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023-03-09 22:00:26 - 市场资讯

■市场化、低碳化、数字化“三轮驱动”,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1)政策沿革:2015年后,政府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及一系列电力市场建设政策,其三大优化方向包括明确电力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化电力交易平台,以及加快推进电力清洁化。政策落实后,发电企业营收基础由政府转向市场致使电力企业经营企稳,电力的商品属性明显加强,叠加新能源发电增长势能强劲,电力行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2)现状及展望:需求方面,全社会用电需求逐年攀升,需求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三产业用电量占比提升,第二产业的用电动能开始由高耗能产业转向新兴制造业,经济生活水平提升带动居民用电需求增长;供给方面,电力供给逐年上升,化石能源发电的主导地位走弱,清洁能源发电供应量及占比提高,新供给形势下电力数字供应链的精准度和效率要求提升。3)产业链:上游为发电及电力辅助企业,中游为输、配、售电公司,下游为用电用户,其中中游负责统筹实现上下游供需平衡。4)行业集中度: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上市公司中按总市值和总营收计算行业集中度(CR4)分别为49.06%、45.02%,属于中度集中的寡占市场。5)从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区域优势;快速高效的开发和建设能力;绿色科技创新能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力。

■正股业绩总体向好,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估值分位存在差异:1)福能转债:以清洁能源发电和高效节能热电联产为主的综合性电力企业,2023/2/15PE(TTM)为13.27倍,处于中低历史分位。公司依托并立足福建市场,得益于区域优势布局风电项目,2022年新增项目持续落地带动业绩猛增,叠加规模庞大的在建项目,公司产能增长空间与潜力较大,估值吸引力或将增强。2)川投转债:围绕“一主两辅”产业进行布局,以清洁能源为核心主业,涵盖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系统以及光纤光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高新技术领域,2023/2/15PE(TTM)为16.03倍,处于78.30%分位,估值位于较高区间。公司战略布局众多水电站,联合优化的调度优势显著,叠加水力发电波动性相对较弱,现金流稳定、充沛、持续性较好,具备一定的配置性价比。3)嘉泽转债:致力于绿色能源开发的民营上市发电企业,2023/2/15PE(TTM)为12.04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2022Q3营收及净利润显著增长,四大新能源业务板块相互支撑,已形成内部自驱式价值链闭环,具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且战略布局涵盖全国多个省份,风电和光伏建设并驾齐驱。目前公司经营业绩稳定,上升空间充裕,预计未来估值吸引力较好,投资性价比较高。4)晶科转债:专业从事清洁能源的服务商,主营业务分为光伏电站运营和光伏电站EPC两大板块,2023/2/15PE(TTM)为53.10倍,处于历史较高分位。公司受疫情反复及组件价格高涨影响短期内业绩承压,但随着上游产能释放,新项目开工积极性将会恢复,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叠加降本增效使得发电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中长期来看发展潜力较大。5)节能转债:从事风力发电项目开发、投资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的专业化公司,2023/2/15PE(TTM)为19.30倍,处于14.40%分位,估值较低。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快,得益于公司风电场运营经验丰富且积极布局风力发电设施,新项目持续落地拉动业绩高涨,规模庞大的在建项目提升公司的产能增长空间与潜力。6)长集转债:致力于生物质发电业务的民营企业,主要业务为生物质热电联产、生活垃圾发电和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三大板块,由于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略有欠佳导致2023/2/15PE(TTM)为负值。近期多项政策出台为生物质行业长期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公司的生物质项目装机规模不断增加,2022全年经营业绩扭亏转盈,未来在政策引导下随着更多试运行项目陆续投产,公司成长潜力或将激发,业绩有望进一步恢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需求波动超预期,新能源发电不及预期。

1.市场化、低碳化、数字化“三轮驱动”,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电力工业是生产、运输和销售电能的公用事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电能作为一种最清洁、最准确、可定时定量利用的二次能源,可以实现一切能源的相互转换,并且已经普及到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电力行业迎来双碳机遇和挑战,电力系统电气化和能源转型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促使电力这一传统行业焕发新生,政策引导下,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加速了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趋势深度融合,健全电力监管的同时构筑了电力行业的全新增长点,结构优化、机制改革、数字革命“三轮驱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而言,得益于电能自身可再生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等诸多优势,叠加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正朝着清洁化、透明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前景乐观,故我们将从行业基本面、可转债标的的正股基本面、可转债行情表现3个维度,针对公用事业电力行业中截至2023年2月15日的6只存量可转债标的进行梳理并推荐,分别为福能转债、川投转债、嘉泽转债、晶科转债、节能转债、长集转债。本文将着重分析行业发展前景、可转债标的正股基本面,可转债行情表现分析详见报告《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下)——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1.1.

电力行业重要政策历史沿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但电力体制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问题日益凸显,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成为电力行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不断通过推进政策来优化我国的电力市场设计,为电力行业注入动能。为解决2002年“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电力体制改革后尚存的问题,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更多地发挥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作用,推动电价市场化定价机制并建立市场化电力交易平台。此后针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量,2019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规定,从2020年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全面改善了政府核定电价带来的滞后性和低灵活度等问题,使发电企业营收基础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向市场主导,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下,电力交易平台建设自2015年起由政策端发力,多项文件不断完备电力交易。发改委和能源局于2016年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统一了中长期交易品种、周期等内容,并规范了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的运行;2017年印发《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加快组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202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选择另外6个省市为第二批电力现货试点;2022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跨省跨区交易的市场壁垒,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完善功能及交易机制,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众多举措说明电力现货交易机制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电力的商品属性得到明显加强,根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60.8%,同比提高15.4pct。

电力清洁化系我国“双碳”背景下政策支持的又一大核心方向,政策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发电能源逐渐由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型。2022年1月,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逐渐提升新能源占比,促进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2022年5月,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2022年6月,发改委、能源局等9部门出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电力消费占比,并鼓励市场化发展。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1.2.

电力行业现状及展望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三大产业的繁荣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用电需求逐年攀升,增速存在波动,但用电需求结构趋于优化。需求总量方面,2014至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呈现上升趋势,同比增速波动较大,但多数时间处于4-8%区间,2022年全国用电量为8.63万亿千瓦时,有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同比增速达3.88%,较2021年有所回落,预计未来后疫情时代或随生产消费的复苏以及经济基本面的显著修复而有所回升。需求结构方面,2018至2022年期间,各产业用电量占比也随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调整,第一、三产业的用电量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1.17%、15.65%提升至2022年的1.33%、17.21%,推测主要系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升级改造农村电网,使得农林牧渔用电条件明显改善、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而第二产业则在同期由69.02%下降至65.97%,主要得益于新经济业态下高耗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的回落,四大高耗能制造业的用电量由2018年的1.91万亿千瓦时缓慢上升至2022年的2.29万亿千瓦时,其中2022年增速仅为1%,而新能源整车制造及光伏制造产业的用电量则大幅提升,说明我国的工业用电动能逐渐由高耗能产业转向新兴制造业,用电需求端结构优化明显,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另外,2018-2022年间居民用电总量、增速及占比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在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端用电需求增长。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从供给端来看,电力行业整体供给趋于稳定,在全球低碳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双碳”政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已成为电力供给的主要转型趋势。整体供给方面,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均在2014-2022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发电装机容量的同比增速基本在6%-10%区间波动,2022年底发电装机容量为25.6亿千瓦,较上年增长约8%;发电量增长率则波动较大,2022年受新冠疫情及气候影响回落至0.1%。发电类型方面,电力供应端的清洁化程度加深,可再生能源发电地位逐步上升。就发电量而言,2014至2022年间利用煤炭、天然气等高碳能源的火电发电量由75.76%下降至69.77%,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发电总量比重显著提升。就发电装机容量而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占总装机比重均在2018-2022年期间显现出上升态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由2018年的40.81%提升至2022年的49.61%,新能源发电增势迅猛,基于中电联的预测2023年该比重有望过半,表明煤炭等化石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主导地位被小幅削弱,未来或将更多得扮演调节者的角色,为电力系统起到电力调节和备用的作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有望更多利用于发电领域,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供给形势下对于能够实时、精准、高效实现供需匹配的电力数字供应链需求显著提升,电网数字化促进各类发电能源互补协同发展。

2012至2015年,我国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但整体波动较为平稳,2016年起在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助推下行业景气指数开始稳步回升。2020年初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企业开工生产延期导致电力行业景气度下降,随后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调控下快速回升,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14.40,跌至历史谷值,或主要系全国各地疫情多发再次对工业、制造业等企业开工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所致。未来,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进落实,新型清洁能源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电动汽车和储能等电力新产业也将促使电力行业生态愈加蓬勃,叠加电力电网改造、特高压投资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电力工程建设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必然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在“双碳”目标下,公用事业电力行业正发生着广泛且巨大的变革,电力生态系统将朝着更加市场化、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电力行业已然成为支撑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之一。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1.3.

电力行业产业链概况

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用电五个环节,其中公用事业电力行业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项,产业链条实现了各类型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电能的转化,并通过输电及配电网络将电能调整至不同电压等级及可靠性要求,最后配送至终端用户处。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公用事业电力行业产业链中,上游领域包括发电及电力辅助企业,中游领域主要为输配电企业和售电公司,下游领域为各类用电用户。具体而言,上游包括发电厂商、电力设计院、电力设备商等企业,主要负责将各种一次能源通过对应发电设备转化为电能,发电形式可以细分为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在内的其他电力生产。中游输配电公司负责电力的交易和调度,将电能从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路输送至用户处,售电公司则作为“中间商”连接发电企业与用电用户,提供售电服务。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我国形成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打破垄断”的新格局,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和重组成了中国华能、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国电、国家电投五家发电集团和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四家辅业集团公司,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两家电网公司。时至今日,中国电力行业的上、中游产业链格局未有颠覆性改变,业界通常将上游发电企业分为“五大四小”发电集团,以及众多地方性发电公司;中游电网领域则由于其服务调节属性和公共事业属性较为明显,寡头垄断性质仍然持续,依然以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两家为主,售电公司在2015年后呈现市场化趋势,数量增多,起到盘活电力市场的作用。下游系不同应用行业的用电用户,涵盖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排灌用电、非工业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其中第二产业的工业用电是产业链下游的核心领域,但近年来第一、三产业及居民的用电占比有所提升,下游用电用户需求端结构随经济结构的优化得到一定的升级调整。

从产业链的传导来看,中游的电网企业承担了合理估计下游用电量并规划上游发电站产电量的职能,下游各行业用电需求会通过中游的整合统计向上游发电企业传导,发电侧利用灵活性出力的方式尽可能保证电力的供需平衡。考虑到储电储能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成本相对高昂,我国通常依靠中游电网公司对发电量进行提前预估和实时监测,并调控区域能源电力市场间的不平衡,防止过度产电造成的能源浪费,以实现供需平稳。预计未来随着数字化供应链在电力领域的进一步广泛应用,行业内上、中、下游间信息传导与合作的瓶颈或将打破,引领产业链各端协同发展。

1.4.

电力行业集中度分析

从行业从业企业数量来看,电力行业的上市企业多集中于上游发电领域,且多为中大规模。2016-2022年期间,电力行业企业单位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末企业单位数约为1.14万家。其中,上游发电企业规模通常较大,市值较大的包括长江电力、三峡能源、华能国际等;中游市场处于自然垄断状态,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的输电线路覆盖广泛;下游细分领域众多,主要是各类用电企业。从营收规模来看,基于各上市企业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中,华能国际头部地位稳固,其次为国电电力和大唐发电,行业集中度CR4约为45.02%;从企业总市值来看,截至2023年2月15日,市值规模超过千亿的上市企业有3家,超过百亿的共有30家,占全部电力行业上市企业的60%,其中长江电力、三峡能源、华能国际为电力行业领军企业,行业集中度CR4约49.06%,结合分析可知当前公用事业电力行业总体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属于中度集中的寡占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1.5.

电力行业从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1.5.1.

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对电力行业从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在我国光照资源、土地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支持力度较强区域的电站资产布局情况以及拓展能力系电力行业上游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以我国发电能源丰富的西北部区域为例,新疆、陕西煤电发达,甘肃、青海、新疆风光电外送潜力大,叠加“十四五”规划中注重发挥西北地区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扩大西电东送规模等政策引导,发电厂在此类优势地区的布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效率和经济效益优势。而对于一些地方发电公司或集发电、输电、配电等业务一体化经营的区域性电力企业来说,其在区域市场内的地位决定了其竞争优势,区域市场占有率更高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和服务当地市场、满足当地用户的发电需求,同时也能更有余力地控制成本、提升发电质量。

1.5.2.

快速高效的开发和建设能力

另外,对于上游发电企业,快速高效的开发和建设能力,以及现有的建成设施数量至关重要。近年来电力需求与供给两侧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增量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非常显著。强大高效的项目团队能够快速完成前期选址、开发审批、资金筹措等环节,并且在创新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实现电场建设、并网发电,促使公司扩张发电规模,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1.5.3

绿色科技创新能力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清洁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低碳相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火电及新能源发电企业而言均为重要竞争力。火电方面,鉴于我国电力需求和火电存量资源设备规模较大,且当前仍需依赖煤炭等高可控性、强连续性的能源来维稳电力供给,因此针对高碳发电的碳捕集、清洁燃烧等碳处理技术成为了火电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能够在碳中和背景下与其他高碳企业拉开差距。新能源发电方面,由于风电、水电等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和不可控性,即使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仍较难于短时间内超越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因此基础研究较强、具备高科技创新水平并能够实现落地、灵活高效利用新能源发电的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1.5.4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力

对于中游电网公司而言,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力是公司高效经营和运转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为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需求侧智能控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在当前下游用户多样性提升、大幅扩容、新兴业务繁荣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对于灵活性、精准度、实时性、有效性的需求显著提升,因此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电力工业的深度融合对于需要平衡上下游供需的电网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实现供应链智能化建设的电网能够更快、更精准得提升电力供应链运营效能、驱动供应链动态调整,并且拉动电力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2. 正股业绩总体向好,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估值分位存在差异

2.1.

福能转债——福能股份

正股福能股份(600483.SH)是一家以清洁能源发电和高效节能热电联产为主的综合性电力企业,运营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热电联产、燃煤纯凝发电和光伏发电等多种类发电业务。公司立足于福建省开展发电、配电、售电及供热业务,电力产品主要销售给福建电网公司,热力产品主要销售给福建省工业园区用热企业,可再生能源风电业务装机规模及供热规模位居福建省前列,是福建省内清洁能源发电和福建省工业园区供热市场的龙头。为响应国家号召,公司近年来全方位布局风电、核电、光伏发电以及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在发电装机规模方面,公司全面建设以风力、天然气为首的清洁能源发电和热电联产项目,根据2022四季度经营信息公告显示,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33.2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15%,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火电分别占比25.7%、0.2%、74.1%。风电方面,公司依托福建海风资源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底公司控股投运风电总装机180.90万千瓦,规模位居福建省前列,叠加公司风电机组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机组质量良好、故障率低,2021年福能新能源风机设备综合可利用率达98.14%,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火电方面,公司采用综合热效高、煤耗低于同类型的燃煤火电机组,在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以供电为主,2021年供电营业收入为94.92亿元,占比78.59%;供热营业收入为16.78亿元,占比13.90%;纺织制品营业收入为7.29亿元,占比6.04%,其中供电与供热均实现稳健增长,收入分别同比增加24.48%和67.66%。此外,公司不断扩张电力建设,截至2022H1福能晋南热电联产项目、福鼎热电厂扩建项目,及海上风电项目仍在建设中。

截至2022Q3,公司一至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90亿元,同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16.09亿元,同比增长54.42%,主要系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装机规模同比增加且风况好于上期所致;经营性现金流10.7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82%,主要系燃气发电机组替代电量业务现金流入同比减少;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2.41%和20.74%,分别同比增长4.70pct、7.36pct,主要系公司风电侧在运装机规模同比增加且风况好于上期,叠加火电侧电价上行。2023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37-26.63亿元,同比增长100%-110%,增幅较大,主要来源于1)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装机规模同比增加,以及风况好于上年同期,故盈利同比增加;2)热电联产机组供电、供热价格同比上调,盈利同比增加;3)确认以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公司自2014年至今,PEBand走势存在一定波动,整体呈现上升趋势;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32.09倍、8.95倍(发生在2021.4.27)、522.28倍(发生在2014.10.29)。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13.27倍,处于2014年以来35.90%分位,目前估值位于中低位区间。

总体而言,公司是以清洁能源发电和高效节能热电联产为主的电力企业,在风电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得益于区域优势积极布局海上风电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风电业务装机规模位居福建省前列,叠加2022年风电机组在运装机规模同比扩张,业绩表现良好,布局设施进一步完善,且公司提供电力产品和热力产品的热电联产业务综合利用效率较高,同时公司天然气发电机组作为福建省调峰机组,继续执行福建省天然气发电系列政策,故预计从长周期来看可以保持合理的运营收益。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中低位,我们预计未来估值吸引力或将随着装机容量的扩充、业务发展战略的深化而增强,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2.

 川投转债——川投能源

正股川投能源(600674.SH)是四川省投资集团旗下从事电力生产的上市公司,公司坚持“一主两辅”产业布局,以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清洁能源为核心主业,同时涵盖研发、生产、销售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系统以及研发、生产光纤光缆等高新技术产品两大业务领域。公司直接投资控、参股8家水电企业,3家新能源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售电企业,能源产业占公司资产、利润的95%以上,主要利润来源为公司对雅砻江水电的投资收益。目前清洁能源主业业绩稳定,资产规模和装机水平在省属国资电力上市公司以及四川省内电力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在锚定做强做大做优能源核心主业的同时,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抢抓高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等市场机遇,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多元化,利润增长点得到有益补充。

公司主营营业收入以电力为主,2021年电力行业营业收入为9.39亿元,占比74.33%;软件产品行业营业收入为1.09亿元,占比8.63%;硬件产品行业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占比8.87%;服务行业营业收入为0.19亿元,占比1.51%。产能方面,公司不断投资建设水电站项目,包括:金沙江流域的银江水电站于2019年开工,总装机容量39万千瓦,已于2021年12月16日实现大江截流,预计于2025年投产;雅砻江流域的两河口水电站和杨房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00万千瓦和150万千瓦,已于2021年陆续投产发电,并于2022上半年实现全部机组投运;雅砻江流域的卡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万千瓦,计划于2031年竣工。

截至2022Q3,公司一至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减少1.08%;归母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增长5.02%,主要来源于雅砻江水电的贡献;经营性现金流3.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6.63%,主要系将本期新收购的广西玉柴农光电力有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导致应收账款较年初大幅增长所致;销售毛利率为37.40%,同比减少9.45pct,销售净利率为334.13%,同比增加17.86pct,主要系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023年1月11日,川投能源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12.24%;归母净利润35.07亿元,同比增长13.58%。公司在2014至2015年期间,PEBand呈现上升趋势,其后平稳震荡,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表明公司盈利能力相对稳健;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3.75倍、8.51倍(发生在2016.1.28)、24.24倍(发生在2014.10.8)。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16.03倍,处于2014年以来78.30%分位,目前估值位于中高位区间。

总体而言,得益于水力发电相对较弱的波动性,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克服了田湾河公司因大坝治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现金流稳定、充沛、持续。公司战略布局众多水电站,两河口和杨房沟电站已全部建成投产,相比雅砻江原有机组容量提升30.61%,同时积极推进沿江风水光一体化建设,腊巴山风电场项目(25.8万千瓦)、柯拉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锦屏水电站水光互补117万千瓦项目等有序开展,联合优化调度优势显著。我们预计在公司发电项目不断扩容的情况下,未来投资收益将随着两、杨电站投产及大渡河公司股权增持稳步增加,配置性价比良好。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3.

嘉泽转债——嘉泽新能

正股嘉泽新能(601619.SH)隶属于宁夏嘉泽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绿色能源开发的民营上市发电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集风力、太阳能发电、智能微电网的投资、建设、开发、运营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新能源发电业务、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建设-出售业务、新能源发电资产管理和新能源产业基金业务四大板块。四个业务板块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业务形态,共同构成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深耕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市场,已成为宁夏地区规模领先的风力发电企业。公司自2021年起大力向新能源电站提供出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拓展,2021年先后完成了新疆和宁夏地区11个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出售,不但优化了公司资产结构,增强了公司盈利能力,也为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新能源发电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源网荷储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储能电站等多种类型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实现发电业务销售收入。2021年发电收入为13.92亿元,占比97.86%,发电收入同比增加37.98%,主要原因系公司新并网项目的陆续投产;发电资产管理收入为0.27亿元,占比1.92%。发电和发电资产管理的毛利率分别为59.77%和50.33%,其中发电的毛利率同比增加7.67pct,主要原因系新项目的新型风机可利用率的大幅提升。此外,2021年新能源电站出售业务的拓展为公司实现3.93亿元的投资收益。在产能扩张方面,公司的战略布局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如黑龙江鸡西、广西柳州等地。在业务布局方面,风电和光伏建设并驾齐驱,截止2022H1,公司在建及待建项目发电容量为539MW,其中风力发电项目为361MW、光伏项目为178MW。

截至2022Q3,公司一至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71亿元,同比增加16.97%;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20.83%,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带来的营收净利双双两位数增长所致;经营性现金流4.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09%;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1.48%、39.53%,分别同比增加0.35pct、2.00pct,或与生产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及管理费用大幅减少有关。公司自上市以来,PEBand走势总体平稳,2022年以来上升明显;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39.42倍、10.10倍(发生在2022.4.28)、183.04倍(发生在2017.8.30)。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12.04倍,处于2017年以来10.20%分位,估值相对偏低。

总体而言,公司发电业务的战略布局遍及全国,待建项目众多且发电容量较大,因此未来公司的发电量增长空间较为广阔、增长潜力较大。此外,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实现了从单一的发电业务板块,向发电、电站出售、发电资产管理和基金投资四大业务板块并重的转变;经营理念方面,公司实现了从重资产运营向轻重资产运营并重的转变。目前公司四个业务板块运营已经形成了内部自驱式价值链闭环,具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公司经营业绩稳定,且当前估值相对偏低,上升空间充裕,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估值吸引力较好,投资性价比较高。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4.

晶科转债——晶科科技

正股晶科科技(601778.SH)是专业从事清洁能源的服务商,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光伏电站运营和光伏电站EPC两大板块,涉及太阳能光伏的电站开发、电站投资、电站建设、电站运营和电站管理等环节,以及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电站运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等。近年来,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光伏电站运营取得高速发展,通过自行开发建造、收购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开发光伏发电项目,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拥有包括大型地面式、屋顶分布式、渔光互补型、农光互补型等多类型光伏电站,并凭借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逐渐在海外不同地区布局投资不同性质、不同容量的光伏电站,以多元化、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和资产分布降低经营风险和区域风险。自2017年开发海外光伏发电市场以来,公司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法国电力集团(EDF)、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韩国电力公司(KEPCO)、法国道达尔(Total)、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等多家全球能源巨头和大型财团开展良好的业务合作,具备较强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优势。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转让业务和光伏电站EPC业务为主,2021年开发运营转让业务收入为27.76亿元,占比75.53%;EPC业务收入为8.89亿元,占比24.20%。光伏电站开发运营转让业务和EPC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95%、0.22%。分地区来看,2021年境内收入为36.52亿元,占比99.39%;境外收入0.21亿元,占比0.57%。产能扩张方面,2022年公司通过增发股票募集资金24.17亿元拟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包括:1)金昌市金川区西坡300MW光伏发电项目;2)金塔县晶亮200MW光伏发电项目;3)广东农垦红十月农场3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4)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在山东、广西、上海、江苏、江西等省市的工商业屋顶投资新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约为79.46MW。

另外,为实现“轻资产”战略,公司持续推进电站运维业务及售电业务,加快提升电站运维和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份额。截至2022H1,公司2022上半年新增代维容量806MW,同比增长约104%;对外代维容量提升至2.88GW,占总运维容量比例近50%,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公司售电业务不断开拓新客户,在原有的江西、山东、四川、安徽地区上新增浙江市场,实现2022上半年签约电量同比增长48%,为公司盈利提供补充。

截至2022Q3,公司一至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08亿元,同比减少11.27%;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减少7.35%,主要源于公司为改善电站结构而置换的平价项目并网量不足、新兴项目开发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加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经营性现金流10.78亿元,同比增长22.21%,主要系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所致;销售毛利率为49.98%,同比增加6.87pct,或与公司坚持资产优化策略,合理增加组件清洗及各项技改措施,每百兆瓦发电量同比得到提升,故单位度电运维成本同比下降有关;销售净利率为12.46%,同比减少0.76pct,或与公司加大新兴项目投入及开发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加,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有关。公司上市以来,PEBan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40.54倍、22.32倍(发生在2020.5.19)、69.87倍(发生在2021.9.7)。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53.10倍,处于2020年以来85.30%分位,估值位于历史相对偏高区域。

总体而言,虽然受疫情反复及组件价格持续高涨等影响,公司2022年三季度营收和业绩双双下降,但公司积极推进并网,规模效应凸显,叠加降本增效使得发电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因此,我们预计随着上游硅料产能逐步释放,新项目开工积极性恢复,或带动公司EPC和运维业务复苏,中长期来看具备发展潜力。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5.

节能转债——节能风电

正股节能风电(601016.SH)是从事风力发电项目开发、投资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的专业化公司。作为中国节能唯一风电开发运营平台,公司承继了中国节能在风电领域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技术优势等,已发展成为张北坝上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领先的风电开发商。公司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国家首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和首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公司完成了以河北张北、甘肃酒泉、新疆托里为基地,以蒙西、蒙东、青海为支点,以湖北五峰、广西博白、浙江嵊州、四川剑阁、河南尉氏、陕西定边等为尖兵的陆上布局,以广东阳江、唐山乐亭南北两个地区的海上布局,并建设了澳大利亚白石风电场项目,实现了海外市场的突破,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国际全面布局的专业化风电公司。

公司始终秉持“有效益的规模和有规模的效益”的原则进行风电开发,截至2022Q3,公司运营装机规模为518.15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为538.66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为509.226万千瓦;2022年一到三季度累计发电量为8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5%,累计上网电量为8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9%。公司凭借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曾中标并示范建设国家第一个百万千瓦和第一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启动项目。在运营效率方面,公司不仅对各类型风机有丰富的故障处理和运营维护经验,更着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的运行维护技术队伍,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系统,降低维修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公司专注于风力发电,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源于风力发电。分地区来看,收入主要来源于新疆、河北和甘肃的风电场,2021年公司在新疆风电场的营业收入为7.61亿元,占比21.51%;河北风电场的营业收入为7.18亿元,占比20.28%;甘肃风电场的营业收入为7.12,占比20.11%。公司在扩大开发规模的同时不断调整战略布局,截至2022H1,公司在建项目装机规模为71.55万千瓦,可预见的筹建项目装机容量为331.8万千瓦;其中在湖北、广西、广东、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等非限电区域的在建项目约11万千瓦,核准、储备项目176.8万千瓦,并且在湖南、吉林等区域开展风电项目前期踏勘,拥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止2022Q3,公司一至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56亿元,同比增加31.58%;归母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32.25%,主要源于新增投产项目致使上网电量增加及澳洲售电单价上涨;经营性现金流24.03亿元,同比增长61.58%,主要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增加;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9.77%、36.37%,分别同比增加2.48pct、5.73pct,或与市场电折价幅度同比收窄有关。2023年1月9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20-17.00亿元,同比增长21.24%-45.14%,快速增长仍主要得益于新增投产项目带来的上网电量增加及澳洲子公司售电单价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公司上市以来,PEBand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市场总体认可公司长期盈利能力;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57.48倍、14.44倍(发生在2020.6.29)、279.65倍(发生在2015.6.26)。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19.30倍,处于2017年以来14.40%分位,估值位于历史相对低位。

总体而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所有经营性资产和收入都与风力发电相关,2022年业绩增幅显著。公司具有丰富的风电场运营经验,叠加公司不断加大非限电区域的开发力度,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继续挖掘新的后续项目,争取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同时继续开拓澳大利亚市场并利用澳洲项目并购及建设运营的经验,加强对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电市场的跟踪研究及项目前期论证,不断推进海内外市场并重的战略布局,继续扩大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我们预计随着非限电区域的不断开发及澳洲疫情影响的逐渐恢复,公司未来产能增长潜力巨大,成长空间可观,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2.6.

长集转债——长青集团

正股长青集团(002616.SZ)是一家致力于生物质发电业务的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为生物质热电联产、生活垃圾发电和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三大板块,主要从事农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生产及出售电力和热力。公司的经营模式为分别以有偿收购的农作物秸秆、政府无偿供应的生活垃圾和采购的煤炭为原材料,产出用于上网销售的电力或用于工业生产及居民供暖的热力。凭借环保政策的支持和多年的环保运营经验,公司不断扩大管理项目规模,深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保持在国内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热力和垃圾处理服务,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以电力和热力为主。截至2022年末,公司电力收入为16.87亿元,占比50.10%;热力收入为16.25亿元,占比48.26%;垃圾处理收入为0.55亿元,占比1.64%。电力业务毛利率为14.14%,同比减少1.42pct;热力业务毛利率为17.25%,同比增加8.17pct。

在布局方面,公司的秸秆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江苏、河南;垃圾发电的两个项目均在广东区域;燃煤集中供热的三个项目分布在河北满城、河北蠡县和广东茂名的工业园区,满足了园区企业的用热需求。近年公司大量新项目完成建设及步入正式商业运行期,装机规模有所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并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增加了规模上的优势。截至2022年末,公司农林生物质发电业务总装机容量506MW,其中已投产装机容量为456MW,试运行项目装机容量为35MW;垃圾发电业务总装机容量为54MW;集中供热业务总装机容量为160MW。在产能扩张方面,2022年新野、延津、郯城、宾县、松原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先后投产,为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作出贡献。

2021年在疫情阻碍上游供应与物流导致生物质行业燃料成本上涨,叠加补贴电价支付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司经营业绩承压,归母净利润仅为-1.6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4亿元,同比增加10.84%,主要得益于园区集中供热项目供热价格上升且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陆续转固,导致运行时间增加,供电收入上升;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到7639.9万元,同比上升139.70%,主要系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增加了公司业绩,叠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未见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所致;经营性现金流5.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78.54%,主要因为部分货款使用票据方式结算;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6.83%、2.29%,分别同比增加1.95pct、8.24pct。公司自2014年至2020年,PEBand走势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后波动较大,显著回落;PE(TTM)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45.28倍、-25.06倍(发生在2022.4.6)、140.87倍(发生在2015.6.1)。截至2023年2月15日,公司PE(TTM)为负,估值位于历史极低位置,主要系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略有欠佳所致。

总体而言,虽然在2021年公司所处的生物质发电行业普遍面临项目补贴电价支付滞后、燃料成本上涨及环保处理成本提升等多重挑战,但由于近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为生物质行业的长期发展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生物质项目装机规模不断增加,随着更多试运行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修复,叠加公司目前处于极低的估值水平,我们预计未来估值吸引力或有所增强,有望突破增长上限。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可转债梳理(可转债分析与推荐篇)(东吴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30309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电力需求受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影响,因此疫情反复导致的开工受阻和内需下降可能会延缓行业基本面修复速度,导致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

(2)电力需求波动超预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疫情影响下经济活动减弱等因素或导致全社会用电量超预期调整,引发供需失衡及行业震荡;

(3)新能源发电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速或受政策指引及上下游影响存在波动,新能源的不稳定性、间歇性等特点或对发电项目的盈利和发展有所制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