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塘·苗基岭

2024-04-09 02:13:45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大雪塘·苗基岭

大雪塘·苗基岭

□映月河文/图

西岭雪山的大雪塘,又名苗基岭,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不化,距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是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最高峰,也是世界超千万人口大城市中海拔最高的雪山,称为“成都第一峰”。

西岭雪山位于大邑县境西北部,是成都市与雅安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地5县(大邑、崇州、芦山、宝兴、汶川)交界处,景区总面积近500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雪山森林旅游景区。这里海拔从1000米多至5000多米区域,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建设中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

从中国山脉体系来看,西岭雪山坐落于横断山脉东北部、邛崃山脉南段、成都平原西面,西岭雪山主峰的原名叫大雪塘又叫苗基岭,属于成都平原到川西北高原、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什么一个地方两个地名呢?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大雪塘与苗基岭混淆在一起。大雪塘的主峰有人称大雪塘,有人称大雪峰,还有人称苗基岭,实际上称大雪峰更为准确。真正的大雪塘则是指大雪峰下海拔4800米左右的半山处,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天然的山塘,只因处于雪线之上,晴天时积雪会消融一些,到了雨天又会有新的积雪覆盖,这就成为终年装满积雪的偌大的山塘。一个是山峰,一个是山塘,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词。但是,民间一直以来把“大雪峰”当成了“大雪塘”,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而不好更改了。讲清楚了大雪塘的形成,但“苗基岭”的出处又何在呢?

清乾隆版《大邑县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大邑旧志中的第一部,由清乾隆年间县令宋载纂修的《大邑县志·山川》中,列举了包括雾中山、鹤鸣山在内的县境大大小小山名共49座,却没有出现“大雪塘、大雪峰、苗基岭”这一海拔最高的山名。清光绪年间《大邑县志》记载:“大雪塘冬季积雪如银,周围可数百里,三面皆立壁千仞,唯一面岛道可蜿蜒至山顶”,这里出现了“大雪塘”却没有出现“大雪峰、苗基岭”。民国版《大邑县志》在《地理志·山脉》中表述:“大邑山脉,当以北区为正脉……正脉由大雪塘、小雪塘南行……”,出现了“大雪塘”,没有“大雪峰、苗基岭”。1992年版《大邑县志·自然地理篇·地势》中表述:“(县境)西北最高处为双河乡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该志第三篇《自然地理·山脉》中提到:“邛崃山自北向南,经四姑娘山、巴郎山,在二十四凼东南处分支入大邑境。县境山脉分为三支:一支为南北向山脉,一支为东南向山脉,一支为东北向山脉……东北向山脉,东起二十四凼,经大雪峰(苗基岭)、羊子岭、大尖峰东南处入崇庆县(今崇州市)境,为大邑县与汶川县界山。”大雪峰即“大雪塘”,芦山、宝兴一带当地人至今仍称大雪峰。在互联网百度搜索“卫星地图”,几个版本的地图对西岭雪山主峰的地名标注,有“大雪塘”的,有“苗基岭”的,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知其然,理应知其所以然。笔者出生在西岭雪山脚下,住家的院坝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大雪塘,特别是夏日雨后晴天的大雪塘,完全是万山翠绿中的一顶雪帽,虽然自己是目睹着大雪塘、听着老一辈人讲述着大雪塘的神奇故事长大的,但始终没有“苗基岭”一词的一丝记忆。为了弄清楚“大雪塘”与“苗基岭”是怎么回事,笔者专程走访了西岭雪山脚下的众多当地人,包括那些八九十岁、年轻时候曾在大雪塘、羊子岭一带采挖贝母药材的老者,人人都熟知“大雪塘”,包括当年走遍西岭雪山地区三地五县收集西岭山歌资料、把西岭山歌成功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张道深老先生,却没有人知道“苗基岭”这个词。笔者专访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成为县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站的专职巡山队几任队长。几十年来,他们每年都要组织巡山队巡山多次,最远处是走进雪山无人区,经过大雪塘、羊子岭半山一带,他们对大雪塘又称“苗基岭”一事毫不知晓。

看来,探寻大雪塘又称“苗基岭”的话题,只得另寻路径了。

西岭雪山孕育了䢺江河。䢺江河发源于西岭雪山前山北沙岗下,全长100余里,流域面积四五百平方公里,是大邑的母亲河,因此西岭雪山前山的大飞水原始森林旅游沿线,又称“古䢺源头”。

史料记载,䢺江河上游西岭雪山脚下的大飞水、两河口、打索场、天车坡等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随古蜀国的兴起而兴旺起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了汉、藏、羌3个民族杂居的地方,虽以汉族为主但又融合了藏、羌两个民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西岭雪山地区这一支䢺人,因人口逐渐增多、不断崛起而形成部落䢺国。䢺人与外界的交流增多,部落人口开始向江河中游地区不断迁徙,最后在几十里外地势开阔、物产丰富的䢺江河中游的䢺坝,形成了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今天的䢺江古镇便是历史上䢺国的部落都城。约2万人口的部落小国䢺国,在正式形成约300年后到了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蜀地“天府之国”后来就成为了秦王朝的粮仓,蜀国改为蜀郡。䢺国这支部落小国在华夏大统一的形势下,融合到强大的汉民族大家庭中。

“䢺”字的繁体“耒、昔、阝”三字合一的写法:“耒”的读音[lěi],解释是古代耕种用的简单农具。“昔”读音[xī],解释是“往昔、从前”、“干肉、陈肉”等意。“阝”的读音[fǔ],同“阜”时本义是土山,同“邑”时本义是国家。当用作汉字的右偏旁时,一般与高坡、深谷、山地有关,或者与地名有关。这个复杂的左中右结构的汉字,融合了“象形、会意”的构成原理,也充分说明西岭雪山地区这个特有的“䢺”字的来历非凡。“䢺”字的解释就是“䢺江”,河流名,它与江河流域在历史上形成的䢺人及䢺国部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䢺”,这是大邑唯一的地方字,体现了厚重的地方历史文化色彩,见证着一个古老的刀耕火种游猎民族的兴衰,讲述着一个悠远的历史故事。

西岭雪山地区本来就是汉、藏、羌3个民族融合而成,但由于羌人的强势进入,加之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羌族文化与羌人的习俗慢慢在䢺人中占了上风。因而,这里表面上虽是汉民族人的民俗文化,实则更多地体现了羌民族文化特色。如今,西岭雪山地区仍然有依山而建的虚脚楼,就是羌族人的吊脚楼,吊脚楼是羌族人的一大发明和羌族居住区普遍的一种房屋建筑,今天却成为西岭雪山特有的一道风景。西岭雪山有一道特色美食“雪山老腊肉”,其实也是羌族人的风干肉、风吹肉演变而来。在字的繁体字中有个“昔”,而“昔”字有一种解读就是“干肉、陈旧的肉”,说明羌人到西岭雪山后在继承喜食盐渍风干的“干肉、陈旧的肉”的基础上,又因地制宜将这种肉烟熏而成,陈年不腐坏便于存放。如今,当地的百姓在着装、服饰上仍然存留着穿土布长衫,包头巾、拴围腰、缠绑腿等羌族朴素的古风,过去男子汉上山烧树碱、挖药、狩猎或者背运重物时,都要披蓑衣或穿“棕褂子”的习俗,偶尔还能够见到。

西岭雪山西面的夹金山下、青衣江源头,属于雅安市的宝兴县有个硗碛(标准读音[qiaoqi],当地人读音[yaoji])乡,是一个面积800多平方公里、仅有5000多人口的少数民族藏族乡。“硗碛”本为当地藏语“夷基”的译音,大意为“很高的地方”。清乾隆初年所修的《雅州府志》中记作“尧碛”,后来人们渐渐写作“硗碛”。硗碛藏族乡政府所在地海拔2500米,四面皆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

从地图上看,夹金山往东跨东河,便是五道牛场、二十四凼、大雪塘、羊子岭、九架棚等东北至西向南海拔4000至5000米的山峰,与北面北南向的四姑娘山形成不规则的丁字形布局。就在这些山峰相连的半山腰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草地带,历史上一直有一条从硗碛乡往东经大雪塘、羊子岭下,拐南直下大尖峰、小尖峰、三道坪、火烧营到大邑的打索场或到崇州万担坪的山路,老一辈山里人中不少人走过这条山路,单边行程四五天。另外还有一条山路,从大邑的打索场、崇州的万担坪,经火烧营、三道坪、小尖峰、大尖峰拐往东北方向走全凉山,去往汶川县的三江口(三江镇),这条山路相比往硗碛方面的山路要近一些,也有三天路程。解放前,通过这条山路,大邑、崇州与汶川三地汉、藏通婚的家庭有很多例,而往西去往硗碛至小金县及阿坝藏区通商也大有人在,传说三道坪下面类似于平坝“腰店子”的“四城门”景观,就是历史上人们来往硗碛、三江口时留下的。

由于海拔3500米至4500米之间为高山多年草甸草坡、草料丰盛的特殊环境,硗碛乡的畜牧业兴旺,当地人大多沿袭放养牦牛为生的生活,而且放养牦牛的数量较大,到了现在也保持着年出栏六七千头、存栏二三万头的水平,以至于拥有十四五万亩可利用草地,仍然不能满足现状。“牛比人多”是藏乡的一大特色,境内有“一道牛棚、二道牛棚……五道牛棚”的地名,更能够说明问题。如此一来,硗碛乡往东数十公里的大雪塘、羊子岭下,那长达几十公里的宽阔草坡带,就成了硗碛人的天然牧场。成百上千的牦牛,整年在那里悠闲地啃着密实茂盛的青草,每年到了十月大雪封山前,那些膘肥体壮该出栏的牦牛则被主人翻山越岭赶回硗碛,每头牛变成上万元的大把大把钞票,过去与现在年年如此。

西岭雪山有方圆数百公里的无人区,行政区域上虽说是大邑县的版图,但山高路远、鞭长莫及,大雪塘、羊子岭一带宽阔的草山却一直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硗碛人利用。但到了夏天的六七月,正是名贵中药材川贝母采挖季节,过去西岭雪山周围三地五县的山里人都要集中到这里采挖贝母,规模可达四五百人,时间长达1个多月,这时的草山便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而且,大雪塘东侧半山处的高山海子“红猪池”景观的神奇传说,讲述的就是挖药人的故事。如今,西岭雪山成为国家级景区和大熊猫保护区,雪山东南面的大邑、崇州的人已不再上山挖药,但硗碛人除了在草山放牧外,还兼有采挖贝母的习惯。

行政区域的划分上至国界下至县乡分界,大都以山脉、江河为界,这是常理。大雪塘前山东西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红石尖至戏子岩山脉,是䢺江河流域与黑水河流域的分水岭。䢺江河流域归大邑所辖理所当然,但黑水河流域数百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仍归大邑所辖,有些出人意料。民间有一个传说佐证了这个“出人意料”,而且在西岭雪山下西岭镇(旧称两河口)当地,大多数老者都能够讲述这个传说故事——

历史上,西岭雪山黑水河流域数百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包括大雪塘、羊子岭一带的草山、贝母山,一直为芦山或宝兴姓姚的大户人家和大邑两河口姓郑的大户人家共同拥有,凡上草山采挖贝母的山里人都得由姚、郑两家统一管理、坐抽“山底子”,“山底子”就是所挖贝母的两成归姚郑两家所得,单日归姚家、双日归郑家。这一年,大邑两河口姓郑的大户人家率众挖药人到贝母山挖药,姚郑两家除每天管理挖药队伍外,闲得无聊就打牌赌博,输赢多少都不在乎。一季挖药结束“收山”时,姚郑两家决定最后来一盘豪赌过瘾,赌注就是谁输了谁把整个雪山的所有权全部让归对方,结果姚家输、郑家赢。下山后,姚郑两家通过官府写下地契,而且在黄水河与黑水河合河处中嘴这个地方立下界碑,刻入地契主要内容。从此,姚郑两家信守契约、世代友好,共同管理雪山,而且还成为儿女亲家。

联想到走访求证“大雪塘又称苗基岭”课题时,当地人都把“庙基坪”误认为“苗基岭”,这是怎么一回事?庙基坪位于西岭雪山白沙岗,也就是今天的日月坪,海拔3250米。

21世纪初,西岭后山的高山滑雪场建成,从滑雪场乘索道上山至终点站便是日月坪,因这里早晚经常太阳与月亮同时挂在天上、“日月同辉”而得名。日月坪至阴阳界、红石尖三四公里的白沙岗旅游路线,是游览西岭雪山原始森林和高山自然景观的核心景区,西边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北面的“蜀山之后”四姑娘山与“蜀山王子”大雪塘同框,巍峨雪山遥相辉映、令人震撼,东面戏子岩形如雄狮、雄伟壮观,南面成都平原一马平川、田畴阡陌。

庙基坪的由来与一则神话故事有关。相传,西岭雪山有一位白沙仙子,从四城门迁到白沙岗修建了庙宇,在此修行多年,后因一场大火毁了庙宇,白沙仙子离开雪山去了鹤鸣仙山,仅留下庙基。庙基坪与大雪塘的苗基岭,实则没有丝毫关系。

从史料分析,大邑留存最早的县志清乾隆版《大邑县志》里,既没有大雪塘也没有苗基岭地名;清光绪版《大邑县志》里,出现了大雪塘却没有苗基岭地名;民国版《大邑县志》里,有大雪塘、小雪塘,没有苗基岭;1992年版《大邑县志》里,既有大雪塘又有苗基岭;如今,互联网几个版本的“卫星地图”,有的是大雪塘、有的是苗基岭。也就是说,从1992年的地方志才出现了苗基岭地名。查阅1992年的地方志,这部志书从1981年开始编纂到1993年才出版,历时10余年、四次更换编委会成员和编写人员,200多人参与编纂。为了考证“苗基岭”之出处,笔者又把一线希望寄托在这部志书上。

去县档案馆了解到,现职人员都没有参与过当年的编纂工作,对“苗基岭”如何进入县志,一无所知;之后,登门拜访了其中一位当年在县档案局工作、如今92岁高龄的老者,遗憾的是他并不知晓苗基岭入县志的出处。他把该志全体编纂名单看了一遍,摇着头说大部分骨干编纂人员都不在世了。最后,通过熟人拜访了当年为县政协副主席、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大邑文史专家、百岁老人魏老先生,遗憾的是他已神志不清仅说了句“不知道”。

关于“大雪塘又称苗基岭”之话题,就苗基岭的出处是费尽周折仍然没有解,只能推测应该与藏文化有关。一方面,宝兴硗碛的藏族人千百年来一直在大雪塘、羊子岭一带草山放牧,而西岭前山的人却很难涉足这个地方。山民历史上就有把雪山当成神山敬仰的传统,不排除把西岭雪山当成神山,称其为苗基岭;再一方面,在当地那个姚郑两家雪山豪赌定输赢的传说中,西岭雪山西面的姚家会不会是苗家,后来在口口相传中变成了姚家?如是苗家的话,曾经在大雪塘的某个地方建立过庙宇,后来就称苗基岭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