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2023-02-09 19:10:13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珈汐

读屏、线上、云端、人工智能等概念,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知识生产现象,技术正给文学插上了飞进寻常百姓家的强劲翅膀。文学的“文”,除了以文字作为最重要的媒介,还正往声音、影像等领域拓展。当视频为文学和思想提供充分便利的平台,让有趣的灵魂彼此相遇、互相激发,文学就有了关照更多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可能。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在视频化信息风潮强劲的时代,作家、学者、艺术家们,也开始直面镜头,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把文学从纸面带入到三维时空。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2022年末,一档由作家余华、苏童、西川、欧阳江河、祝勇等人参与《我在岛屿读书》纪实类读书节目热度很高,让人看到纯文学作家具备的出圈力量。2023年春天伊始,一档文学节目又扬帆起航。2月5日,元宵月明之夜,一档名为《文学馆之夜》的节目横空出世,让众人眼前一亮。该节目首期以“创造我的故乡”为名,在腾讯新闻播出,播放量超800万。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2月9日下午,文学馆之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封面新闻记者也受邀线上参加。新闻发布会上,李敬泽详细透露了这次节目的初衷,并发布宣传片。在宣传片中,李敬泽的手合在了巴金的手模印上,推开了文学馆的大门,走进了《文学馆之夜》的拍摄棚里,开启了关于文学和生活的七个精彩夜晚。在公开的节目单上可以看到,节目一共7期,每期的固定嘉宾是李敬泽,其他还有茅奖作家刘震云、梁晓声、李洱、徐则臣,北大教授戴锦华,作家史航,科幻作家韩松、陈楸帆,以及李诞、张泉灵等多个领域的达人。每夜的讨论主题也不同,话题广阔。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我们小时候读过并为之深深感动的那些文学作品,也是我们的故乡”

在首期节目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作家李敬泽、电影导演贾樟柯、小说家双雪涛等人,围绕故乡分享了各自的肺腑之言。几位嘉宾谈到,百年来,今天中国人的心中依然荡漾的是两个文学家塑造的故乡,一是鲁迅的故乡,一是沈从文的故乡。这就是文学的穿透力与概括力,今天的我们其实并没走出鲁迅与沈从文开创的情感模式。

为什么第一期要谈故乡?李敬泽说,“这期节目正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放的,故乡意味着我们的家,意味着那个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的那个地方,意味着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意味着我们在心里永久的回望和要回去的那个地方。我们小时候读过的那些书,我们小时候曾经为之深深感动的那些文学作品,他们也是我们的故乡。也是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指引着我们的。所以我们也是从那个故乡出发,走向广大的世界。”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第二夜的对谈主题是养猫文化与当代人的“亲密关系”,源于一只喜欢趴在文学馆内冰心雕塑旁的馆猫,冰心生前爱猫,她养了一只名叫咪咪的猫;第三夜谈当代人的“说话之道”,灵感来自馆藏的老舍手稿《多编好相声》,老舍的小说为口语表达开创了新的天地,脱口秀演员李诞热爱写作,看了老舍先生的手稿颇为兴奋;第四夜谈“父子关系”,从文学馆内朱自清雕像聊到他写父子关系的名篇《背影》,从梁晓声的《人世间》聊到父亲在家庭中的教育责任,以及对儿子之间的特殊关爱方式;第五夜谈脑机接口看似新潮,但事实上鲁迅和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就曾把科幻小说引入中国,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也保存着鲁迅最早翻译的科幻小说《月底旅行》;第六夜谈“跑步文化”,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著名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入手,聊到中国作家里谁最热爱跑步,以及现代人为什么把在城市中跑步当作时尚的生活方式;第七夜聊人类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永恒命题,科幻文学中关于“长生不老”的想象随处可见……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李敬泽的第三次人生转型:从“以笔传道”到视频拓界

《文学馆之夜》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腾讯合作的一档人文谈话类节目。李敬泽在发布会上透露起因说,“鲁迅先生的话是《文学馆之夜》诞生的原因,‘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现在所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一切都与文学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星空下的大千世界,人类的生活,其实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文学馆之夜》总监制,腾讯新闻副总编辑杨瑞春说:这档节目呈现了一个理想的文化客厅:有趣的灵魂彼此相遇、互相激发,文学话题并不枯燥,也不矫情,它连接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关照当代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馆作是当下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现有馆藏90余万件,收藏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书写和创造,汇聚了百年来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这座博物馆也是节目的“主人公”。制作方采用了视频化的手段来展现文学、展示文学馆。在前期录制的过程中,拍摄了许多馆藏珍品:鲁迅《呐喊》的初版本、老舍的手稿、冰心书房陈放的摆件、曹禺生前使用的名章镇纸……

为文学拓展边界!李敬泽领衔文艺界多位人士打造七个“文学馆之夜”

第一期节目出炉之后,不少人问李敬泽:“你们这节目是真的在夜里录的吗?我跟你们说真是在夜里录的,大部分节目都是我8小时上完班,然后到文学馆来,这个时候已经下午5点、6点了,然后开始录,录完了天就黑了,满天星斗。那些星星都是谁呢,在这个院子里那些星星就是鲁郭茅、巴老曹,是那些一直在精神上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的人。”

对于评论家、主持人李敬泽而言,《文学馆之夜》别有一番意义,堪称是他“第三次人生转型”:第一次,是从文学编辑转向文学评论家,以《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200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第二次,是从文学评论家转向散文写作,先后推出《跑步集》《上河记》《会引记》《青鸟故事集》等佳作;第三次,则是《文学馆之夜》,李敬泽从“以笔传道”,转向视频节目,在《文学馆之夜》里,通过文学关照世界,谈论艺术与历史,在与诸多社会各界名流的对话中,用崭新的思维,打开文学的边界呈现文学连接的魅力。

(图片均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提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