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碳”认证,好做法还需扶一把

2024-05-09 06:25:00 - 南京日报

我市多家农业企业试水碳足迹认证、零碳认证,减碳同时助企业增收——

农产品“碳”认证,好做法还需扶一把

农产品“碳”认证,好做法还需扶一把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进入5月,“草莓季”接近尾声,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盘了盘这一季的收成,不禁喜上眉梢。“这一季极端天气多,导致草莓产量有所下降,但销售额同比去年却足足增长了30%,达到5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他笑着说,去年底,公司获颁国内首张SGS水果行业碳足迹认证证书,为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几年,随着“绿色低碳”“减污降碳”等理念深入人心,农产品碳足迹、零碳认证等也日渐火爆。这些“碳”认证究竟是玩噱头还是真有用?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企业探索:“一增一减”助推“净零排放”

4月29日上午,在溧水金色庄园草莓基地的一间大棚内,一颗颗红润饱满的草莓挂满枝头,走近一看,绿色的藤蔓间竟藏着一根细细的白色软管。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根软管并非用于灌溉,而是用来“供气”的。

“我们供应的是二氧化碳。”南京金色庄园公司副总经理吴英强向记者解释,草莓生长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980ppm,但空气中实际只含有280ppm,“显然它是‘吃不饱’的,我们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将基地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通过软管给草莓施用气肥,可使草莓叶片明显增厚,叶色浓绿,果个增大,理论上可增产20%。金色庄园通过2年多摸索实践,已实现草莓亩产增加10%以上。”

除了增施气肥,金色庄园还注重减用化肥,通过有机肥代替化学肥料,通过黄蓝板、捕食螨、性诱剂等物理防治减少害虫基数,同时利用生物有机肥和玉米秸秆轮作的方式改良土壤质量,增强土壤有机质和固碳效果,达成接近“零排放”的目标。

“每年每亩地我们会补充起码1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金色庄园生产技术中心总监李德富介绍,在施用等量氮素的情况下,有机肥料产生的氧化亚氮(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化肥产生的排放量最多可以减少50%,同时土壤有机质增加可提升碳吸收量。近三年来,金色庄园共计减少了40%的化学农药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0%以上,pH值稳定在6—7之间。

为何认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在接近“零排放”的基础上,去年溧水金色庄园草莓园正式启动碳足迹认证计划。SGS作为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围绕企业产品原材料使用量、运输和种植阶段能源资源消耗等信息,对产品范围内周期数据识别、监测、采集、核定,量化评价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活动数据,精确计算出金色庄园生产1吨草莓的产品碳足迹为1.619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个数据远低于全球平均测算数据2.94吨,领先于全球72%的企业。”吴英强表示,碳足迹是衡量产品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对比国外企业,金色庄园草莓测算数据优势突出,这有助于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让产品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市场认可,同时也能反向激励企业进一步发掘节能减排潜力,优化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和碳足迹认证类似,零碳认证这两年也很“火”。南京白龙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普朗克科贸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是全国首批获得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我们的蓝莓和茶叶均获得首批‘零碳认证’。”南京白龙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进介绍,通过使用有机肥和对秸秆、树枝、杂草等进行堆肥循环利用,2000亩土地一年可固碳约150多吨。

零碳农产品认证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了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还有力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经核算,发证半年后,首批企业零碳有机蔬菜销售额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在14%至66%之间。

目前难点:缺乏统一标准和认证制度

当前,农业活动已成为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领域减排固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零碳认证、碳足迹认证依据“零碳管理+减碳技术+运营绩效”的认证评价体系,有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全面实现。“开展零碳认证和碳足迹认证可以促使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开展‘碳’认证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会促使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方式,提高减排效能。”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城乡建设发展中心院长、谷里“零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负责人王豪勇表示。此外,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低碳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在国际贸易、供应链采购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农产品“碳”认证多是企业自发行为,因国家层面缺乏统一标准和认证制度,社会接受度并不高。“身边的不少企业家和消费者还不太了解这些,参与认证的主动性不强。”王豪勇说,相比工业品,农产品的碳排放更难准确计算,因此更需要在产品层面有序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统一制定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同时在组织、服务等层面逐步建立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

在帮助农业企业进行认证的过程中,南京国环农产品碳认证负责人郭汝清发现,常常有企业因认证费用“望而却步”。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可加强政策支持,立足绿色有机农业资源禀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支持政策,支持零碳农产品生产和认证,构筑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新格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