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汉中:检察监督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

2024-07-09 07:59:31 - 西部网

转自:陕西日报

【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汉中:检察监督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

今年4月,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与汉台区河长制办公室、汉中市水上交通执法大队在汉江现场取证,并就如何加强河道管理进行交流(资料照片)。汉中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汉中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供给地。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以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为抓手,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跨区划检察改革有机结合、一体推动,探索创新“检察+”工作模式,全力构建“汉江源”水生态“共治都管”大格局。

盛夏时节,记者在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放眼望去,穿城而过的汉江碧波荡漾,茂密的芦苇、苍翠的竹子随风摇摆,游人徜徉其中,一幅和美画卷徐徐展开。

汉中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供给地。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陕西引汉济渭规划部署,以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为抓手,积极构建“检察+”工作模式,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全力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

一体化履职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滩,现在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的样板。”7月2日傍晚,在天汉湿地公园,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宏敏对记者说。

10年间,荒滩变公园,江景成风景。河道岸线总长5.6公里、全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天汉湿地公园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汉江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也是市民口中的“幸福园”。

天汉湿地公园的建成,加快了汉中全力建设生态城市的节奏,也激励着汉中市检察机关把好湿地检察保护融合关、协作关、监督关、修复关,积极探索湿地检察公益保护“汉中方案”。

近年来,汉中市县两级检察院相继成立生态环境检察专业化办案组,横向吸纳“四大检察”业务骨干,纵向形成“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的专业结构,全流程办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领域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案件,并参与湿地等生态环境资源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构建“打击刑事犯罪+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三位一体办案模式,不断探索汉中生态环境检察专业化工作新模式。去年以来,汉中市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办案组办理了多件涉湿地生态保护检察监督案件。

立足“两山两江”地域特点,汉中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围绕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天然湿地用途,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擅自采砂、取土、挖塘等10余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监督;紧密结合“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水生生物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有效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专项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实地踏勘湿地9600公顷,通过办案督促清除固体废弃物56吨,清理水域10余亩,修复湿地110余亩。

2021年9月,汉台区人民检察院针对汉中市石门水库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汉江支流褒河流域泥沙淤积、河道污染的问题,在提出检察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整改情况,确保水域污染和河道排洪安全隐患得到消除,有效保护了褒河湿地生态。该案被陕西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案例。

系统化治理

2022年11月初,汉中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在褒河上游某处,有大面积外来不明植物入侵,长势凶猛,且蔓延极快,在其生长区域很难看到其他植物生长,不仅引发农作物的减产,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

究竟是什么植物会对环境有如此大的破坏力?检察官急在心头。此时,一句不经意的提醒为案件办理提供了助力:“我们能不能请专家库里的植物学专家看看?”

“这是齿裂大戟,原产于北美洲,系有毒恶性杂草,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建议抓住时机,趁其尚未广泛散布之前予以清除,以免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受邀参加现场勘验的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为检察官解答。

20余名环境领域专家学者作为参谋顾问,共同受聘于汉中市检察机关的生态环境检察专家团队,从专业领域为司法办案提供专业支持,提升检察监督质效。这是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为融合履职、服务引汉济渭工程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

为了更好地办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汉中市检察机关建立了由460名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专门负责收集各类案件线索;针对环境资源类案件涉及责任主体多元、法律关系复杂、刑民交叉等特点,建立了33个专业化生态环境检察办案团队,专门负责生态环境资源案件的办理。

在植物学专家的帮助下,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向林业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齿裂大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危害。收到检察建议后,林业部门及时前往现场进行查验,组织人员铲除齿裂大戟。

7月3日,一场久违的降雨驱散了盛夏的酷热。记者跟随办案检察官前往现场回访发现,曾经的涉案地已进行翻耕、覆土,没有齿裂大戟生长。

坚持“溯源思维”,主动延伸办案职能,汉中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案件过程中认真梳理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单位、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解决案件背后深层次问题。汉中市坚持生态修复为主、损害赔偿为辅的办案理念,实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工作模式,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地、检察创新实践基地等14个,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40余亩,修复湿地5亩。

社会化参与

2022年7月,汉中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玉带河巡河时发现,某工业园区内的排污管道由于缺乏维护,影响了水生态环境。发现线索后,该院迅速采取行动,现场勘验、走访职能部门了解情况,通过提出检察建议、向监察机关移送涉案线索的方式,与监委、河长办等部门合力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对排污管道加强管理维护。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大程度维持了河流原有生态系统特征,玉带河依然清澈,周边草木繁茂。

河水潺潺流淌,流域绿为底色。生态保护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检察+”多元监督模式的构建。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与纪委监委建立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与河长办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确立线索双向移送、信息共享、重大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加大办案协作、督促落实、执行协助等联动配合,多维度推动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同向发力构建“共治都管”格局。

不仅如此,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招募公益保护志愿者352名,邀请参加检务活动188人次,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应用,去年以来依托该平台,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3件;举办汉中市检察机关“河湖岸线暨湿地保护”主题检察论坛,邀请人大代表、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和行政机关代表与市县两级检察干警齐聚一堂共商共议共建,不断扩大检察监督护航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朋友圈”。(记者张英通讯员赵光锐)

权威访谈

不断扩大汉江保护“朋友圈”

访谈嘉宾:

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惠春霞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赵平

问: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在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惠春霞:为了守护好汉江流域水生态,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两山两江”地域特点,以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为抓手,通过横向内部联动、上下一体履职、内外协作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等方式,不断加大涉水生态司法保护力度,探索创新生态环境“检察+”公益保护“汉中方案”,积极办理涉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起涉水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检、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问:汉中市人民检察院探索的“检察+”工作模式主要特点是什么?

惠春霞:我们做实“检察+一体化履职”,市县两级院同步成立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办案团队,全流程办理涉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四大检察”案件,积极探索融合履职新路径。做好“检察+专业化智库”,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并组建由政法院校、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21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公益诉讼专家咨询员库,不断提升监督办案精准度。做深“检察+系统化治理”,实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工作模式,补强生态修复薄弱点。做优“检察+外部化协作”,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林(山)长、河(湖)长、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形成共治合力;持续开展跨区域检察协作,构建汉江保护新格局。做细“检察+社会化参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群众代表260余人次参与检务活动;招募“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352名;举办检察论坛,不断扩大检察监督护航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朋友圈”。

问: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已满两年,汉中市检察机关与跨区划检察机关在办理生态环境案件时是如何协作的?

惠春霞: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在守好秦岭区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了区划检察院不便履职的一些难题,为美丽陕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自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正式启动跨区划检察改革以来,汉中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以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为抓手,不断夯实生态环境检察职能、机构、机制、规则和队伍等“五位一体”工作基础。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治理,对跨区划检察院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立案调查,及时上报、反馈办理结果。主动参与、协助跨区划检察院办案,通过座谈会商、协助调查、联合听证等方式,开展联合办案,聚力提升生态环境检察监督质效。

问: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大代表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赵平:作为人大代表,我一直关心着检察工作。通过近几年参与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我切身感受到汉中市检察机关在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过程中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人大代表在汉江流域水生态守护方面扮演着观察员、监督员和参谋员的角色。作为观察员,我们可以全面收集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与意见,及时向检察院移送相关案件线索。作为监督员,我们通过参与调查取证、听证会、第三方评估等做好对办案的监督。作为参谋员,我们会主动征询和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检察机关提供重要参考。通过这些角色,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了支持、监督作用,与检察机关形成了推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全方位守护的合力。

问:汉中市检察院探索创新的“检察+”工作模式,在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改革完善?

赵平:汉中市检察院探索创新的“检察+”工作模式以一体化履职、外部化协作、社会化参与等为抓手,在守护汉江流域水生态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检察机关在下一步工作中运用好外部化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检察协作工作大格局,协力办好相关案件。另外,可以将数字检察与汉江流域水生态守护相联系,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效率。这也符合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要求。(记者张英)

记者手记

共饮一江水 同护水生态

张英

一江清水,奔流不息。如今,汉江两岸绿树茵茵、水系交错、一步一景,流域生活着众多鸟类、鱼类以及各类植物,水清岸绿生态美的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环境向好,得益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识,得益于“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和行动举措。从“十年禁渔”到破解水污染难题,从湿地修复到构建“检察+”工作模式,从源头治理到公益生态环境保护,汉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建机制才能管长远。汉中市检察机关着眼于长效久治,聚力保护汉江源头水生态环境,与相关行政部门、纪委监委建立专门化协作配合机制,持续开展跨区域检察协作,积极融入陕豫鄂毗邻地区检察机关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检察协作工作,同向发力构建起“共治都管”的大格局。

作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哺育了两岸人民。共饮一江水,同护水生态。汉中居民是汉江水生态环境变好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爱水、亲水、护水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同饮一江水的居民天然与水亲近,也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的责任,持续巩固汉江生态环境改善成果,让汉江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链接

2023年以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开展联合巡查80余次,发现多条涉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聘请政法院校、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的21位专家、学者担任公益诉讼专家咨询员,聘请117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办理,借力“外脑”智慧有力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

编辑:王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