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村口文娱是我的精神乌托邦
来源:20社
在所有美国政治家中,我最期待罗伯特·帕特南对于本届美国大选的看法。
作为《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一书的作者,帕特南早在20年前,就开始探讨美国社区生活和公民参与度的下降现象,并将选举投票率视为重要的观察指标。
他写这本书时,正是美国大选投票率的低谷:从1960年的62.8%降到了1996的48.9%,他认为,这是由于美国人的社会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密,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也逐渐冷却,是公民精神衰落的象征之一。
现在,大选投票率重回高点:2020年美国大选投票率66.6%,投票数是1.584亿,今年估计有所下降,但仍然有62.5%,投票数约1.537亿。
帕特南会对这个投票率满意吗?恐怕未必。
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成年人中独立选民的占比已达到43%,创下2014年以来的新高,这些不属于任何党派的人,继续构成“美国最大的政治集团”。
人们不再被组织起来一起参与到大选中,而是独自去投票,这正是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球》中所提出的担忧。
《独自打保龄球》的内容和保龄球没什么关系,而是帕特南关注到,保龄球作为美国人普遍喜爱的一种大众运动,过去大家总是呼朋唤友结队去打球,一起喝啤酒吃零食,但是197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独自打保龄球。帕特南将其视为整个社会走向孤独的缩影。
独自打保龄发展到独自去投票。某种程度上,这说明帕特南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
根据2017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人们去投票,不再是因为加入或是支持哪个政党,而是确保自己更厌恶的一方不会掌权。为了避免讨论政治,独立选民们在社会交场合更愿意强调自己是“独立的”,“对政治漠不关心”。
帕特南书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社会资本”,这个词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言的,指出人们的社会网络具有价值,对个人、群体、组织的资源分配产生影响,最简单的例子是,在你找工作时,你的社会关系(例如朋友的推荐)可能比学历更重要。
20多年前,帕特南因为《独自打保龄球》一书走红,更重要的在于他指出,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衰退,整个社会的教育、儿童抚养、个体健康与幸福、经济繁荣、政治运行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20年后,人群在分裂,个体依然孤独,甚至比20年前更加孤独。前年的一项研究显示,12%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没有亲密的友谊,20年前这个数字是3%。
在那个互联网萌芽初发的时代,帕特南在书中畅想了互联网对于社交的影响,也预测了未来会有数百万人的虚拟社区。但是他不认为社会资本会因此增值,2020年,他在《独自打保龄》补写的后记中认定:“互联网使用与公民参与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存在的,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是“网络巴尔干化”(分裂成一个个小群体)。
如今,中国的学者们也关注到中国城市中有类似“独自打保龄球”的社会疏离现象。受到社会经济压力、工作节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当下城市集体性的社交文娱活动越来越稀有。于是,网络的一部分内容便成为人们进行情绪释放、获得精神补给的精神乌托邦。
但不同于帕特南的悲观,互联网对于中国用户的社会关系有着深刻和建设性的影响。
普通人的友谊如此重要?
孤独对于人类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名为罗塞托的小镇,是一个意大利裔社区。美国的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达40年的深入研究。
起因是罗塞托的心脏病发病率要低于其邻镇的一半。研究人员试图寻找通常的解释:饮食、锻炼、体重、吸烟、遗传基因等等。最后发现,这个由意大利移民建设的小镇,有更多的公共设施,包括教堂、体育俱乐部、工会、公园、体育场等等。
罗塞托居民白天聚集在门廊上谈古论今,夜晚会到本地的俱乐部活动。更充足的社会资本是关键所在。后来,当旧有的生活方式瓦解,罗塞托年轻人的心脏病突发率上升了。
这是《独自打保龄球》记录的一个真实故事。我找不到当下对应的案例,但“社恐”成为当下年轻人自我介绍时最常提到的性格标签,许多人参加一场线下活动需要在心中盘算良久,考虑时间、预算、兴趣等各方面是否达到了“合适”的标准。
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原来的工作场所由承担了许多社会职能的单位,切换成雇佣关系更简单的公司,个人之间联系的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导致原有的社会联结被破坏,社会出现“原子化”现象。
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没能让我们免于孤独,但是独自一个人窝在家里不再无聊,我们可以在网上看视频、聊天、打游戏,更不用说足不出户完全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反过来看,我们更不需要出去和朋友一起打球了。
不过,和美国不一样,中国城乡差异较大。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城乡之间的有趣互动,很多领域都是“乡村带着城市用户玩儿”,团队游戏,带打的是那些小镇青年,短视频,也是农村包围城市。
绝大多数城市用户的线上娱乐生活中,乡村视频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24快手三农生态数据报告》显示,快手平台上月活万粉以上的三农视频创作者达7.7万人,这些达人过去一年总涨粉量超过12亿。
我们为什么爱看三农视频?借用帕特南的社会资本观察框架,当城市生活中的社会资本余额不足,我们需要去乡村视频中围观来充值。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农耕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乡村视频所展现的集体农耕生活、田园风光等,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产生共鸣。
在平台的助推下,通过城乡用户的互动,“独自打保龄球”式的衰落也可以被中国乡村集体生活所消解,被村口文娱消解。
分享田园生活,在快手重建社会资本
如果盘点一下过去20年普通人快速积累财富的路径,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内容到交易基础设施完备后,做网红积累财富,成为了平民老百姓能参与的造富盛宴。
几年爆发式增长之后,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大多数平台头部内容都已经机构化。
普通用户的体验就是内容越来越雷同,那些看起来生活化的农村日常,仔细一看,人设、剧情、多机位拍摄,一点都不简单。
去中心化的快手,于是成为原生态的真实的三农视频最丰富的平台。
宋丹阳是靠拍修剪果树走红的,她小时候是被姥姥带大的留守儿童,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当地农科院。一到周末,她就钻进果园修剪果树,想不到,这样的视频内容才做了4个月,就在快手上爆了。当时正是果农冬剪的关键时刻,宋丹阳讲桃树枝条修剪的视频短短几天之内,就冲到了百万播放。
今年又到了冬剪时节,宋丹阳踩着桃树干又现场教学了,“你看前期控旺不错,都是花芽,这种情况你要留哪个呢?因为它已经下垂了,我们就需要往里进行一个抬头复壮。”说着就一刀从中剪断,两三个口诀之后,一条枝上只留下了四条用来挂果。“一条结上一两斤,大家这个收入绝对就可以了。”
她的讲解往往非常老练科学,从果农角度想问题,很容易就让果农听懂并信任。“讲得明白!”还有人跟她探讨技术,“留3个,就可以啦。”
从2020年至今,她的账号桃博士农业一共发布了2300多个视频,有70多万果农跟她学农技。
宋丹阳成了品类专家,在快手上提到种桃树就能想起她。她的果农粉丝不仅信任她讲的农技,也愿意在她这里付费,得到靠谱的农资产品和一整套的桃树解决方案。
虽然技能点不同,但在快手上直播养鸵鸟的王雪,也是年轻人中的战斗机。
因为心疼搞鸵鸟养殖的丈夫,返乡的王雪开始直播讲解鸵鸟养殖这门“屠龙技”。王雪抱着一颗圆白菜站在鸵鸟前侧,跟网友整活的弹幕互动,“鸵鸟能玩原神吗?”比她还要高一大截的呆毛鸵鸟笃笃笃几口就把菜啄了个干净。这谁见过呀?戏剧效果拉满,粉丝粉就等着拿来当电子榨菜下饭用呢。
从站鸵鸟旁边喂食,到骑上鸵鸟,其实危险系数都不小。观众看得见,在哈哈哈里,也夹杂着担心。
同样是电子榨菜的还有牧民达西。2014年本科毕业,达西回到了自家1000亩的牧场,和父母亲一样,成为牧民。网友们就像他的老朋友一样,看着他带自家骆驼大老远去参加选美,荣获了二等奖;羡慕他们一家子悠哉地野餐吃把子肉,一旁卧着骆驼,身后是小河晚霞,好不快活;也揪心暴风雪里他还要在牧场上给牛羊推干草料。
达西的内容为他赢得了天南地北的粉丝,愿意为在他这里购买一份草原梦,于是达西的牧场除了驼奶、驼绒、羊毛等这些传统商品,还可以通过直播带货增加收入。
快手上像这样新鲜、有趣、生猛的三农内容层出不穷。
快手的三农视频,尽管罕见千万粉丝的头部网红,但却不难形成变现闭环,这也是这类视频能够丰富发展的基础,毕竟为爱发电难以持续。
社会资本能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意,《独自打保龄球》书中没有类似的案例,但作者也指出了同样的逻辑,一笔再小的交易,都要有互惠和信任作为基础。
巨大的虚拟市场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由官方和民间两种互不沟通的纪录组成。精英的审美和文化体系中,草根往往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是被忽视的,被客体化的。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对音乐、舞蹈、游戏、故事的追求,是真实的,有力量的。
还记得在世纪之交电视媒介蓬勃的阶段,各地的方言栏目剧曾如火如荼,如重庆的《雾都夜话》、西安的《都市碎戏》,演的都是身边小事、趣事或者狗血事。大众爱看,也爱自己演,演员们大部分是非专业。
但随着媒介变迁,方言栏目剧也衰落了。甚至带着乡土文化痕迹的方言本身,也在因为标准语言的普及、流行文化的统治性等因素而衰落。
到了短视频时代,快手这样的平台构建了更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自信地表达自我。这些乡土的、民间的艺术细胞,孕育和传播的门槛从未如此便捷,于是开始自由地生长、碰撞、演化,“村口大舞台”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比如“方言麦霸大赛”,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方言歌手们,在快手上的集体大秀。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唱,东北话英语掺杂说唱,改编自秦腔的《怕婆娘》……老铁们获得了奇妙的审美体验,也在方言音乐中唤醒了自己的文化基因,增加了对家乡感情的厚度。
“乡村超级碗”则走进贵州黔东南、山东乐陵、东北铁岭等少数民族文化地区,超百位国民歌手、民间歌手登台欢唱。比如在贵州苗寨的活动中,参赛很多是“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苗族村民,白天干农活,晚上利用闲暇时间排练。一曲曲歌儿悠扬雄浑,令现场观众震撼鼓掌,也让直播间观众感叹“直起鸡皮疙瘩”。
“乡村超级碗”活动累计播放达到120亿,线下活动直播累计场观1.9亿,最高在线人数达877万。
2024年,快手还创造性地将东北乡村美学与国际时装周联合,在《乡村爱情》“谢广坤”的家举办了“老铁时装周”。红配绿的大花棉袄,“过冬网红”军大衣,汉服马面裙,模特儿更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情侣亲子丰富多元。
老铁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搬上秀场,真正做到了时尚平权。#老铁时装周累计播放76亿,线下活动直播场观超4200万,种草视频GMV达2.5亿。
在帕特南看来,比普通人“友谊衰退”更大的问题,是普通人社会参与感缺失。而且,他认为互联网没有带来太多改变,2000年,他预言互联网将为那些老派协会提供劣质替代品,并强化反社会倾向。
但事实上,互联网在传统宗族社会解体、传统社区消散之后,也重新扮演了宗族、教会、村口广场的部分职能。以日常的娱乐生活为例,中国短视频平台就提供了这样的舞台。
通过基于方言、地域文化的一场又一场盛大活动,快手的老铁们能够建立起想象的情感、文化共同体,一个又一个存在于虚拟空间的巨大“罗塞托”。每个人在其中能获得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乡村日常,我们的赛博老家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公共空间构建者。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就是当时学者文人日常聚会的场所,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城市中能找到这样的公共空间吗?如果一定要找,可能是办公室的茶水间。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办公室占用了人类越来越多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所属于的行业,办公室和公司就是自己的社区”。
乡村没有这样的困惑。一位在东北农村长大的朋友说,村里没有秘密,因为每到晚上,大家就会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或者是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家,或者是去人缘好见识多的大哥家,炕上炕沿一坐就开唠。
快手上的乡村用户,热爱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客厅”让城市用户找到了线上老家。
在达西的评论区,一般会有两种“朋友”,一种是碳水奶制品爱好者直流口水,另一种则是你身边的热量警察:“恕我直言,这样吃会三高吧”。在网友们的见证下,达西从还算匀称的年轻人,变成现在结婚生了小孩的幸福肥“大叔”。
有一次达西舅舅家的马驹被狼咬伤了,达西调了盐水牛奶给马驹清洗伤口,这个命大的小东西还能活蹦乱跳。我们才知道,在牧场上动物生病受伤基本都靠牧民自己治。像是预判了评论区的粉丝疑问,达西给大家普及解释,狼是保护动物,为了防止损失去猎杀也是绝对不行的。
婚丧嫁娶、盖新房、生小宝宝、孩子得奖状等大事小事,打开快手都能看到。用户们可以是素未谋面的网友关系,也有很多是现实生活中的亲戚同乡,你远在天边也能随时掌握村中大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说天南地北的人围观这样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可能就是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赛博老家。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交达人,在《独自打保龄球》中,帕特南也观察到达人对于社会资本构建的重要性,他用闲谈者和大人物来命名积极社会生活组织者。
我们这个时代,三农达人成为闲谈者和大人物,在他们的短视频和直播间里,我们通过点赞、评论,躺在沙发里,和遥远的素未谋面的朋友互动、聊天,这种互动创造的社会价值,也许我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
在过去几十年里,社会资本是一个不乏争议的概念。从个人成功来说,我们完全认同帕特南所说,社会资本的作用是正面的,甚至对这一套更为熟悉,可以说,不提“人脉”,许多成功学大师都张不开嘴。
但帕特南进一步指出,社会资本能够对个人有利,那么它有助于邻里社区,甚至可以为整个国家去创造财富。这一点就有悖于我们能感知到的常识。
提升“社会资本”,也就是“搞关系”,也可能带来马太效应和分配不公。实际上,《独自打保龄球》书中也有部分章节指出了社会资本的阴暗面,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熟人社会的种种问题。
而且,如果社会资本越大越好,那么为什么社会资本强大的农村地区,人均GDP要远低于原子化的北上广呢。
当然了,帕特南用400多页的一本书来论述社会资本减值对于社会的影响,选取的研究对象都尽量屏蔽掉了其他影响因素。
而中国城乡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资源禀赋的差异,不是乡亲们一起聊聊天就能抵消掉的。
社会资本可以创造公平,但也可以消除不公平,主要是看社会资本赋予的对象。乡村视频,就是为相对弱势的群体赋予社会资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