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2024-03-09 18:02:16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为守护伊犁各族群众的健康,记者从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了解到,新一批江苏援伊干部人才入疆以来,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把“组团式”医疗援疆作为智力援疆的重要抓手,聚合江苏所能,聚焦伊犁所需,积极打造“苏医生在行动”医疗援疆工作品牌,系统实施先锋、培苗、博爱、携手四大行动计划,在治病救人、临床带教、基层义诊、临床科研、服务群众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发力,不断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让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先锋行动:带来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组织实施先锋行动,积极发挥援疆医生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临床诊疗、专科建设、科学管理等,把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疗技术、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伊犁,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由“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的跃升。

“最近感觉如何,有没有不舒服……”春节假日返伊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苏医生”张晓峰便开始进行电话回访。去年6月,伊宁市人民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持续胸痛1小时并晕厥的中老年患者。有多年抢救心梗经验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张晓峰得知情况,立即赶往急诊抢救室。张晓峰介绍,此类手术一般会采用桡动脉和股动脉。手术时,他计划为王先生采用桡动脉径路进行手术,然而手术时发现患者桡动脉搏动微弱,经桡动脉途径会耽误时间,即便穿刺成功,鞘管也难以置入。

此时,张晓峰想到了另一手术方案——肱动脉穿刺术,此类手术难度大,在伊宁市人民医院从未开展过。“肱动脉穿刺的难点在于肱动脉位置深,较桡动脉穿刺困难,且与正中神经伴行,容易损伤正中神经,因此在技术及经验等方面对术者要求较高。”张晓峰解释说,但肱动脉穿刺能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和大出血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在张晓峰及其伊宁市人民医院有关科室的精准实施和密切配合下,经过紧张手术,患者胸痛得到缓解,此项手术也填补了伊宁市乃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技术空白。

“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截至2023年底,第十一批江苏援伊医疗队累计门诊接诊逾6万人次,开展手术逾77七千例,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前沿医学技术,填补当地医疗空白,为伊犁州各族群众带来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培苗行动:留下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

组织实施培苗行动,积极发挥援疆医生种子作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带教、网络教学、远程指导、名师带徒等形式,为受援地培养一支高质量“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为充分发挥援疆医生的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伊犁州中医医院青年医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去年7月,伊犁州中医医院举行第十一批江苏援疆专家师带徒拜师仪式。拜师仪式上,“苏医生”魏云飞表示,作为授业老师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弟子,通过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提升徒弟们医疗水平。

今年春节假期,各类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处于高发期,援疆医生在后方一直关注着受援地医院门急诊收治情况,不时给予远程指导。节后返疆,援特克斯县医疗队员走进县域内8家基层卫生院,为医务人员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贴心培训。南通工作组医疗队员开发设计小程序,进行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数据库,筛选适宜人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与伊宁县各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生开展病例交流,共同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伊犁州卫健委副主任周曾荣说,“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最大的成果是先进医疗技术“扎根”边疆,通过全面建立“师带徒”“专家带骨干”“团队带团队”结对帮带,明确帮带目标,多途径多维度完善帮带措施,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奠定基础。如今,新一批“苏医生”已在伊犁州成立名师工作室14个,通过积极开展带教徒弟、开办培训班等方式,累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近3万人次。

博爱行动: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组织实施博爱行动,发挥援疆医生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开展苏韵伊情·润心明眸公益援助项目、“苏医生”基层行、银发医生边疆行、服务百姓零距离等,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充分体现了江苏对伊犁人民的深情厚谊。

“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我要看扬州医生!”3月7日上午,在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恰普河加嘎村头,尽管新源早春依旧寒冷,但听说扬州援疆博士一行要来义诊,前来问医就诊的牧民络绎不绝,马致南与县妇女保健与计生部、儿童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及检验科医护人员组织大家排队有序登记就诊,为每一位前来的妇女,进行细致的妇科、检验等项目检查。马致南对检查出有问题的牧民,耐心询问有无既往病史,并进行细心登记并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积极关注“一小一老”重点人群,针对伊犁州先心病、白内障、包虫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实际诊疗需求,积极对接江苏省多家医疗机构,联合伊犁州直和兵团四师、七师卫健委、教育局等部门,2023年11月,共同启动了“苏韵伊情·润心明眸”系列行动——江苏医疗援疆(伊犁)公益援助项目。项目周期为三年,由江苏省内多家医疗机构联合伊犁州当地新华医院等共同实施。重点针对援助区域内当年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和65岁及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免费筛查、公益援助、健康宣讲等活动。近日,新疆伊犁州首批通过入校普筛发现的61名先心病孩子已陆续接受专业诊疗,笑脸迎接“心”生活。

“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第十一批江苏“组团式”医疗援疆入疆以来,“苏医生”们主动深入基层,到最偏远、最一线的地方,为这里就医不便的各族群众送温暖、送医药、送健康,提升受援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巡诊义诊40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过3万人次。

“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里百姓的淳朴和善良,听说我们是江苏来的‘苏医生’,群众都给予我们莫大的信任,其实这份信任是历届前来援疆的‘苏医生’打出来的‘名气’,也成为我守护各族群众健康的动力!”援疆“苏医生”纷纷表示。

携手行动:推动伊犁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组织实施携手行动,发挥援疆医生杠杆撬动作用,通过设置科研项目、实施联合诊疗、集体课题攻关等方式,援疆医生和当地医生深度合作,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体推动伊犁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苏医生”在行动,伊犁各族群众更有“医”靠

为开展伊犁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科学研究,提高伊犁州的卫生健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2023年12月,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公布多项研究基金项目,最高资助资金达200万元,支持当地医生来该院和援疆医生共同开展医学研究、课题申报等。据了解,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是江苏对口支援伊犁的重点项目,是全疆首家地州级建立的集“医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医学研究机构。去年7月,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挂牌成立了“援疆博士之家”。援疆医学博士通过举办博士论坛、科研讲座、学术研讨、病例讨论、主旨发言等形式,和当地医生共同探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今年2月,在5G通信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国产机器人设备,在一个跨越苏伊两地5000公里的虚拟“5G空中手术室”里,江苏省人民医院与伊犁州友谊医院联合协作,对伊犁州两名复杂结石患者成功实施5G远程机器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这在当地尚属首次。

在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伊犁医疗机构共同在伊犁州直部分县市开发应用区域慢病智能防控体系,通过多场景高科技物联网设备、大数据智能分析等,结合居家健康监测设备及移动可穿戴设备,提供主动智慧健康管理服务。

当前,“苏医生”正积极参与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实施的“苏韵伊情·教卫提质”工程,通过投身先锋、培苗、博爱、携手四大行动计划,推动医疗援疆走深走实,让看病找“苏医生”惠及伊犁各族群众。

通讯员李涛秦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程晓琳蒋明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