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裕溪河背后,安徽含山漕运文化底蕴有多深?

2024-07-09 13:18:42 - 澎湃新闻

早晨八点,裕溪河两岸挤满了人,但远处的人们还在成群结队地往河边走来。商贩们大声叫卖着,到处是追逐嬉戏的小孩,不时还有炮仗冲上天。河道内,十几条龙舟已蓄势待发,鼓点声夹杂着吆喝声,战旗猎猎。

这是安徽含山运漕古镇龙舟赛的场景。

国内不少地方都有龙舟赛事传统,含山是其中特色较为鲜明的。据称,含山运漕龙舟赛已有几百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也就是裕溪河流域农事较少的时节,龙舟赛总会在裕溪河热闹上演。

而这背后,依托的是含山深厚的漕运文化。含山地处巢湖东侧,南京与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之间,长江北岸,下辖运漕镇曾是中国古代漕粮转运的中心,沟通江淮巢肥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和停泊码头,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交通运输方式愈发多样化,河运一度衰落,但在当下,其独特作用正被重新发现。

龙舟竞渡裕溪河背后,安徽含山漕运文化底蕴有多深?

龙舟赛,看含山

6月23日,2024“中国·皖美山水”龙舟赛含山运漕古镇站暨裕溪河第二届龙舟赛在运漕镇裕溪河开赛,16支龙舟队伍在500米赛道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鼓点声中,划手持桡奋力击水如飞,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好不过瘾。

有人专门从合肥过来看比赛。“今天我专门带着家人,从合肥赶到含山来看龙舟赛,现场真的太热闹了。”游客周劲峰说。

也有龙舟队员特意从外地回来参加比赛,比如在千里之外务工的运漕镇中坦村龙舟队员郭志健。“划龙舟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有比赛,我一定赶回来参加。”郭志健说。

这并不是个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含山县获悉,北京某装修公司内有不少来自裕溪河两岸的员工,一次比赛季,这批员工集体请假,宁愿被扣工资也要回老家参加龙舟赛。公司老板大为不解,遂跟随员工到含山探访,后被赛事氛围感染,于是出钱租了10条龙舟供员工参赛,还额外发放奖金。

和赛艇不同,龙舟不光有竞技性,更有传统文化加持。

含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县旅游协会副会长周宗保说,民国时期,运漕的商会就有意识地组织龙舟赛,同时还举办祭龙、行情、挂红、夺棹等极具地域民族特色的活动。每次龙舟赛,村民还会自发组织起来准备饭菜,龙舟赛结束后全村人倾巢出动,集中聚餐,和和睦睦热热闹闹,相关习俗一直延续至今。2021年8月,运漕镇以龙舟为主要内容,成功申报“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因此,龙舟赛的内涵远远不止于赛事本身。本次赛事融合了“赛”“品”“游”“秀”四大主题,集体育赛事、传统文化、生态风光展示于一体,让选手、观众在比赛之余品美食、赏美景、购好物。

含山县正在不断探索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同频互动和“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群众性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我们想把传统民俗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展示出来,让含山的山水人文‘走’出去,把更多游客‘请’进来,推动体育、旅游和文化交相赋能、融合发展。”含山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龙舟竞渡裕溪河背后,安徽含山漕运文化底蕴有多深?

漕运时代的区域中心

龙舟文化往往依托于漕运文化而生。

一方面,龙舟必然诞生于水系发达地区;另一方面,有了发达的漕运和商贸,才有对龙舟制作及比赛的资金支持。含山龙舟赛事之火热、文化之深厚,和含山一直是漕运文化高地密切相关。

含山的水,酿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以运漕镇为中心,半径150公里范围内,会发现丰富的历史遗迹,如繁昌人字洞、和县猿人遗址,以及距其仅5公里的凌家滩遗址。其中,凌家滩遗址被认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发现为中华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证明了该地区的文明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这些遗迹的紧密相邻,表明了含山及附近地区是古人逐水而居的重要区域。

明初,基于华高等含山籍战将的功绩,明太祖朱元璋直接钦定运漕镇为“十二圩盐引岸”,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加速度。也就是说,运漕镇当时拿到了古代非常珍贵的运销食盐许可证,成为朝廷指定的食盐运销口岸。

于是,运漕镇的影响力不仅迅速覆盖了裕溪河流域12个圩口,还一直延伸至肥西、肥东和舒城等地,成为当时江北数十万民众的食盐集散地,并吸引了大量徽州盐商蜂拥而至,跃入繁荣时代。“明朝时期运漕镇集聚了多达1.6万人,有36条街、72道巷、48处闸,商铺鳞次栉比。”周宗保说。

到了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李鸿章有不少重要亲戚在芜湖经商,芜湖米市逐渐繁荣,为清代四大米市之首,作为江北重镇的运漕由于紧临芜湖,又有水道相通,自然成了芜湖米市在江北的集散重埠,进入鼎盛时期。

清《直隶和州志》记载,“运漕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为江北首镇”。“当时运漕镇上有六七成的人都从事商业,比如米业、木业、铁业等等,到处都是商铺,有的商铺甚至都能够到运漕之外开设分支机构。”周宗保告诉澎湃新闻。

因此在后来,运漕自然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战争中,运漕是湘军进攻的重点;解放战争时期,运漕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重要军事补给地。

龙舟竞渡裕溪河背后,安徽含山漕运文化底蕴有多深?

一县连六市

发达的漕运,让含山成了文化相融之地。

比如,大量徽商到来后建起了颇具徽州特色的民居、祠堂、牌坊,改变了运漕镇原有的建筑风貌,让距离黄山、绩溪、婺源等徽州文化中心较远的含山,具备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州风”。

目前,在保存较好的西大街、新街、小北门、小码头街等,仍然能够看到不少黛瓦粉墙的徽式民居,错落有致,犹如一幅透着沧桑古韵的中国水墨画。

而在美食方面,含山更是颇有些淮扬特色。和淮扬地区有些相似的是,古代运漕茶馆一天两遍茶,早茶和中茶,从早晨到中午茶馆人流不息,因为运漕人认为买卖交易、走亲访友、儿女开亲,最适合在茶馆进行交谈。茶馆内主要的美食有糯米团子、小笼包子、煮干丝、拌干丝等,其中,煮干丝是运漕的显著特色,而这也是淮扬菜的代表。

彼时,扬州和淮安同样是因水运而兴,因食盐而富。盐商们不仅会造园林,还研究吃,最终催生了淮扬菜的繁荣发展。“那时候,运漕南来北往的客商多,美食方面自然也进行了一些融合。”周宗保说。

当下的含山,同样是融合发展高地。

区位上,含山可谓“一县望六市”,距离南京、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铜陵六座苏皖城市直线距离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交叉地带,也是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而且,随着巢湖航道和合肥码头的进一步开拓,含山昔日水运优势有望重新被发掘,展现出其独特价值。关于含山传统的漕运经济,安徽大学教授陆发春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现代运输方式多样,但河运的低成本、大运量等优势仍不容忽视。“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运作为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纽带,其作用愈发凸显。随着巢湖流域与更广阔水域的联通,河运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相信河运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衰落,而是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陆发春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安徽含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指出,未来的含山将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承接高地、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后花园、马鞍山市副中心城市。目标到2035年,“全景含山、智造基地”全面建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