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十五五” |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

2024-11-09 06:00:57 - 市场资讯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调整、我国向制造强国加快迈进的内部发展要求,“十五五”期间,我国需要进一步依托产业创新这一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建设完善需求导向、应用牵引、企业主体、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工业化发展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度调整,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等外部挑战,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加快迈进的内部发展要求,“十五五”期间,我国需要进一步依托产业创新这一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建设完善需求导向、应用牵引、企业主体、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十五五”时期产业科技创新将面临

的新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前沿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迭代演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产业发展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 大数据、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亟需我们主动适应新趋势,培育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度调整,横向拓展、纵向延伸 趋势愈加明显。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调整。发达国家 纷纷推进“ 再工业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凭 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循 环畅通造成影响,迫切需要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水平。亟需我 们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 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大国间战略博弈进入新阶段,产业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打压不断升级,科 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 的竞争空前激烈。在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产业 科技创新对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前所 未有的紧迫性。需要我们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际 创新要素流动壁垒,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格局,构建未来发展的新优势,掌握国家间博弈的主动权。

国内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实现 新跃升。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是基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特征的重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由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加快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以推进新型 工业化从主要依靠初级生产要素投入转向知识、技术、资本、 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从低水平的规模型扩张转向高水 平的质量效益型发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实现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为主的升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

当前,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产业科 技创新水平与对外迎接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对内助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要求尚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尚不显著。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真正具有强烈创新需求的企业还较为有限, 自 身缺乏创新的紧迫感和竞争压力,追求创新的意识稍显薄弱。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企业目前还较为依赖外部技术和专 利, 自身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上,基础 研究的投入相对不足。创新机制亟待健全。在国家科技创新决策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程度较低、话语权相对较弱,特别 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是各类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尚不到位。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尚不顺畅。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强,由于处于供 应链的核心环节,拥有比较高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导致双方地位上的失衡,难以达到供应链协同 “双赢” 的初衷。企业与高校合作层次尚不深入。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大都局限于表 面,校企间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 制不够畅通。 由于产权制度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尚不 完善,校企间资源共享有限,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各类关键技术供给尚显不足。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偏少。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仍不健全,仍未形成高效的统筹 协同机制,导致有效供给不高。各方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 转化缺少长期投资意愿,导致关键共性技术项目获得资金不 足。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不足。推动颠覆性技术发 展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基础研究不足、领军人才稀缺等问题, 同时尚未建立颠覆性技术发展研究的常态化机制,过于强调 技术本身如何颠覆,忽视技术物化、市场转化及应用实践的过程研究。

 “十五五”时期产业科技创新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

(二)基本原则

把握规律,科学谋划。遵循产业科技创新的一般规律, 立足国情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出一批可落实、 可操作、有获得感的针对性支持政策,建立真正符合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

创新引领,破解堵点。聚焦产业科技创新中面临创新主体能力不强、创新基础能力较弱、创新协同能力较差、创新 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攻坚,强化制度创新,全面破除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

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坚持系统观念,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协同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等主体功能作用,强化政策、资金、人才、项目、平台等系统布局,形成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素保障,优化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结合产业科 技创新需要在主体合作、成果转化、市场准入、知识产权、 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入探索,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数据向产业科技创新加速集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统筹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两大目标,既满足我国战略安全需求,为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又能够产生稳定长期的经济回报,促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到2030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科技基础支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力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新增认定200 家左右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百万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 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更加显著,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针对 产业链薄弱环节真正解决一批 “卡脖子” 问题,突破一批前 沿性引领性技术,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产业科技基础支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加强新兴产业标 准供给,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高价值专利的创造、保护 和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新建一批新型成果转化机构,各地技术交易所、科技大市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聚焦重点领域布局一批新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做优做强部重点实验室,推动高新区等园区基地升级发展,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的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十五五”时期产业科技创新需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供给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 型举国体制,探索技术攻关项目 “揭榜挂帅” “赛马”等制 度创新,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 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元 器件)等 “卡脖子”技术产品,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实现“ 化点成珠、 串珠成链”。

加强前沿性、原创性技术攻关。支持国内企业、高校院 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围绕重点领域开展长周期的基础理论 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持续创新积累,产生更多从 0 到1的 颠覆式成果。瞄准合成生物、类脑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颠 覆性领域,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提高技术源头供给能力。建立产业基础技术靶向问题长 期投入机制,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协同 攻关机制,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 工程,编制并动态优化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精准补齐基 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基础工艺“五基”短板。

(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壮大创新型企业队伍。加快培育打造一批行业内具 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 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鼓励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 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小微 企业围绕自身生产、管理中的难题,开展实用型、小微型技术开发,激发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意愿。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通过健全优胜劣汰市场 化退出机制、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等,促进有利于企 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类资源要素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 充分流动。推动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

(三)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

持续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度。聚焦重点领域,继续新 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创新 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与我 国其他相关项目之间的协同。鼓励各类创新平台载体间协同合作,拓展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其他创新平台载体的合作。

推动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建设。鼓励科技领军企业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中试和工程化基地,支持中试基 地与科技园区深度融合,形成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产业化“一条龙”服务能力。加快中试验证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协同推进,开展 “技术研发+ 中试平 台+孵化载体+应用场景” 的 “ 中试+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建设试点,一体化打通科技攻关、 中试验证和成果应用。

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实 验室等重要创新载体,充分利用产学研资各方资源,探索“政 产学研资用服”链式科技服务平台模式,满足企业科技成果 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股权债权融资、空间孵化、知识 产权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多种需求,推动科技服务向专业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

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规划布局。推动标准与产业政策 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引导在产业政策中引用先进适用 标准,助力产业政策落实落细。 以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 准化工作体系为抓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 料等新兴产业, 以及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强化重点领域质量管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 理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革新质量理念,促 进质量管控方式变革。发挥链主企业主导作用,按产业链制 定并传导质量要求,引导中小企业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 准和持续改进提升质量管理绩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

发挥科技中介组织作用。引导科技中介利用线上线下服 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化、领域齐全的对接路演活动,针对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企业技术需求分别组织开展专 场对接活动。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 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 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五)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重大 科技项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大海外高层 次人才引进力度,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承担单位在人才 引进、国际交流、项目申报等设置绿色通道。鼓励青年科技 人才担纲重大技术创新攻关任务,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依托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 际科创中心,加快布局前沿颠覆性领域,开辟量子、生命科 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以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为基础、区域创新中心和跨区域创 新平台为龙头,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以平台建设和联合研究项目为基础,组建科技创新联络委员会,扩大创新合作“朋友圈”。积极策划组织和参与一批国际大科学项目,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共同参与大科学项目。

(转自:江苏现代能源微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