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北海 想起竺可桢

2022-04-09 15:00:54 - 北京晚报

走过北海 想起竺可桢

竺可桢先生肖像罗雪村画

卫建民

我最早读到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人物特写,是名记者白夜和他的同事柏生一同创作的。1981年,他们将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修改、扩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通过阅读这本小册子,我了解到竺先生走过的人生道路,对这位近代中国气象学的奠基人更加崇敬。

在那篇人物特写里,提到了竺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时,每天上班必穿过北海公园。他步行通过这座皇家名苑,并不是单纯的“迈开腿”锻炼身体,而是借此观察公园里物候的变化;如果要去外地出差,他会提前叮嘱女儿帮他到公园记录花开的时间。冬天,他还来北海滑冰,七十多岁的人在冰上作“燕子飞”,成了冬日里的一景。有一年竺先生的女儿一个人来滑冰,有人问她:“你爷爷怎么没来?”她大笑:“那是我爸!”

这个细节我印象深刻,记了一辈子。最近几年我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看病,看完病出医院大门往东,沿北海公园的北墙走,从北门进园,就像竺可桢那样。每次进园,我都会想起这位执掌浙江大学十三年,在教育、气象、地理领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与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朋友聊天时,话题也最容易转到他们的老校长。

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读书比较杂,早年相信业内前辈所说“编辑是杂家”,买过好几本竺先生的著作。樊洪业先生参与主编的《竺可桢全集》,我知道自己读不完,没买;纯专业性的论著,我读不懂,买了也无用。除此之外,竺先生还写过不少科普性质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日记,有许多篇就是雅正、优美、科学的散文,我能读懂而且喜欢读。不仅是科普性质的文章,竺先生在撰写科考报告和学术论文时逻辑严密,言辞优美,特别能吸引读者。由此我想到教育的代际和鸿沟:竺先生这一代科学家既在专业领域里有高深的造诣,又有深厚的文史修养,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会贯通的全才。我读他的日记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生活情趣;他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又在人间社会体味自然,这是同时具有科学价值和文学意趣的日记体散文。

去年,极端天气频发,河南、安徽等地暴雨成灾,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损失。去年夏天看新闻,我主要关注河南的天气和阿富汗的局势。每天看天气预报,使我不由得想起竺先生,因为他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这篇论文发表于1916年的《科学》杂志。打开《竺可桢文集》,选读几篇字数少的文章,其中就包括《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知道这篇名作曾引起历史学界的重视——顾颉刚先生“总其成”二十四史新校注时,就参考了这篇论文。从文章学的角度,我阅读研究他的《论南水北调》,并把这篇论文当作范本。

发表于1959年第四期《地理知识》的《论南水北调》,仅有三千六百字,却全面而通俗地介绍了这个巨大工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部分人都能看懂。

这篇论文共分十段。第一段,开宗明义,南水北调工程是在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由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的。第二段,从我国地表水径流的分布和耕地面积在南北方的失衡比例,表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第三段紧扣上文,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紧迫性,要及早、加快工程的实施,因为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也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四段,竺先生谈到早在汉代,就有齐人建议汉帝从黄河河套地区引水,但没有形成事实。第五段,竺先生从我国的地理特点表明工程的难度。虽然难度大,但有优越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第六段,竺先生着力回答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疑问: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对南方会不会有影响?竺先生回答:“受损不大,受益不小。”第七段,竺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联系本职,认为这个工程会带动中国科学院各部门的工作,还能使我国的科研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第八段,竺先生提出这个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九段,竺先生号召全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遵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协同作战。当年,“系统论”理论还未提出,但竺先生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考已经有系统论的思想。最后一段,竺先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几个考察队正在西北地区开展的工作。

《论南水北调》谈论的是宏大的水利工程,但竺先生只用三千六百字就把这个工程说清楚了,文字通俗,又是科学的语言。

去年北京的降水量也大,有报道称北京地下水的水位上升了,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的蓄水量也超过往年,这着实让人欣喜。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遭受暴雨袭击的中原大地,如今是个什么情况?灾后重建的进度又如何?

“南水”已经进京,我们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我从文章学的角度读《论南水北调》,谨向竺先生鞠躬,向当年参与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致敬!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