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捐”出来的村史馆

2024-07-09 18:04:57 - 政府网站

“浔州城外,西山脚下,郁江桥边……滩头江宽千船竞,立岭地阔百业兴。”一首《大浪淘沙·南津村》唱出了新时代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的风貌魅力。

7月3日,记者来到南津村,一排泥砖瓦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南津村村史馆。抗战胜利纪念徽章、铁皮打谷机、旧煤油灯、木制织布机……一件件老物件整齐摆放,诉说着乡村发展和村民生活变迁的故事。

南津村位于桂平市城区东南侧,黄金水道郁江依境而过,运河桥、郁江一桥两桥飞架使南津村与桂平市城区紧紧相连,村前是繁忙的桂平郁江航运枢纽船闸,村后是广阔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自古以来被称作桂平城外的“桥头堡”。

据民国时期《浔州府志》记载,浔州八景之一的南津夜渡,说的就是南津村的古渡口——南津古渡景观。南津村党委书记卢勇前介绍,南津古渡,也称南江下渡,是目前桂平南江有史可查的最古老渡口,始于宋朝,成为旧时农作物流通贸易繁荣景象的见证。

南津村村史馆由南津村立岭小学旧址的一间教室改造而成,面积约60平方米,火烧黑瓦、黄泥土墙、水泥地板,整体保留了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该校闲置废弃后,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2023年,南津村村委决定将其改造为村史馆。

2023年,南津村村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自愿将家中老物件捐赠出来,日渐丰富的展品,成为该村留住乡愁、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走进馆内,一幅巨大的油画展现在记者面前:南津河自村内蜿蜒而过,村庄的房屋错落有致、黛瓦白墙,男人们牵牛犁田、使用龙骨水车引水灌溉,妇女小孩踩着打谷机脱粒。卢勇前说,这是以前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幅画由桂平市大学生志愿者杨秋琴和何静所作,由本村村民口述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作者反复修改调整,耗时半个月而成。

“画得真像!”油画创作时,许多村民前来观看,纷纷回忆以前辛勤劳作的时光。

“能为村里记录乡愁,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的生活场景,我很开心。”杨秋琴说。

油画下摆放着木桶、竹篓、油瓦罐、腌菜坛子、陶盆、鱼篓、竹筐等老物件,展现着村民旧时的生活痕迹。

“目前馆内展品共40余件,都是村民自愿捐赠的,主要包括以前的生产农具、生活用具等。”卢勇前说,打造村史馆,就是为了记住乡情,留住乡愁。

南津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村民自发组成南津村滩头抗日自卫队,曾在石凼(今郁江大桥往上500米处)和大荒垌(今南津变电站附近)打退日军小队8人,其中,歼灭日军3人,打伤2人。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涌现了李钦辉、李容安、李天禄、李恩稀等战斗英雄,他们在战场上奋勇作战,其英勇事迹在村内广为流传。

“这是我父亲的勋章和照片。”7月3日上午,南津村村民李家荣告诉记者,他父亲李容安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获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徽章和民族英雄纪念徽章。2015年,父亲去世后,他悉心保存父亲获得的徽章。得知村里要建村史馆,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徽章、父亲的一张老照片和两块牌匾捐出来。“希望通过村史馆,让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李家荣说。

木桶、米饼模具、旧煤油灯、刨木工具、油瓦罐……这些日常生活用品老物件都是南津村村民陈蓉生一人捐赠。“小时候挑着水桶去井边挑水,一边打水,一边与亲朋邻里唠嗑;每逢年节时期,奶奶和妈妈会使用模具制作米饼;入夜后,家家户户点起煤油灯……”说起老物件的故事,72岁的陈蓉生如数家珍,“老物件在馆里能被更多人看到,我很开心。”

卢勇前告诉记者,目前,老物件收集仍在进行,他们将村史馆作为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村民、学生参观,讲好乡愁故事、树立文化自信,让乡土文化浸润人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