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酒精依赖症

2024-06-09 07:02:45 - 南宁日报

饮酒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伤残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酒与超过60种疾病有关,如口腔癌、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出血以及出生缺陷等。饮酒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如意外伤害、家庭暴力、严重人际关系冲突、失业/失学、休工/休学、抑郁、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等。

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有多样,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中枢抑制作用。乙醇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人对酒精的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敏感性不一样。一般来说,饮酒量或血液内酒精浓度不同,其抑制程度及范围也不同,大多数人饮酒后的表现遵循先兴奋继而抑制,但也有少数人饮酒后即表现为抑制状态。饮酒量过大可使抑制作用造成延髓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损害,引起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抗焦虑、欣快和依赖效应。“一醉解千愁”是有道理的,因为酒有抗焦虑作用,还可以作用在大脑的欣快效应和犒赏系统上,但是长期作用可引起耐受、精神及躯体依赖性,导致人们“愁更愁”。

神经毒性作用。酒精对大脑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长期饮酒可引起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甚至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体内过量的酒精不能及时、完全代谢消除时,易产生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质反应,导致生物膜结构破坏,引起膜结构功能障碍。而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耗氧量最高,故最易受到损伤。酒精代谢产物能与脑组织中的卵磷脂结合,沉积于脑组织,造成神经细胞的直接损害。另外,长期饮酒者饮食减少导致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维生素C、E等天然抗氧化物质缺乏,导致机体抗氧化代偿能力降低,维生素B缺乏、糖代谢障碍、神经组织供能物质缺乏,表现出中枢神经及周围经发生脱髓鞘及轴索变性改变。酒精神经毒性作用和维生素B1缺乏均可降低神经元活动,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造成学习记忆损害,严重时可发展成痴呆。

大量饮酒会导致多种问题产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主要是维生素(维生素B1、叶酸、烟酸和维生素B12)、蛋白质(血清白蛋白)、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体内脂肪氧化受阻,大量脂肪酸以及中性脂肪积蓄、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损害肝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酒精相关障碍是指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发生精神症状的一组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酒滥用与酒依赖。酒依赖是一种成瘾性疾病,在医学上称为酒精依赖综合征。如果人长期、反复、持续地饮酒,导致对酒精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会对酒产生强烈的迫切的需求,一旦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将出现心理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如急性酒精中毒、酒精阶段综合征、震颤谵妄、酒精戒断性癫痫发作、Wernicke脑病等。

如何戒酒呢?

当身体出现以上病症,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任何疾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对于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就需要社会心理干预。社会心理干预包括一系列非药物的干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影响患者酒精或其他成瘾物质滥用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对个体心理行为及家庭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的干预。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认知、情绪或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而对社会的干预主要针对家庭、社区或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干预应该相互结合。社会心理干预多源于社会学习理论,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可激发患者治疗动机,动员各种资源来影响与患者饮酒相关的认知、行为及社会环境。

酒依赖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停酒以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包括各种躯体症状(如血压高、心动过速、手抖、出汗、肝功能异常、维生素缺乏、贫血、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易激惹、对酒精的渴望),此阶段治疗至少需要两周以上;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再次饮酒的风险,包括药物治疗、各种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

(作者系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