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2024-11-09 12:00:43 - 自然资源部

转自:自然资源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建设安全、生态、健康、韧性、活力的“蓝色海湾”“和美海岛”“美丽岸滩”,不断拓展优质亲海空间,促进人海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推进海洋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走深走实,充分发挥优秀典型案例示范作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了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海洋咨询中心等单位的协助下,从各地推荐的案例中遴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各地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以美丽海湾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岸滩环境整治和海岸带生态减灾等方面先进做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生动案例,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借鉴的样板。本期介绍“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玉环因海而生、拥湾而兴。多年来,玉环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习近平总书记“把玉环建设成花园式港口城市”重要指示作为建设玉环的根本遵循,坚持整岛谋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从“向海要土地”到“还海护生态”,实施“建桥撤坝”贯通水系,探索红树林北移可行性,研究砂砾质岸线修复新路径,实现生态减灾协同增效。从“点上开花”到“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焕发“活力海岸”新生机,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共赢,把玉环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海上花园,助力玉环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荣誉。

玉环地处东海之滨,是全国14个海岛县(市)之一,海域面积190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351.6千米。玉环三面环海,西侧毗邻乐清湾,海湾狭长,水体交换能力弱,滩涂资源丰富,互花米草入侵严重,红树林和盐沼生态系统保护面临严重挑战;东南侧为开放海域,因其特殊的水动力和岬湾型地形条件,拥有浙江省重要且稀缺的海岛砂砾质岸线资源。玉环近海开发利用活动强、台风较多,部分砂砾质岸线退化严重,部分人工岸线存在安全隐患,海堤生态功能不足。

2003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玉环视察工作,高瞻远瞩地作出了“把玉环建设成花园式港口城市”的重要指示。20多年来,玉环始终遵循这一指示,实施“建桥撤坝”贯通水系,从“向海要土地”到“还海护生态”;研究提升红树林耐寒性,探索红树林北移可行性;提出砂砾质岸线修复新路径,打造亲水观海生态空间;建设生态友好型海堤,实现生态减灾协同增效,通过开展系统性、综合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实现了从海域小岛到海洋强市的转变,荣获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誉,并且连续5年荣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县市。

主要做法

(一)坚持整岛谋划、分步实施,统筹海岛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玉环市坚持“高站位谋划、全方位布局、多点位实施”的工作思路,针对生态退化问题,实施了多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在西海岸开展红树林盐沼湿地修复,东海岸实施砂砾质岸线修复,同时强化人工岸线生态提升,已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4千米、沙滩23公顷、红树林70.96公顷。在此期间,于2016年建立国家海洋公园。玉环始终锚定“和美海岛”的建设目标,生态修复由点向线、向面逐步扩展,实现红树林由少到多,砂砾质岸线从侵蚀到稳定的转变,补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短板。

(二)实施“建桥撤坝”贯通水系,实现“还海护生态”

上世纪70年代漩门海峡填海筑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海湾淤积、水流不畅、湾内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变差等问题。40多年后,玉环通过拆除漩门大坝,打开100米宽的通道,实现水系联通,增加湾内水体容量,提高周边乡镇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湾区生态环境。玉环从“向海要土地”到“还海护生态”,生动展现了发展理念向可持续转变。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漩门一期堵坝拆除后照片

(三)加强引种选育,拓展红树林分布区域

低温是红树林向北延伸的主要限制因素,自2006年,玉环在乐清湾开展了红树林耐寒和养护技术、幼苗选育和低温驯化研究,采用驯化的耐寒秋茄苗对红树林进行补植,实现红树林扎根北纬28度的突破,乐清湾成为我国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北界。此外,为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玉环开展互花米草清理和边界防护,通过封滩育林实施底栖生物恢复,提升了生物多样性。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太平塘红树林补植后照片

(四)探索砂砾质岸线修复新路径,提升复杂类型沙滩稳定性

玉环东侧砂砾质岸线卵石滩和沙滩交错分布,面临自然侵蚀、泥化等多重生态风险。项目结合不同的砂砾质岸滩地形地貌、波浪动力、岸滩的自然粒度和坡度,开展补沙、清理海滩、边坡岸线防护、后侧海堤修复,拓展现状海滩格局。在鲜叠沙滩设计中,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沙滩形态和后方海堤设计进行多方案优化计算,降低沙滩侵蚀或泥化的风险。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鸡山洋屿沙滩修复前(左)后(右)

(五)打造海堤分层新模式,实现生态减灾协同增效

将防灾减灾、生态防护和文化休闲综合运用于海堤生态设计,提出“牡蛎礁/红树林/沙滩-海堤-植被防护”分层模式。基于海堤所在区域自然条件,在五门塘海堤前布设牡蛎礁,在太平塘海堤前补种红树林,在鲜叠大坝堤前修复沙滩;基于“生态低碳”理念,堤身结构采用“砼生态嵌缝大块石技术”“四脚空心块提标技术”“后置挡浪墙”等新技术,提高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堤后打造植被防护带,设置乔灌草结合的植被体系和堤后护塘河,实现生态减灾协同增效。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鲜叠大坝海堤安全生态建设及沙滩整治工程修复后

(一)实现生态美:海岛颜值“出圈”

玉环先后对东海岸的鲜叠、日岙、鸡山岛、洋屿岛等12片砂砾质岸滩开展修复,保护了浙江重要和稀缺的砂砾质岸线资源。玉环已成为我国纬度最北端的红树林集中分布区,红树林总面积增长至1700亩,修复区内底栖生物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提高了10%。红树林区域鸟类种数有所增加,共记录到鸟类13目38科91种,其中国家保护鸟类24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频现玉环红树林区域。

(二)实现产业美:海岛“钱景”无限

玉环海洋生态修复擦亮了当地旅游名片,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鸡山岛沙滩修复有力支撑了鸡山岛“休闲漫岛、渔韵鸡山”品牌形象的塑造,2023年,鸡山本岛上岛游客已达22万人次,与修复前相比,增长了高达346%。大麦屿街道在鲜叠沙滩举办元宵灯会,三天吸引了约3.5万名游客。借助修复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鲜叠沙滩打铁花和烟花秀

(三)实现生活美:海岛幸福指数“爆表”

新修复的沙滩为玉环增加多处亲海空间,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点。鲜叠沙滩与台州滨海1号公路相接,成为台州滨海旅游带重要节点,鲜叠沙滩以碧海金沙登上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海山乡的红树林基地也成为生态意识科普场所,观海长廊和沿岸红树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当地居民开门即可观海、亲海、赶海、玩沙、赏红树,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海,记得住乡愁”,切实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以“和”至“美”的玉环答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推荐

玉环市人民政府提供案例

新媒体编辑:赵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