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2024-07-09 21:52:46 - CGTN官方微博

为何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对此,CGTN《先声夺人》发布系列评论特稿《永无止境——新时代变革之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成就,展望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举措。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即将召开,社会各界对这次会议有很高的期待。每届三中全会都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系统、全面和前瞻性的布局,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和推进的关键一年,因此,本届三中全会自然深受国内外关注,相信其作出的决议也会受到高度重视。

纵观过去四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最引人注目的是改革。改革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成败:正是改革让中国众多人口变成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红利;正是改革使得中国得以参与全球化发展并从中获得开放的红利;也正是改革使得中国现代化收获了历史的红利。过去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改革才全面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才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快的发展,使得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破除阻碍发展的旧体制、机制和制度,是我国改革的核心和重心。机制改革剪断了捆绑手脚的绳索,解放了思想,其产生的活力是空前的,发挥的作用超乎想象。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例: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国情,这一国情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的红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不仅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出工不出力的劳动生产动力问题,在短短几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项改革直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了工业、服务业等未曾涉足的行业和产业发展,由此带动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大发展。不仅如此,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加入了产业工人队伍,甚至成了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形象和奇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3年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继续提高: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53.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45.5%。

为何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科技教育改革则是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世界竞争能力的必选项。从历史角度来看,正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战略理念、快速恢复高考制度的决定、发展国民教育等改革举措,才使得中国在短短四十多年间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和人力资本,为随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各类高质量人才。197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这一数字到2023年飙升到60.2%。科技教育改革将中国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不但化解人口众多而带来的发展压力和负担,而且将短板变成长板,将负担变为动力和优势,快速地推动中国科技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过去四十多年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彰显无遗。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了传统计划体制对市场、社会的窒碍,给过去无法解决的资源瓶颈、市场缺席、商品短缺、就业困难等问题找到了出路,培育出可以在全球化中参与竞争的经济体。经济制度改革让国有企业重生;激发了大众创业精神和动力,使得新生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有大量洗脚上岸的农民快速转换为农民企业家、个体户,甚至跻身于世界五百强企业家之列。据官方统计数据,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为何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构筑现代企业制度,在农村开展三权分置以及集体资产股份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多方面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在民生领域,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尤其农村下沉,构筑基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资源,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在治理领域,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政治“五治”融合取得明显进展。在全面改革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稳步的进展。

总而言之,改革的要义就是要破除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制度、机制,构筑激发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所有主体的活力。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比以前面临的任务更艰难、更急迫。首先,原先的制度改革的效用正在弱化乃至消失,需要通过二次改革才能催生出新的效用和活力。其次,制度改革的匹配性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每一项改革受制于其他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已经不满足于单项的制度改革。再次,改革的未来路径不如以前那么明确,改革共识达成的难度空前。最后,变幻的国际关系局势给推进下一步改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进改革的决心、信心和空间。如果不趟过这个“深水区”,那么很多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转化为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各方面的压力,严重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唯有改革才有可能激化中国发展活力,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选课题。只有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效地把所有主体的活力尤其是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出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如此,社会各界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的决策和思想指引满怀期待。

(作者王春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