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贷放成二股东,信达“连累”金谷信托?

2023-11-09 12:21:09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近日,金谷信托因为纾困贷款无法收回,被迫成为被动成为*ST凯撒的第二大股东,其中还涉及信达海南省分公司。在四大AMC内部,母子公司“协同作战”的案例不胜枚举,风险暗藏。不良资产头条独家获悉,时至今日,监管层还在要求除华融之外的三大AMC出清非主业子公司,破除金控集团,或早或晚都会来。

放贷踩雷

被迫成为上市公司二股东

11月3日,*ST凯撒发布《简式权益变动书》,控股股东凯撒世嘉持有的9300万股*ST凯撒股份被执行抵偿给金谷信托,至此金谷信托以持有*ST凯撒股权11.58%的比例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事件追溯到2020年,当时凯撒向中国信达海南省分公司委托金谷信托设立的单一资金信托申请3.5亿元的纾困信托贷款。但旅游业的持续低迷,凯撒营收和利润不断下滑,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退市的边缘,2023年8月,金谷信托要求凯撒提前还贷,本金利息违约金共计3.97亿。凯撒尝试拍卖股权偿债,无奈流拍,三亚市城郊法院遂将凯撒世嘉持有的上述9300万股股票执行给了金谷信托。

但是眼下的且正处于破产重整阶段,存在因重整失败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继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金谷信托若后期采取减持操作,最终能拿回多少信托贷款尚未可知。

房地产的雷更大更多

相对于上述3.5亿本金或面临损失的风险,金谷信托在地产行业踩的雷更多也更大。其中,与已经退市的蓝光发展有一笔超16亿元的金融借款纠纷正等待一审开庭,这是蓝光发展涉诉案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

此外,作为本轮房企流动性危机中首家破产重整的协信地产,还与金谷信托一笔13亿元融资纠纷对簿公堂,而这笔本金11亿的融资,债主正是信达上海分公司。从2021年12月开始,上述信托受益权便曾以11.7亿元的价格起拍;2022年10月;价格降至10亿元二次流拍;2023年6月,9亿三度流拍;2023年11月6日,8.4亿,第四次流拍。

在金谷信托踩雷事件中,最大金额的一笔对应的是北京知名豪宅万柳书院,本金达到35.7亿,2023年5月,万柳书院75套豪宅在京东拍卖,引发业内轩然大波,而这笔债权本息共计47亿,随后拍卖不了了之。

截至去年上半年,金谷信托的前三大类投资分别为其他、房地产、工商企业,分别占比52.58%、17.10%、13.65%。在其48家对外投资公司中,有25家与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有关,包括海伦堡、融创、华夏幸福、蓝光、康桥等多家房企。

从金谷信托的资产结构上看,其在2017年-2019年间,投向房地产业务尚的信托资金占比则均在10%之上。到最近三年持续压降至6%左右。但在自营板块业务上,近几年,金谷信托却加大了房地产板块投资。截至2022年末,公司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自营资金已达20.83亿元,占比34.88%,为仅次于金融机构的第二大自营资金投放领域。

截至目前,金谷信托涉及的司法案件已达594件,其中,56.9%的案件身份为原告,14.48%的案件案由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作为原告的涉案金额已累计达到39.91亿元。

生不逢时 

金谷信托成立于1993年4月,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了信托业第四次大整顿。2001年,信托业又处于第五次大整顿中。根据相关纪要,金谷信托被明确转制为证券公司。此后金谷信托一直致力于解决债权债务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清偿了大部分债务,至2004年底,基本达到筹建证券公司的条件。但2003年6月,国务院发文对证券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证券公司。证监会也认为金谷信托下属营业部较少,建议金谷信托剥离证券业务,向银监会申请恢复信托业务。

基于上述原因,一直到2007年金谷信托一直处于清理整顿中,不被允许经营业务,也未获得银监会重新登记,属于无金融牌照公司。随后中国信达对其重组和增资,2009年9月获准重新登记开业。而这张信托牌照也纳入了中国信达的金控系统中。

四大AMC前些年在房地产行业的闭眼狂奔,融资放贷很多都是通过旗下信托公司完成的。2019年,金谷信托的风险资产不良率达到了3.75%,后经不断处置,截至2022年末,不良率1.78%,为五年来最低水平。

四大AMC金控集团协同业务的思考

不良资产头条独家获悉,时至今日,监管层还在要求除华融之外的三大AMC出清非主业子公司。破除金控集团,或早或晚都会来。

在金控集团构建上,协同作战可能都是初衷。但至今为止,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无论是以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典型金融机构为核心进行构建,还是以AMC非典型金融就为核心进行构建,金控集团实际发展效果不尽人意。在业务实际开展过程中,协同业务甚至沦落为一个议价的手段,通过强买强卖、半推半就的方式,内部进行双向记账,制造虚假繁荣。以四大AMC为例,总部都设置有机构协同管理部或者子公司管理部之类的部门,对集团内协同业务进行归口管理。

长此以往,子公司的市场能力逐渐退化,成为市场化竞争中的“古董”。一旦母公司业务发展遭遇瓶颈和寒流,无力进行外部“输血”,内部“造血”功能萎缩甚至丧失的子公司,长期亏损就成了无可避免的结局。如果子公司不大或者不强,不能有效的为母公司的经营业绩“锦上添花”;反之,如果母公司“不大”或者“不强”,母公司难以长期为其“雪中送炭”。或者说,即使存在协同业务,也是强强联合,不是强弱协同,更不是弱弱相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