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奇专栏|兵法笔记:虚实篇
来源:蒙格斯报告
虚实篇是《孙子兵法》一般作战原则的总结。无论是战前的谋划,速战速决的作战要求,进攻方式的谋划,还是军事力量的部署,战前的造势等,最终还要落实上两军对垒时的避实击虚,即打胜仗上。
虚,指空虚,兵力分散、薄弱。虚分客观存在的虚和主观故意的虚。客观的虚,包括空虚、匮乏、无;空隙、破绽、漏洞、失误;虚弱;等。谋略上表现出来的虚,故意装出来的虚,即外虚内实,目的是诱敌深入、或者惑敌放松防备。
实,指充实,兵力集中、强大。实指军事力量的坚实,有时也指谋略上的实,比如以实示敌,故意装出来的强大,集中兵力,示威屈敌。
虚与实相比较而存在。《孙子兵法》势篇讲得很清楚,“以碫投卵”,实是石头,虚是鸡蛋,敌我双方的实力差别悬殊,相当于石头和鸡蛋之间坚硬程度的差别,才能称一方为实,一方为虚。
虚与实相互包含。兵无万全,求万全者无一全,所以,排兵布阵,往往是虚实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既相互包含,它们之间就可相互转化。虚可转化为实,实可转化为虚,需要的只是时间。
战场上的排兵布阵,战场指挥的奇正之变,即前篇所谓的形、势,目的就是要促成敌我双方的虚实变化,为我方实现以实击虚创造机会。
所以,孙子所谓的“胜可知”,指的是知虚实。孙子所谓的“胜可为”,指的是做到避实击虚。
虚实篇讲如何掌握战场主动权,从而调动敌军,确保我方接敌时兵力上的优势,以达到以实击虚的战场效果。
【原文】孙子曰,凡先处1战地而待敌者佚2,后处战地而趋战3者劳4。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5。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6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7其所之也。
【译】孙子说,凡是先到达战场上等待敌军到来的军队是从容、主动的,而后来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军队则是疲劳、被动的。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主将,(总是抢先掌握主动以)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能够调动敌人钻入我方设下的圈套,是以利引诱的结果。能够使敌人不能到达我方不想让他去的地方,是以害威胁的结果。利用利诱害阻的手段可以做到:如果敌人正在安逸地休整,可以迫使他们到处移动,令其疲劳;如果敌人给养充分,可以想办法让他们失去供养,令其饥饿;如果敌人驻扎安稳,可以想办法调动他们离开。
出击敌人没有办法救援的地方,奔袭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军队行军千里而不疲劳,是因为行进在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成功,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没有留意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固若金汤,是因为防守在敌人必然要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怎样进攻。微妙啊,微妙到敌人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啊,神奇到敌人听不到一丝消息。就这样,(我方)便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进攻的方向是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后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跟上。所以,我若求战,敌人即便坚守深沟高垒,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进攻的是敌人必救的地方;我若不想交战,即便是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是因为在我的诱骗下,敌人将进攻方向指向了别处。
【注】
1.处:到达,占据。
2.佚:同“逸”。从容、占据主动。
3.趋战:趋,疾行,奔赴。经过长途跋涉后仓促应战。
4.劳:疲劳,被动。
5.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他人而不被他人调动。
6.冲:攻击。
7.乖:违背,背离,指反向牵制。
【记】首先是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然后才有可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调动敌人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利诱,一个是害阻。如果调动敌人到我想让他到达的地方,就用利来引诱他;如果想让敌人停留在特定的地点不敢轻举妄动,就用害来恐吓他。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将李靖讨论用兵之法。李世民讲,我看过很多兵书,没有超过《孙子兵法》的,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没有超过“虚实篇”的,用兵识虚实之势者,没有不获胜的。李靖接着说,孙子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李靖的意思是讲,《孙子兵法》,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切兵法战策,都是围绕着“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总原则展开的。
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这是战场取胜的规律,用兵的要则。如果失去了战场主动权,用毛泽东的说法,就是“等于被打败、被消灭”。博福尔《战略入门》讲,战略手段的选择和作战指导的试金石是行动自由,战略的实质就是对行动自由的争夺,战略的基础就是确保自己的行动自由,一切行动的最终目标都是行动自由。“保持行动自由”这一战略术语,大意是,在战场决斗时,双方都会采取针锋相对的准备动作,彼此之间必将发生冲突。哪一方能阻止对方的动作,使自己的动作达到目的,哪一方将获胜。作战的一方企图保持自己方面的行动自由,同时不让对方有行动自由,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是调动他人,“不致于人”是自己始终掌握主动权。首先要“不致于人”,然后再“致人”。这与孙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是一致的。在作战中首先要做到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捕捉战机战胜敌人,将“战与不战”的选择权掌握在我方手中。
以逸待劳,是掌握战场主动权前提。做到以逸待劳关键在“先”。先到者可占先机、从容主动,后至者则要仓促应战、疲惫被动。这是以有准备对无准备、以我之士气高涨对敌士气低落、以我之精力充沛对敌筋疲力尽,从而牢牢将战场主动权握于我手,为战争赢得主动,为胜利打下基础。特别是在冷兵器战争期间,先到者可以抢占有利地形,从而把战争演变为攻防战,扭转战场态势。
宫本武藏《五轮书》中记载了三种掌握先机的方法,即“三先”。一是先发制人;二是示弱于敌,待敌松懈之时猝然发起攻击;三是在对抗状态下察敌意图,向反方向牵制,从而取得战场主动权。“三先”在心理上都是主动强攻。
调动敌人有两种手段:利和害,以利诱敌,以害阻敌。给敌方示以好处,采用利诱法,让其主动上钩;采用恐吓、胁迫等办法,让敌方不敢做、不能做其想做的事情;限制敌方的行动自由。“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怎么能使敌人不舒服,就怎么办。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孙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利用伪装和假象迷惑敌人,让其摸不着头脑。“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乘虚而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攻其所必救也。”理想的进攻目标,是指那种既是敌兵力防守薄弱的地方,同时又是关系敌全局的要害之处。攻击薄弱而非要害之处,敌方不一定会理睬,胜利也没有太大价值;攻击要害而非薄弱之处,敌方有大量兵力严防,攻击也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只有攻击既是敌方布防薄弱又关乎其全局的要害之处,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调动敌军,达到劳敌、疲敌、陷敌于被动的目的。所以,那些敌方布防薄弱的要害之地,是战场制胜的枢纽之地,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关节点位。一般而言,在这种关键的点位上,敌方不可能布防薄弱。这就需要想办法牵制、调动敌人。一旦敌方不慎,露出破绽,就要立即抓住,动摇、甚至抢占枢纽之地。于我则满盘皆活,于敌则是四顾无睱,从而赢得战场主动权。
致人而不致于人,前提是指挥员能纵览全局。部队的战斗力是有限的,只有取得了战场主动权,才能有效指挥限的战斗力量,达到作战效果。有时候,一些短视的将领,往往只看到眼前的战斗,结果有时是虽然赢得了战斗,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聪明的将领,总是把具体的战斗放在战争的全局去思考、去把握,有时甚至为了取得全局的主动权而放弃了某些战场争斗,也是值得的。一战在即,当谋全局,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的来说,如何致人?一是以利诱之,二是以害阻之,三是消耗敌人,化敌之实为敌之虚,四是抓住时机,乘敌之虚,最重要的就是出人意料,让敌人想不到。五是想办法抢占、控制枢纽要地。如何不致于人?一是隐藏意图。使敌人视不见形,闻不听声。二是敌人怎么不痛快,就怎么来。尽可能向其预期的反方向牵制,不让敌人意图得逞。三是如果无法取得战场主动,就要严防死守,必要时及时脱身,三十六计走为上。
【原文】故形人8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9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译】所以,能采取办法使敌人暴露行迹而隐藏我方真实情况,这样我方就能够集中兵力而敌方不得不分散兵力。我军兵力集中到一处,而敌军兵力分散为十处,则我方在作战地点上就能做到以十倍兵力攻击敌人,从而造成我众敌寡的战斗局面。形成了以众击寡的局面,则与我方直接作战的兵力就少了。
我方所要进攻的地点敌方不知道,敌方所要防守的地方就会更多。敌人需要设防的地方越多,兵力越是分散,则他们与我方接战的兵力就会越少。敌人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会薄弱;敌人防备后面,则前面的兵力就会减少;防备左翼,右翼的兵力就会减少;防备右翼,左翼的兵力就会减少;处处防备,则处处的兵力都很薄弱。兵力少,是处处设防的结果;兵力多,是想办法迫使敌人分兵防备的结果。
【注】
8.形人:全面掌握敌方的真实信息。
9.约:少。
【记】在战场上,如果我方能够及时掌握敌方的真实信息,同时使敌人不了解我方信息,这样我就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则我方就能集中兵力(对敌)而敌人不得不分散兵力(防我)。我方兵力集中在一处,而敌方的兵力分散在十处,则我方可以以十敌一,取得兵力上的优势。我方事先不暴露作战方向和意图,敌方必然多方布防,这样必然牵制、分散敌方兵力,从而造成决战点上的兵力对比,我强敌弱、我众敌寡。处于战场被动的情势下,必然分兵多处备战;而处于战场主动的情势下,可以集中兵力攻敌一处。这就是通过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获得战场上的兵力不对称。
我形敌而不使敌形我,故敌有形而我无形。尽量掩藏我方意图,取得战场主动,扰动敌人暴露其作战部署,我方才能够集中重点打击。通过示形诱敌、迷惑敌人,以我专敌分,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实现我以局部优势对敌。历代战例中总体实力弱小一方之所以获胜,客观条件是具备局部的优势和主动权,主观条件是积极地、能动地指向敌人的劣势和薄弱之处。如是,我虽为一小蚁,却有溃敌千里之堤的可能。前清萨尔浒战中,努尔哈赤有句话: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兵事无万全,求万全者,无一全。关键是取得战场上的不对称优势。一般而言,如果将领胸怀全局,就应当知道,作战只有一个重点,而不应有两个或几个以上的重点。要造成战场上的不对称优势,就要反对平均使用兵力。曾国藩说过,国土虽广,力争者不过一处二处。毛泽东说,寸土必争的结果是全土皆失。形成战场上的不对称局面,就要在重点方向集中力量。当然,有重点,但也有其他非重点的次要方向。集中兵力对敌一点,也需要将次要的兵力放在其他方面,箝制敌人,配合重点方向的胜利。次要方向服从重点,但若发现重点选择不当,还可以及时改变重点。谋划战场上不对称优势的原则是,击溃敌人一个团,不如歼灭敌人一个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此方有效果。只有敌我双方力量的不对称,我强敌弱,才是战胜敌人、致胜的根本。
【原文】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10,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11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12。
【译】所以,如果知道交战的时间、地点,就可以跋涉千里而会战。如果不知道交战的时间、地点,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前后左右各军相距)远的有几十里,近的也有几里呢!依我看来,越国的士兵虽多,对决战的胜败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敌人的兵力虽多,可以让他们分散开来、无法集中起来与我决斗。
【注】
10.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表面的意思是知道在何时何地与敌决斗。实际上是通过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到达我方设定的时间地点决斗。
11.度:揣度、推测,看来。
12.无斗:不能参加战斗。意为调动敌人分兵他处,从而无法集中起来与我决斗。
【记】结合上面的讨论,在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要想形成战场决斗时以我之实击敌之虚的有利局面,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利、害)分割、分散敌人兵力,同时需要将我方兵力集中到一起,从而保持战场决斗时的兵力优势,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种战术的实施,需要几个前提。
一是在明确把握敌情的同时,彻底隐藏我方的信息。但是,敌方也会想办法隐藏自己的信息,这就需要采取孙子所讲的“形人”措施,即后面讲的的“策之”、“作之”、“形之”、“角之”等办法。而隐藏我方信息,特别是作战意图,不仅对主将的谋略是个考验,对军队日常的训练、素质等也是考验。
二是作战的主导权(即作战的时间、地点等)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要能够迅速地集中兵力。
【原文】故策之13而知得失之计,作之14而知动静之理,形之15而知死生之地,角之16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17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18,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于形。故其战胜不复19,而应形于无穷。
【译】根据掌握的敌情分析判断敌方的战术安排的优劣,通过挑动敌人来探明敌人的行动规律,通过战场勘察、示形诱敌来摸清战场上的关键位置(弱点之所在),通过小范围的战斗侦察来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所以,通过将示形动敌、诱敌的办法运用到极妙之处,可以让人们看不出丝毫痕迹(完全隐藏我军意图)。这样,就算是有隐藏很深的敌军间谍也无法探明我方虚实,就算是有很高明的谋士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把根据敌情变化取得的胜利摆在大家面前,大家也看不出来我是怎样取得胜利的。人们只知道我是运用何种战法取得的胜利,但他们不知道我是如何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到这些战法的。所以,每次胜利,使用的战法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我在适应敌情变化,在不停地变换战法啊。
【注】
13.策之:策划、筹划,这里指分析判断。
14.作之:开始动作,这里指挑动的意思。
15.形之:指战场佯动,用假象欺骗、引诱敌人。
16.角之:角力,较量,这里指试探性的小范围攻击。
17.形兵:用诡道,以伪装、佯动等手段欺骗敌人。
18.错胜于众:错指“措”,放置的意思。指将胜利摆在众人面前。
19.战胜不复:复是重复。指每次取胜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
【记】这里讲的是,试探敌人、了解敌人的几种办法。策之,是根据各种情况分析判断;作之,是接触敌人、激怒敌人,以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军容整齐;形之,实地勘探地形、敌方军力部署以掌握战场关键所在;角之,是指通过战斗侦察以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真正达到以实击虚的效果,战前还需要多方准备,以策之、作之、形之、角之,探明敌之虚实。
很明显,孙子说的胜之可为,前提在于“知”。知,才可以早做准备,调动敌人,牵制敌人,战场取胜。知,是战争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战争行动的指南和依据,是战争胜利的保障。战争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知”来展开的过程。《孙子兵法》几乎每一篇,都在强调知。因为战争的整个过程,方方面面的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相应地,知,也是一个不断叠加、不断变化、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兵经百言》“智部”“累”篇讲:我可以此制人,即思人亦可以此制我,而设一防;我可以此防人之制,人即可以此防我之制,而增设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又应增设一破彼之破;彼既能破,复设一破乎其所破之破,所破之破既破,而又能固我所破,以塞彼破,而申我破,究不为其所破。递法以生,踵事而进,深乎深乎!
战场上的认知和应变,必然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只有什么时候战斗结束了,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了结。这也说明了,战争中不可能有完全的知。全知,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战场永远都有机会的空间、未知的领域。这也是战斗的魅力所在。
同时,在我方了解、掌握敌方情况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敌方了解、掌握我方的情况。掩藏好我方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不使敌方探知我方虚实。所谓知胜可为,一方面是要知敌,另一方面是不能放任敌知我。如此,我知敌之虚实,敌不知我之虚实,才能牵动敌人,达到以我之实、击敌之虚的目的。战前功夫,也是军队实力和将帅能力的综合体现。
孙子讲的“战胜不复”,我每次取胜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即便我胜了,别人也不知道我是怎么胜的。战场争斗,兵无定法,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没有规则就是唯一的规则。即使兵法有着固定的规原则,比如速战速决,但战场却没有固定的态势。善于用兵的将领,不是机械地照搬兵法,而是巧妙地运用兵法的原则。真正的高手,能根据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表面上看似违背了固定的用兵原则,实际上却是遵循了更为适用的用兵原则,如同韩信背水排阵一般。智慧没有更高,只有善于顺应形势者,为最佳。有知之人,遇事必定应对自如。有知必有智,有智必有勇,有勇必有定。
【原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20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用兵作战的特性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用兵打仗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强、实的地方来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流向低下的地方,用兵打仗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制胜的战术。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采取相应战术取胜的,用兵如神。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个能够长期保持(克制其他的)优势地位。春夏秋冬四季轮流交替,没有哪个季节能够长驻世间、固定不移。昼有长短,月有圆缺。
【注】
20.五行: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先秦时期的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记】兵形象水,多么恰当的譬喻!
我们知道,水在地上流,从来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避开实处流进虚空之地。孙子这里的意思,就是讲用兵之道,要象流水一样。水流以高就下,用兵避实击虚。水无常形,水根据地形变化确定流向;兵无定法,用兵根据敌情变化来调整作战方案。用兵的方向,避实而击虚,避强而攻弱,避治而取乱,避锐而击衰。
所以,兵无定法,如同水无常形。能根据敌人的虚实变化来克敌制胜的,就是用兵如神。曹操在《孙子兵法》此处有注: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
孙子接着讲,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行能够常占优势处于其他之上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没有哪一季是可以固定不移的;白天随着季节变化有长短,月亮随着时间流逝有圆缺。他这段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变化永恒,用兵之法,也没有定法,没有最好的、不变的兵法,要根据永恒的变化,靠无穷的应变,做到战场取胜。
然而,流水靠自然的力量(重力的牵引),就知道哪地儿低、哪地儿有空隙,自然就会流到那里去。而用兵需要指挥,指挥者事先需要知道,敌对方的虚实,然后才可以选择避实击虚。所以,做到兵形象水,关键前提条件还是主动权在手(能够自主决定、行动自由),前提是要看准(洞察知情,知道该向哪个方向用力、用功)。克劳塞维茨说,对于统帅来讲,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计更重要,更为有用。人们常说,事业成败,在人才;人才高下,在见识。见识是行动的开始,是制胜之始,没有比见识更重要的了。
有一文献对兵形象水解释的也挺到位,摘录如下:《刘子》卷八《兵术第四十》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就下;兵之势,避实而击虚,避强而攻弱,避治而取乱,避锐而击衰。故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则兵无成势,水无定形。观形而运奇,随势而应变,反经以为巧,无形以成妙...
总的来讲,《孙子兵法》“虚实篇”,核心是避实击虚。由于物质准备和兵力是既定的、有限的,战场上的时间及空间也是有限定条件的,要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需要做到虚实相济。大原则还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只有我方掌握主动权,我有行动自由,且能限制敌方行动自由,才有可能做到避实击虚。布局造势上的奇正之变,目的也是形成战场上的虚实变化。奇正之变,主动权在我。虚实的形成,由敌我互动共同造成,不是由我事先控制。所以,战场争斗是机会的领域,只有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才有可能抓住战场机会。
虚实是相对的。敌我战场决战,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谁的力量占据明显的优势,谁就为实,另一方则为虚。必须充分考虑,正确估量敌方的情况,才有可能营造避实击虚的局面,取得战场胜利。知敌,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行动的指南和依据。更多的时候,受到兵力、物质条件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我方在战场安排上,虚实相济是常态。虚虚实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战场不得已的常态。
虚实也可以相互转化。虚到极处,可转化为实,宫本武藏说:“万念俱空,是攻敌之一大秘诀”。实到极处,反而会有可乘之虚。有时,对手的优点、实处,在不同环境下可能会转换成理想的攻击点。这是因为对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弱点,并积极预防和补救,却对自己的优点、实处相对大意和自负。因此,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加以利用,常常可以出奇制胜。做好虚实转化的准备,需要在兵力部署上留有余地,手握余奇。虚实相济,方能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避实击虚,刘伯承讲,一是要了解敌方指挥官的特点,多疑者想办法使之更加狐疑,寡断者想办法使之更加犹豫。二是虚要虚的合理,要虚中有实,切忌虚而虚之的冒险主义。三是以弱对强,先示之以弱,采取后发制人策略,等待找到敌人破绽之后,再出奇兵痛击之。四是实中有虚,行动要特别注意伪装,使敌人难以预料,难以识破。一般先给敌人以甜头,诱敌深入,才好关门打狗。五是虚和实是辩证的、变化的。因此,将领要聪明、多谋善断、灵活主动,才能正确掌握虚实之要,巧妙运用。战斗之先,详细察明敌人军队的布势,哪里是力量薄弱(虚)的地方,哪里是力量坚强(实)的地方。在作战中要主动避开坚强的地方,去攻击薄弱的地方。此外,我方要虚张声势迷惑、引诱敌人,诱使其分散兵力,将兵力部署在没有用的地方。选择的攻击目标,一般是部队的接合部、阵地的侧背或突出部,特别注意寻找其指挥机关,打碎其首脑,收效特大。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法,是在我弱敌强条件下典型的避实击虚。“游”用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用以发扬自己的特长,避开敌人的特长。该出虚的时候,用实就会形成浪费和消耗;该出实的地方,用虚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刘伯承总结了“以弱耗强,以强灭弱;以散耗集,以集灭散”的十六字要诀,大意是,用我们弱的部队去消耗敌人强的部队,为有是用我们强的部队来消灭敌人弱的部队;用我们分散的部队去消耗敌人集结的部队,为的是用我们集结的部队来消灭敌人分散的部队。这是经验之谈。
作者简介
李义奇,河南南阳人,金融学博士,教授,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其人涉猎甚广,是经济界的学问家,学问家中的治史者,史学家中的经济学者,企业高管中的高产作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