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2024-07-09 07:54:31 - 媒体滚动

转自:湖州日报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解锁图书馆的新打开方式

借阅?自习?讲座?如今,倘若还是用这种方式打开图书馆,难免有些落伍。4月23日,湖州市图书馆再次推陈出新,利用闲置天台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阵地。

乘坐市图书馆观光电梯直达4楼,有别于传统图书馆模式的智慧阅读新空间总能令人眼前一亮:场景式陈列的书籍、露天开放的营地舞台、休闲舒适的城市天台,赋予这个700多平方米的空间更多可能性。

“今年的图书馆,有点不一样!”留言板上,有读者这样写道。

新需求成就新空间

讲述人:湖州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余百海

“图书馆是不是会消失?”这是数字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有的疑惑。在我看来,传统图书馆的模式或许会一步步迭代,成为更具现代感、更有读者体验感的新型图书馆。

在我与湖州图书馆相伴的3年里,公共图书馆如何发展始终是我们团队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当无数次翻开留言册去倾听读者需求时,我发现,如今大众对图书馆的期许,不再仅是一个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的场所,而更应该是一个能提供多种形式信息资源和多元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我想,湖州市图书馆的目标正是打造一个集学习、交流、创意、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公共空间,要让这里成为市民除家庭、单位以外最想去的地方。

对于2006年建成并投用的市图书馆现馆来说,1.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如今看来,硬件设施无法适应读者多元需求。怎么办?“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们注意到了4楼天台空地,想着这里是不是能做点新文章。一方面,可以作为现有场馆功能补充,为读者提供休闲式、体验式的文化空间,也能更好解决读者在馆内就餐的空间问题;另一方面,近几年网络上有许多爆火的、年轻人喜欢的新型文化空间,我们也想让年轻馆员队伍参与进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能动性,打造当下年轻读者喜欢的公共空间。这样一来,想法有了,队伍有了,我们说干就干!

既然要打造市民最愿意去的公共文化空间,那更应该了解市民真正需要什么。于是,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网络调查、发放现场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后反馈给设计团队,进行空间布局。比如,一进门就能看到的月度借阅榜单,就是市民提出想要了解哪些书最近更受欢迎。

另外,在空间建设过程中,年轻馆员队伍经常一起开头脑风暴会,出了不少主意。在我原本的设想里,天台的圆筒空间应该打造成全封闭式剧场。但在和年轻馆员的交流中,我学到了一个新概念——城市天台。这个想法也吸引了文创团队负责人高丰蕾的注意。于是,馆内的年轻人就和高丰蕾一起设计布局,一起装点环境,打造了一个类似露营基地的全开放式阅读天台。

事实证明,这个设计已经成为新空间最大的亮点之一,很受市民欢迎。最近,还有许多单位、团体通过我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空间预约”公告了解到这个新空间,来预约体验。前前后后,这里已经举办了30多场活动。

触摸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走进当地图书馆,因为这里不仅储存着文化知识,还收藏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来到湖州市图书馆,走进4楼的阅读新空间,我想让市民感受到的是舒适、尊重、自由的服务。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支持背后其实是湖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度在支撑着我们的探索。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城市文明的晴雨表,可以说,两者相伴相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湖州市图书馆的业务探索,也是湖州这座城市加快建设“文化新湖州”的一个缩影,是文化角度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感叹号。

(记者  宁杰  整理)

白画布更好添色彩

讲述人:文创团队负责人  高丰蕾

文化,宛如一幅无边的画卷,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与笔触。它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应局限于文字的海洋。在我的构想中,它应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一个充满音乐、讲座和创意活动的活力空间。

4月的一天,我得知市图书馆正在为新打造的文化空间招募营运团队,就毫不犹豫地向馆长余百海毛遂自荐,幸运地参与了这片文化新天地的打造。

新空间,如同一块空白的画布,等待着我挥洒创意。余馆长对我的构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信任。在接手之初,我发现新空间外有一片近300平方米的露天空间。赶在读书节开始前,我和团队成员用一周时间将那里改造成了阅读露天营地,并搭建了小舞台。

平日里,图书馆新空间是读者沉浸阅读、享受宁静的港湾。但是作为运营方,我们需要为新空间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内容。

举办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些许喧嚣。我们巧妙地利用了独立的露天空间,用一墙隔开,在文化空间的“静”与多元服务的“闹”之间找到了平衡。6月30日晚上7时,首场演出举行。30名热爱文化的读者聚集于此,与“无伴奏合唱”进行了一次难忘的零距离接触。

湖州人其实很喜欢艺术音乐类活动,很多人愿意为了一场演出,不惜周末远赴他城。现在,我们会把艺术音乐方面的大师请到新空间来,让大家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我与余馆长一直在探讨,如何在保持新空间公益性的同时,探索其经营性的可能性。图书馆新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公益服务平台,我们承诺所有活动都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然而,这无疑对我们的经营策略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文创团队将与市图书馆探索合作运营新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推进,优化经营性服务项目,构建“投入—回报—反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体验。

(记者  董梁  整理)

新舞台实现新梦想

讲述人:阅读新空间文化志愿讲师  郭慧

我是湖州市中心医院一名主管护师,我现在有了另一个身份——市图书馆阅读新空间的文化志愿讲师。

因为平时喜欢阅读,所以图书馆是我经常会去的地方。说实在的,在我以前的认知里,到了图书馆,就是拿一本书安静地坐着看。而阅读新空间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读书世界。我当时就想,原来图书馆还可以这样啊!这里不仅有智慧阅读空间,还有读书直播间,集阅读、活动、休闲于一体,满足了读者对美好阅读生活的向往,我在这里“读”出了家的味道。

当初,我所在的公益组织和图书馆在探讨今后开展的项目合作时,余百海馆长提出来,能否组织一定的力量开展文化活动?我一听,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成为阅读新空间第一批文化志愿讲师。

我还清楚记得,就在阅读新空间正式开放首日,读书直播间以“我和大师共阅读”为主题,开展了第一场直播讲座活动。我受邀担任主讲,为大家分享了《至少还有书》这本书。

虽说平时我线上线下也参加了不少读书会,但这么大阵仗的,还是第一次,不免有些紧张。好在读者反响热烈,直播刚开始没多久,上线人数就突破了千人。原本一小时的直播,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在互动环节,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与我交流。结束的时候,还有人一个劲儿问我:“郭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再开播?”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与书为缘,走进图书馆当“老师”,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舞台。从一名文化活动的听众成为一名讲师,在直播课中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这让我感受到了服务的快乐。

我看得出来,图书馆很用心,除了直播外,还举办了方塘读书会盲盒阅读、“再发现图书馆”书香雅集、泡泡鱼童话屋等各式跨界阅读活动,可谓是解锁了图书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这段时间,我和余馆长一直频繁互动。他有一些好的书,觉得对青少年及其父母很有帮助的,就想让我去讲一讲,我都欣然应允。我想到一些点子,也会和他说。我们在不断探索更多形式的阅读活动。

我很期待。诗与远方,不如满城书香。我希望通过我的阅读经历和经验分享,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记者  忻媛  整理)

本版摄影  记者  宁杰  董梁  忻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