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小街区”做出低碳创建“大文章”

2024-07-09 21:45: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面朝南京西路国际商圈,背靠老旧居民区,辖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常住居民有2.96万人,而每日流动白领近10万人次,这里是上海最小的街道——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这个兼具“老城厢”味道和国际大都市气质的街道,在2022年主动请缨受领了低碳示范创建任务,成为上海首个以整街道为主体的低碳示范创建单位。

“我们致力于建好一个‘实验室’,为上海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低碳建设输出‘石二经验’。”石门二路街道办副主任郑旋说,近两年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些方向性探索成果。

打造全方位汇聚碳足迹的数智信息化平台

低碳街道创建涉及低碳组织管理、节能低碳改造、践行低碳行为等多方面内容,如何精准核算每一项内容在整体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值?经过努力打通“数据壁垒”,石门二路街道低碳社区数智平台成功开发上线,集合显现各个场景的减碳情况。

来到石门二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记者见到了这个信息平台。一张大屏分为三个板块,屏幕中间展示着街道的三维地图,下方分布着垃圾分类、城市公园、绿色光伏等模块,点开即可看到在街道所处位置及目前的减碳情况。屏幕两侧,每月光伏发电量、绿地公园年度碳汇总量、新能源充电桩使用情况、节能减碳活动情况等信息一览无余。

“每天充电桩使用多少小时节省多少碳排放、光伏板发了多少电等,平台上都能看到。”郑旋介绍道,获取这些数据非常不易,街道经过多方协调,找到电力部门获取授权,同时还专门开发了数据接口。

记者注意到,除了信息展示,数智平台还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名和趋势分析。打开新界面,整个街道的减碳情况一目了然,居民区本年度累计可回收物总量排名及街道可回收物减碳趋势分析、公园绿地和学校的绿汇减碳情况统计及年度绿植减碳趋势、光伏减碳量趋势等数据模型一一展示。

“建立低碳社区数智平台,一方面是希望做到街道碳排放全过程数据的回溯、查询和动态更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数据积累到一定量后,通过数智平台统计分析,能为实现低碳社区建设目标提供数据支撑,帮助探索建立起更适合我们街道的低碳发展路径。”郑旋说。

从回收牛奶盒做起,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寻找减碳路径

石门二路街道位于人员密集的中心城区,辖区内交错分布着11个居民区与550余家沿街商铺,此外还有31个商务楼宇园区。如何开发适合这类中心城区街镇的减碳场景,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顺应上海正在推进高标准“无废城市”建设的大势,石门二路街道积极在“无废”创建中探寻减碳之道。

石门二路街道连接着热闹的南京西路和美丽苏河湾,不少精品咖啡店聚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牛奶盒、纸杯等垃圾。“牛奶盒、纸杯等属于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难题一直不好解决。”街道工作人员姚春燕告诉记者,“但如果我们将其专项回收再利用,就能产生更大的价值。所以从2023年7月开始,街道联合了15家咖啡店,开始推行‘集盒行动’。”

每天早晨,“集盒行动”的工作人员会开着一辆蓝色小车,依次来到这些咖啡馆收取牛奶盒等废弃物。记者看到,咖啡店内还有一个写着“请送奶盒回家”的专用垃圾箱。“我们会根据咖啡店的需求,提供牛奶盒垃圾箱或垃圾袋,方便咖啡店收集。”负责运营这项行动的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干事崔蔚介绍,“现在我们每天大概能收到100个牛奶盒,约5.2千克。从行动开始到现在,已经收集约1500千克的回收物。”

除了牛奶盒,“集盒行动”还会帮助收取店家处理不掉的纸板箱、铝瓶、铁罐子、塑料瓶等,收集到的这些可回收物将被送往回收企业和高校,在那里重获新生。“我们正在和企业接洽,接下来计划把从咖啡店‘走出来’的牛奶盒,通过回收再利用收制作成本子、笔、台历等物件,再‘走回’咖啡店,形成一个闭环,希望能以此传递低碳生活理念。”崔蔚说。

不止于此,石门二路街道还深入居民社区集中开展可循环利用资源回收服务。“去年,我们还联合城发集团,在辖区各居民区开展超过100场的3千克以上有偿回收活动,回收了约6000千克的可回收物。”街道工作人员姚春燕介绍说。

这些数据的变化同样反映到了数智平台上。据统计的“居民区本年度累计可回收物总量”显示,2023年较往年数字呈倍数级增长,相应的碳减排量也很可观。

广泛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汇聚点滴减碳力量

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石门二路街道依托“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环境联创”的“三联”工作模式,与相关共建单位共同推进低碳社区创建。街道联合辖区单位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绿色低碳知识与自然科普教育进社区”系列活动,以蝴蝶湾市民园艺中心为阵地,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独特且丰富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优势,为辖区居民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低碳理念。

此外,街道还依托低碳社区建设工作,在多个小区的公共空间打造居民自治微型生态花园,在角落种植花卉绿植、绘制美丽墙画,同时增加了雨水花园、太阳能灯、景观优化、生态鸟屋等元素,激发居民参与小微空间改造的热情,努力将“零星盆景”发展成“整片风景”。2023年,累计完成7个小区的社区微更新工作,不仅打造了共建共享的社区绿色空间,还进一步扩大了社区绿化面积。

据郑旋介绍,辖区11个居民区全部完成绿色社区建设任务,达标率100%,其中两个居民区获评区级绿色社区创建示范单位,新福康里居民区被评为市级绿色社区创建示范单位,且入选绿色社区全国案例汇编。

————————————

中国环境报原题为:

上海石门二路街道成为上海首个以整街道为主体的低碳示范创建单位

在“小街区”做出低碳创建“大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