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川上和水畔 种下了中国文化的诗性源头|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

2023-12-09 18:19:17 - 四川在线

李敬泽:川上和水畔 种下了中国文化的诗性源头|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12月9日上午,“金牛·川观文学季”系列讲座走进成都金牛区图书馆。川观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以“川上与水畔”为题,为现场观众展开一场颇具人文魅力的文学讲座。

李敬泽有“作家中的考古者”之称,他善于带领读者从历史的深邃中领略当代文学的风采,将当代文学的潮流与根脉娓娓叙来。这一次,在“川上”,在“水畔”,李敬泽带现场观众穿梭千年时光,还原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论语》名篇的生动场景。他从孔子和弟子之间的问答谈起,一路以水为脉络,将中国文人接续传承的从容情怀与对美的追求缓缓道出。

李敬泽:川上和水畔 种下了中国文化的诗性源头|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

谈《论语》名篇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留下文坛“悬案”

“这段对话很重要”“仔细一想,其实场景非常有意思”……在整场讲座的过程中,李敬泽不断提醒观众仔细体会孔子与不同弟子之间问答的微妙之处。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篇中,孔子以聊天的形式询问四位弟子的志向追求。“武德充沛”的子路的强国追求被孔子“哂之”。冉有追求的百姓富足,和公西华的修明礼乐,都没能在《论语》的记载中打动孔子。直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曾皙口中说出,才让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出“吾与点(曾皙)也”。

“这个小事情在《论语》的记载中就这么过去了。但仔细看了以后,很多人觉得这一段其实是很令人困惑的。孔夫子看起来对其他人的回答不以为意,却为什么对于曾皙表达了那么高的欣赏?孔子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李敬泽也提示,子路要让国家强大,冉有要让国家富裕,公西华要讲礼乐,这些其实都是符合孔子的教导,但他却最后看似只对“沂水边的团建活动”式的答案最感兴趣。

“这是《论语》中没有直白告诉大家的,也给后世留下来一个‘悬案’。”随即,李敬泽在现场分享了不同年代的文人对于这番“悬案”的解读。宋代朱熹最初的解读中,他对曾皙的肯定和其他弟子回答的否定,一度有较大影响,晚年却又后悔早年间的这番解释;清代张履祥将四个回答解释为“治道之先后”,哲学家李泽厚认为这一解读虽然十分牵强,但也很有意思。

李敬泽选择用生动的描述将观众拉回到那个《论语》所书写的原初的场景中,进一步阐释他对于这番问答的理解。在曾皙的回答中,“莫春者,春服既成”是适宜的气候与季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揭示了一个人的朋友圈和舒适的小社会群体。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更是让人的身体自由沐浴在大自然中,获得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舒适,并最后咏唱着回到了自己的物理和心灵双重意义上的家园。

“也就是说,我们在自然和社会的宽阔空间里,与互相认同的朋友在一起,你整个人都是放松的,是自在的,是宽裕的,是不慌不忙的,不着急,在我看来这就是这段对答的本质所在。”李敬泽强调。

解“曾皙之答”

水畔的从容种下中国文化的诗性源头

“我们大家也像子路、冉有、公西华一样,也都追求上进。但是同时我们身上有曾皙的精神。这些功利性的目标,与对美的追求,两者在我们的文化中就一直是不矛盾的,至少从孔夫子这里开始就认为这并不矛盾。”李敬泽也特别点出,成都安逸闲适的气质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也与曾皙的精神高度契合,这样一种既执着不着急、又从容的精神,和西方传统的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不同,是东方中国特有的一种精神。“我们讲的就是从容,从容就是既要照着目标去,又不要太着急。

“其实中国的文化,包括我们的的诗词、我们的人生态度,从曾皙之答中基本上理解一半了。”李敬泽认为,这段两千多年前的对话一直启迪着后来的文人,水畔边的从容自由也种下了中国文化的诗性源头。

“这样一种审美的境界,从《论语》开始就是和水密切相关的。古人是沿着水发展了很多关于生活美的情感和表达。而且水的意义之丰盛和盛大,深深植根于我们文化之中。”在李敬泽的讲述中,从孔子在川上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到《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观,再到《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豁达洒脱,在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年代中,都可以发现这条与水相伴的文人精神传承脉络。

在李敬泽看来,孔子与弟子的这段对话也构成了中国诗歌精神和审美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曾皙之答”依然从内部指引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样是好的、美的人生。“孔子的声音,曾皙的声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现在依然在我们的心里回响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