电影提供了一面观众可以投射自己想象的银幕。地六宫“多样的未来主义”展现了不同未来主义的多元想象与困境。地七宫“远程反射疗法”探讨宇宙中的支配力量如何作用于人类身体,并以此为视角观察人类与非人类世界之间的关系。地八宫“时空之间”揭示了宇宙图式的生产受制于其时空局限,勾勒出无法从单一视角感知的无穷宇宙。地九宫“栉风沐雨”启发人们思考对时空运行与体系的理解将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社会劳作与日常伦理。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来了,“宇宙电影”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青策计划2023”首度走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品牌,上海双年展始终致力于让当代艺术与蓬勃发展的城市语境发生积极对话。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始于2012年,是上海双年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第14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也将沿袭过往,继续探索和深入上海,寻找到艺术与城市对话的可能,继而构建属于城市自己的“宇宙电影”。

作为城市项目的第一阶段,“青策计划2023”将首度走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全面浸入更具在地性与流动性的公共环境。两组获选方案“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策展人:李嘉文、张嘉伟),“类地登陆:行星候选者”(策展人:曾雨阳、黄天乐)分别在两处上海城市空间——思南公馆和慎余里落地,与“宇宙电影”这一主题形成多层面、多角度的对话,以年轻一代的视角表达艺术之于城市的意义。后续城市项目也将推出行走、演出、放映、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生活于此的人们提供一种别样观察城市的视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