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服务实体经济“三板斧”:普惠、跨境、绿色——访渣打银行(中国)行长张晓蕾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1月9日电(记者吴丛司、马悦然)渣打银行(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总裁面对面”访谈环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银行要用好自身特色来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是渣打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三个重要抓手。
新华财经: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渣打银行(中国)如何平衡商业可持续和社会责任?
张晓蕾: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对GDP的贡献达到60%,中小微企业对整个中国经济成长带来了强大动力。
服务中小企业是渣打银行一贯以来的总体战略之一。在中国,我们早在2003年作为第一家外资银行推出了专营中小企业服务团队,我们也是第一家把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带到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一直坚持到今天。2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商业可持续性,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经营良好。
不过,普惠金融发展至今已然是一片“红海”。无论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参与其中,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期待持续巩固属于渣打银行独特的优势,而不是纯粹打“价格战”。
新华财经: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业务有哪些特色?
张晓蕾:跨境是渣打的一大特色,我们业务网络遍及全球53个最有活力的市场,为来自117个市场的客户提供服务。近年来,渣打在进博会发布的产品大多数都和跨境有关。例如,我们今年在第六届进博会的一大主题就是跨境电商,我们携手合作伙伴发布了《2023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同时也承办了进博会官方系列论坛项下的跨境电商主题沙龙。
此外,渣打自2011年起就发布“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现已成为业内衡量国内中小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权威指标之一。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我们专门在“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项下推出全新子指数“跨境贸易子指数”,希望为中小企业带来颗粒度更细的跨境趋势解读。
我们服务还是有一些特色,我们强调“一站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支持。这几年我们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希望能够帮到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手续多,以及跨境繁等问题。此外,我们也给客户提供汇率管理方面的服务,以上许多产品和服务都和跨境相关,这些能让我们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去年的进博会上,有一家新疆地区塑料制品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找到我们,希望外资银行能提供服务支持企业的出口业务。我们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与企业接触后,为其提供了异地见证开户,给企业带来很大便利,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运用边境小额贸易帮助企业进行美元申报与结汇。
这充分体现了进博会的外溢效应,让渣打大大拓展服务全国中小企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此前五年,我们通过进博会接触了约5000家小微企业客户,有不少客户进行了后续服务对接,这些中小企业涉及进出口贸易、制造业、生物、医疗、食品、物流、高端服务业等诸多行业。
新华财经:说到跨境,肯定要提及“一带一路”,尤其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渣打银行(中国)“一带一路”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张晓蕾:渣打是最早将“一带一路”业务定为集团战略重点的国际银行之一。长期以来,渣打在亚洲、非洲、中东、欧美等地区扮演着“超级连接器”的独特角色,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促进资金融通,推动建设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更高韧性的“一带一路”。
从数据来看,渣打全球网络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重合度超过75%。渣打在40多个“一带一路”市场设有经营网点,在其中20多个市场经营超过100年。2018-2022年,渣打累计参与了近650个“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项目金额总值超过1100亿美元。2022年,渣打参与了131个“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项目金额总值超过210亿美元。其中,约40%的项目符合联合国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此外,渣打在约20个主流市场上建立了中资海外服务团队,拥有超过30位中国业务“走廊银行家”,为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解决语言、文化的障碍,实现从国内到海外市场的无缝衔接。此外,渣打近期还在海外市场新增部署了10多名讲中文的中后台员工,更全方位地服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也是外资银行中最大的中资海外服务团队。
从业务门类来看,渣打积极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清洁能源、绿色与可持续基础设施、运输、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新经济等诸多领域。十年来,渣打累计签署超过20个战略合作协议,覆盖金融、能源、医疗、交通、食品、制造业以及政府和行业商会等多个领域,共同支持“一带一路”发展。
渣打还是首家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英国金融机构,也是唯一一家连续四年获得GIP奖项的成员机构。在2022年参与的131个“一带一路”项目中,近40%的项目符合联合国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在“一带一路”以及绿色金融方面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新华财经:“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迎来哪些新机遇,渣打银行(中国)将如何把握?
张晓蕾:当前,全球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渣打全球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显示,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人民币127万亿元-192万亿元的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万亿元-4.8万亿元,融资需求非常庞大。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已经成为渣打的战略重点。在集团层面,2018年,渣打就设立了“可持续金融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可持续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承诺在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可持续融资,并在2050年前实现所有融资活动的净零排放。
渣打一直积极致力于支持中国客户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战略,持续推出创新的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国客户向碳中和目标迈进。
作为一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渣打正在积极发挥独特优势,服务中国市场的净零转型。例如:持续丰富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的工具箱,促进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融合,支持绿色“一带一路”,推动转型金融的落地以及面向个人客户推出丰富的产品选择,支持更多个人客户参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