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 | 培养学生1万余人!淄博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250余个

2023-05-09 16:31:34 - 淄博发布

转自:淄博发布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本。今年以来,淄博各有关部门聚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提效争先”,不断增强全市科技创新能级。淄博市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下一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上“提效争先”有什么打算?5月9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三提三争’践承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李效同对此进行了解答。

李效同介绍,近年来,淄博市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驱动,深入实施科教赋能行动,不断创新人才教养模式,全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将产教融合赋能创新发展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教育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出台《淄博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切实保障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设布局与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建设等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在省内率先实施校城融合战略,市财政每年提供专项资金,搭建校城精准有效对接平台,解决企业难题。印发《关于深化校企合作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引导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专精特新”校企现实需求,与各级“专精特新”类企业合作数达上百家,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250余个,培养学生1万余人。

全面推动专业调整优化

出台《驻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紧密对接城市转型发展需求,全面加强专业设置市级统筹,引导驻淄院校增设一批新兴专业,优化一批地方特色专业,调整一批应用服务型专业,培育一批校企合作专业,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遴选山东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淄博职业学院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等40个品牌专业重点建设,每个专业项目财政分别支持资金50-400万元。实施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重点打造20个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40个中职特色化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校校有特色”。

积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育新路径

建立37个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首批认定20个市级现代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市域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互融共生、一体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4所院校、4个专业和企业入选2022年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认定17个市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形成科学有效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

全面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全市认定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27家,培育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2家。其中,投资21.1亿元建成的淄博市共享性大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实施“学校+基地+企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体新模式,实现年均6万人次技能人才实训实践教学;投资近20亿元建成的青科大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同时容纳4000名学生入驻实习实训。

下一步,为更好推动淄博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提效争先”,淄博市教育局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淄博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措施,全力提升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淄博“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提供坚强教育支撑。

统筹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把产教融合摆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优化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与地方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聚集区集中。

深化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经常性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对话协商机制,搭建“市场引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校企双主体实施”合作机制,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落实“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全面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

以适应产业需求为导向,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待遇、职称评聘、校企合作、教师招聘等方面,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建立区域共享的兼职教师库,畅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教师到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或技师,夯实师资基础,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莉莉通讯员高艳蕊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