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 “银发突击队”集结,8名“老炮”组团冲锋!

2024-07-09 15:36:53 - 岳阳发布

转自:岳阳发布

连日防汛工作中,在屈原管理区诞生了这样一支不同寻常的“银发”队伍。他们虽然年龄较大,体力和耐力都不如年轻人,但他们以老同志特有的经验和威望,在防汛抢险中冲锋在前,成为了58公里防护堤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现场直击 | “银发突击队”集结,8名“老炮”组团冲锋!

7月5日,在屈原管理区凤凰乡19+500-20+000段,湛建国、黄军华、周忠顺、谢静、吴中友、湛中田、王明权等老同志带领巡堤队员查看老浸水点。

晨光熹微,防指内银发“新人”来报到

“老刘,你可真不够意思,自己和老彭悄悄上了一线,却不带上我们这群老伙计。”7月4日清晨,结束了一夜值守任务回到凤凰乡防汛抗旱指挥所的刘西云,刚一进门就被8名老汉团团“包围”。

刘西云是凤凰乡有名的“老水利”,去年8月退了休。当听说区里防汛形势日趋严峻,作为党员的他无论如何都坐不住了,6月25日就拉上老友彭胜根到乡防指报了到。而刚刚围住他“讨要”说法的,都是曾经在乡里一起工作几十年的老同事。

“退休了就安心在家带孙嘛,防汛多辛苦,你们这身老骨头还扛不扛得住哟?”看到此情此景,刘西云虽说嘴上不饶人,但依旧难掩内心的喜悦。

“接到乡里电话第一时间就赶回来了。”61岁的湛建国眉飞色舞地向大家讲述他从长沙赶回来参加防汛的经过。“就是,咱们几个都是党员,论觉悟可不比你老刘低。”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

一番交谈下来刘西云方才得知,这8名老同事虽然此前身居四方、各有各忙,但在接到乡防指的电话后,都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日清晨7时,距离接到电话不足12小时,8名年过六十的“新人”准时出现在凤凰乡西大堤上,开启了他们紧张而忙碌的防汛工作。

现场直击 | “银发突击队”集结,8名“老炮”组团冲锋!

烈日当空,堤脚边防汛“老炮”把课上

7月4日下午,西大堤的江面上热浪滚滚。60岁的黄军华和61岁的王明权顶着大太阳,带着值守的乡干部们一道巡堤查险,身穿的短袖湿了干、干了湿,肉眼可见浸出的“盐渍”。

“你们看,这里就是一处老的散浸点,上面压盖的这层就是之前用来反滤压浸的砂卵石。”整个凤凰乡4个涵闸、14公里长的堤岸,甚至老险点的位置,黄军华都如数家珍。

这位久经风浪的防汛“老炮”,还将查险的要点现场编成了一道口诀教给大家,即:草深水多处必查、土质松软处必查、管涌浸水处必查。“我们还要注意观察浸水的颜色,如果是泥巴水,意味着水流正在带出堤坝内的土料,情况就比较严重;水温同样能作为判断依据,温度越低是管涌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旁的王明权一边将手伸进浸水眼中一边补充道。

此举引得的巡堤队员们纷纷效仿。在黄军华和王明权的建议下,大家就地插上红旗用于标识,一天下来,凤凰乡沿线大堤就标记了大大小小22个散浸点、3个老管涌群,极大提高了查浸效率。

“原本以为巡堤就是堤上看看、堤下走走,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诀窍,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参与本次巡堤的凤凰乡年轻干部张强感触良多,并表示后续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更加细致地开展每一轮排查。

暴雨过后,田地间水利“行家”抢收忙

十名老同志当中,当属彭胜根和刘西云到乡防指报到的时间最长,配合起来也最有默契。自6月25日起,两人便自告奋勇承担起全乡内排情况的巡查研判工作。

7月1日暴雨过后,四号河凤凰村沿线水位逼近临界值,垸内部分地方出现渍水无法自排的情况。

“现在这5处地方水位高、地势低,后续极有可能成为漫水点。”为避免出现内涝、漫灌,彭胜根和刘西云凭借多年经验,向乡防指提出了加筑子堤的建议。获批准后,两人亲自带队装填搬运沙袋,连续鏖战两昼夜,熬红了眼、喊哑了嗓、累酸了腰,完成800余米子堤加固任务的四号河堤段,比之前足足垒高了近一米。

为了获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两人的带动下,凤凰村近60名党员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并继续加班加点垒高子堤,以延缓内涝程度。7月4日,经区防指批准,各电排有序开机,积水被逐步排除。彭胜根、刘西云的及时处理,预估为该村挽回财产损失上百万元,收获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据悉,自屈原管理区进入防汛紧张关头以来,区水利局、城管局等老干支部纷纷请缨,“五老七员”齐齐响应。当前,全区坚守在防汛一线的“银发”力量就多达700余人。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方璐 

通讯员谭啸宇何杨

责编:张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