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财学子“偶遇”非遗,为石阡木偶戏注入青春力量

2024-06-09 13:36:42 - 多彩贵州网

木偶戏,趋于汉,兴于唐宋,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

因脍炙人口的历史剧目、潇洒自如的木偶动作及具观赏性、艺术性等特点,在清乾隆时期,木偶戏在铜仁市石阡县盛行。石阡木偶戏也成为当地特色的民间傀儡戏曲剧种。

2023年夏天,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大二年级学生陈秋悦在一次旅行途中第一次了解了石阡木偶戏。这次“偶遇”引发了陈秋悦对石阡木偶戏的兴趣,也成为了“偶”遇黔途团队组建的开始。

贵财学子“偶遇”非遗,为石阡木偶戏注入青春力量

“我在当地非遗博物馆看到了石阡木偶戏的视频。表演者一手执杖头,控制木偶的五官和头部,一手执控制木偶两手的木杆,让四肢做出各种动作,将木偶表现得栩栩如生。”陈秋悦说。

为了深入了解石阡木偶戏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她先找到石阡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饶世光,亲眼观赏了一出完整的石阡木偶戏。

“我从九岁就跟着父亲学习木偶戏,亲眼见证了木偶戏的兴衰。”得知“00后”大学生对木偶戏感兴趣,饶世光详细向陈秋悦介绍说,石阡木偶戏就是在石阡口头传播的“历史”,也是宋元时期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唯一遗存。2006年5月,石阡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发展过程中,石阡木偶戏却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困境。

“老一辈逐渐退出舞台,年轻一代忙于生计,传承人越来越少了。”饶世光说,缺乏年轻一代的关注,是石阡木偶戏等非遗遭受市场冷落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贵财学子“偶遇”非遗,为石阡木偶戏注入青春力量

怎么样才能让石阡木偶戏“活”起来?成为了陈秋悦心里萦绕不开的问题。

回到学校后,陈秋悦不断和同学交流,在校内各学院宣传。最终,8名志同道合的贵财学子走到一起,组成了“偶”遇黔途团队。“我们希望能利用自身所学和最新的技术,助力石阡木偶戏传承与创新。”

“团队正在石阡木偶戏县级传承人饶泽华的指导下,依托花木兰的形象进行剧目改编工作。同时,团队也在研究木偶杖头、结构零件、衣物扮相等制作标准,希望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木偶戏班的经济压力。”团队指导老师、贵州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学建设科副科长柯伟瀚告诉记者,目前,石阡木偶戏中所用木偶制作成本高达2万元,给木偶戏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如果可以标准化生产木偶的各个零部件,再通过组装的形式制作木偶,每个木偶的制作成本可以降低至2000元以下。”陈秋悦说。

除了降低木偶制作成本外,“偶”遇黔途团队还从人物形象设计、剧本改编、数字化呈现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够使石阡木偶戏更加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并计划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多维度融合投影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目前,我们已与贵州一家企业达成演出合作意向。接下来,我们将排演拍摄经创作改编的木偶戏,积极探索现代技术的应用,吸引更多人关注石阡木偶戏。”陈秋悦说。

本网记者:熊茜雯通讯员陈亮宏

一审:罗亚楠邵梦洋

二审:李柏杉熊 莺

三审:李 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