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唐晓渡、欧阳江河、西川……听诗坛大咖说“诗”论“道”

2023-11-09 09:59:04 - 四川在线

转自: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11月8日上午,山东财经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首届诗学论坛在山东财经大学诗学讲堂举行,吉狄马加、张炜、唐晓渡、欧阳江河、西川、高兴、张清华、路也、李宗刚、吕周聚等国内著名诗人、作家、学者在首届诗学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吉狄马加、唐晓渡、欧阳江河、西川……听诗坛大咖说“诗”论“道”

新的诗学,应该“反身包容传统”

吉狄马加表示,对中国当代诗歌而言,新的诗学构建必须考虑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诗歌的双重影响,“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来,中国古典诗歌早已完成独特的美学系统和诗学建构。古典诗歌对当代诗歌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当代诗人开始重读中国古代经典,在诗歌语言本上就体现出从受翻译体影响到回归汉语本身的一个变化。在古典和西方的影响下,当代诗歌是否需要一个更高的标准,该如何构建一个更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比如我曾在青海工作十年,青海民歌花儿中的那种语言的纯粹,那种对意象的选择,那种想象的奇特,是很多形成文本的诗歌所无法企及的,该如何研究这些民歌,也是我们诗学研究中应该面对的问题。”

吉狄马加、唐晓渡、欧阳江河、西川……听诗坛大咖说“诗”论“道”

唐晓渡表示,中国古典诗歌是一个已经处于“完成状态”的“自洽系统”,而新诗是新的审美单元,“两者所处的语境、所拥有的积淀,以及要面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新诗是以歌德以来的世界文学为背景展开的,因此相对于古典诗歌这一自洽的系统,新诗是一个开放的尚未完成的系统。其中的诗意变迁大有值得研究之处。”

在唐晓渡看来,新的诗学研究,应该是“反身包容传统”,既包容古典诗歌传统,又包容西方诗歌传统,在包容中建立新的诗学体系。唐晓渡同时认为,诗学研究本身也应力避枯燥的学院派语言,“诗学研究的语言,应该匹配得上诗歌创作的语言”。

不仅是诗歌研究的语言,高兴认为,对诗歌翻译而言,语言的文学性更显重要,“一个好的译者不仅要有好的语言功底,还要有出色的文学修养和创造性的姿态,要对文学翻译事业充满敬畏和激情”。

吉狄马加、唐晓渡、欧阳江河、西川……听诗坛大咖说“诗”论“道”

与孔子孟子的目光相遇,与李清照辛弃疾的目光相遇

欧阳江河表示,在山东探讨诗歌特别有意义,因为在这里,“我们的目光会和孔子、孟子的目光相遇,和李清照、辛弃疾的目光相遇。当我们在这里讨论诗歌的时候,他们会在我们身上醒来,他们留下的能量会馈赠给我们。”

欧阳江河认为,与古代先贤的那些诗歌和思想的表达不同,当代的问题是,我们的语言变成了一种“行话”,可以被复制,流行在短视频里,“而语言所要表达的生命和存在,难道是短视频能装得下的吗?”因此欧阳江河认为,我们的诗学研究,首先要考虑的恐怕应该是向哪些东西说不。而对于诗人而言,则“要把我们承载的古典影响,面对的当代生活,创造性地转话为诗歌,而不是用行话将诗歌消解。”

诗人不仅要“处理”古典和西方的影响,还要“处理”庞大的时代,对西川而言,文史哲之外的理工科也“影响”和“挑战”着自己,“E.T.贝尔在其《数学精英》一书中说:一个没有诗歌头脑的数学家不是完全的数学家。哥德尔说:数学的无限可能性不能保证它的始终一致性。这些话都给我极深的影响。”

西川说,基于目前中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校长都是理工科出身这一现实,人文科学的“境遇”可想而知,而其研究难度则非常大,“仅就我们对古典的研究而言,那些古典的经典,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被层层累加,要把它们都搞清楚,我们的工作量会有多大!”在这个意义上,诗学研究中心“任重道远”。

张清华表示,济南有着深厚的诗歌传统和诗学研究传统,根植于此,诗学研究中心应诚恳地亲近地域性又不局限于地域性,“在地域性和世界视野的统一中,根植于复杂多变的时代,深入诗歌现场,在对诗歌的批评实践中,在对诗何以区别这个时代一切可复制之物的探寻中,打通中西,展开有效的诗学研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