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长三角 信用谱新篇

2024-07-09 10:45:16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潮起长三角 信用谱新篇

潮起长三角 信用谱新篇

潮起长三角 信用谱新篇

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目前,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图为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窗口。|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实现异地办照。|

东南形胜,今更胜昔。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涵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今,从科技创新策源地到改革开放新高地,从通江达海的公铁大桥到人和共富的美丽乡村,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信用领域合作至关重要。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迈向“新的五年”的起始之年。第一个五年间,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成绩”如何?新的五年有哪些发展重点?记者6月22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深化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上得到了答案。

信用框架持续完善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良好的地区信用状况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化发展。当前,各地政府在联手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上来。

2016年,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创建区——“信用长三角”正式登上中国特色信用建设的大舞台。2017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论坛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共同签订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四省会城市力争加快推进和完善区域信用管理体系,实现“一市失信、四市受限”。

2000年以来,江浙沪承担了信用建设相关的国家试点任务,在区划内开展不同模式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4年5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地区城市政府建立的城际合作组织)的16个会员城市签署《共建信用长三角(湖州)宣言》,启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9年,安徽省正式加入“信用长三角”建设,形成三省一市共同建设区域社会信用体系的格局。

近年来,在制度顶层设计方面,长三角区域在信用体系规划上不断健全和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以建立完善的区域社会信用体系为切入点,开展了相应合作与治理。如今,经历起步、发展和深化等阶段,江、浙、沪、皖省级政府联合签署和发布了数十项文件,搭建了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的总体架构。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合作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重点工作方案》《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长三角信用平台共建共享合作协议》……随着一部部规划方案的出台,长三角各个城市增长极的紧密联合发展正逐步走向一体化、深层次、全方位。

长三角地区依靠发达的经济条件和累积的对外开放经验,率先在地方信用立法方面进行改革。2017年6月23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经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江苏、安徽也在区域内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信用立法的调研和落地。

在区域协作方面,以市场监管工作为带动,长三角区域不断推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坚持信息共享、监管共为、市场共育、规制共建、品牌共铸原则,深入推进“信用长三角”建设;加强跨地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实现各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之间、各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以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推动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登录“信用长三角”平台,信息发布、信用服务、联合奖惩、重点关注等一系列信用功能上线。失信互认、信息互动、渠道互通、措施共享……一系列举措的带动下,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向前推进。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重点领域包括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奖惩互认等在内的信用合作成果。以《长三角区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联动奖惩合作备忘录》为核心的食药监管领域、以《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领域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为基础的环境保护领域、以《长三角区域旅游领域信用联动奖惩合作备忘录》为代表的旅游领域,在国内率先形成了“失信行为标准互认、信用信息共享互动、惩戒措施路径互通”的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模式。

市场监管一体化成效斐然

2019年,《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共同签订至今,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成果如何?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谢小云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市场监管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纵深推进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长三角市场监管合作一体化机制越来越完善,合作领域越来越宽泛,合作成果越来越丰富。

五年来,三省一市共同签署实施合作协议36项、发布政策文件19项,滚动推进年度重点任务113项,从合作初期成立的10个专项合作组到业务条线全覆盖,从9个合作事项到今年的58项合作任务,首个编制跨区域的市场监管五年规划,首创“310”号段长三角标准,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率先实施跨区域统一互认免罚制度,联合推行“有温度”的执法模式,累计为经营主体减免罚款超11亿元。

在深化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第二批长三角市场监管最佳实践案例,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构建长三角电子营业执照“一码四通”为企服务新生态,三省一市同步落实“企业码”作为经营主体首要身份代码,推动经营主体服务载体统一、规则标准一致,实现企业认证“一码通行”、企业信息“一码通展”、企业事项“一码通办”、企业服务“一码通达”,为经营主体壮大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扫码登录、电子签章,不用带着纸质材料东跑西跑,省去了很多麻烦。”温州远鑫教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先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他告诉记者,在相关平台在线授权银行和部门获取所需材料,并自动导入办事系统,办贷全过程从原来的5天3份材料跑3次,变成现在的半天内零材料零次跑,水电气报装从原来的3天5份材料跑3次,简化到现在的1天2份材料零次跑。

在第二批长三角市场监管最佳实践案例中,“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推动长三角市场监管执法协作向纵深发展”也引起了各方关注。这一创新工作机制对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动执法协作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取证规则》,形成协作案例发布、典型案例交流等六大机制,推动执法协作机制走向纵深、持续拓展、成效涌现。

专家介绍,此次公布的第二批20个长三角市场监管最佳实践案例,正是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理念有创新、机制有突破、实践有特色、推广有价值”原则开展的有益探索,将为下一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合力搭建信用建设框架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促进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向优的重要基础。在深化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中,聚焦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共同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

“这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长三角三省一市信用监管和服务一体化协作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此次“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签订为起点,围绕信用信息共享、标准规则统一、“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持续筑牢信用监管链、织密信用服务网、夯实信用基础桩、丰富信用工具箱,进一步擦亮“信用长三角”工作品牌。

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是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上海金山、江苏镇江、浙江湖州、安徽宣城四地,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信用+双随机”联动抽查,蹚出了跨区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协同监管、信用监管的新路子。

深化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中,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和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共同举行了新一轮“信用长三角”区域双随机联动抽查启动仪式。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通过双随机联动抽查等工作机制,“用最少的执法力量”和“最少的执法频次”达到“最优的执法效果”和“最满意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水平。

“信用长三角”是国家战略和历史要求。二十年前,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在湖州共同发布《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这是我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走过20个年头,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频次增加,机制逐渐完善,区域合作初见规模。

温州市联合上海市奉贤区开展企业信用信息跨地区共享归集,深化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全面全量公示,推动失信行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惩戒。目前温州企业各领域应用信用承诺办理事项达13.84万件,信用承诺核查率达100%。

温州市向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发出《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温州倡议》:聚力诚信主体共育,分类支持引导各类主体加强信用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表率作用,携手开创一条讲信修睦的先行示范之路;聚力规则标准共建,建立健全信用档案,推动信用数据交互共享和规则标准互鉴互认,携手开创一条守信重诺的区域共进之路;聚力信用社会共治,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用奖惩、修复等机制,携手开创一条增信赋能的多维联动之路;聚力诚信文化共塑,合力打造城市信用品牌,弘扬“义利并举”“诚行天下”优秀传统文化,携手开创一条崇信尚德的文明新风之路。

重点合作开辟新路

面向“信用长三角”建设新的五年,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三年行动、长三角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行动、“长食常安”实事项目工作方案、长三角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启动筹建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等五项重点合作项目相继发布。

据介绍,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三年行动是落实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签署《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该行动聚焦当前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将在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监管执法公平统一等四大领域先行探索,力争到2026年,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壁垒加快破除,要素流动自由畅通,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市场消费放心满意,形成一批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行成果。

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数字化转型行动坚持一体推进、需求导向、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工作原则,依托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三省一市数据资源平台,汇聚三省一市经营主体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企业年报、特种设备等基础数据,在经营主体跨省迁移、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共享、网络交易数字化协同监管、三品一械广告审查协同、计量协作、药械化产品跨省委托生产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等8方面开展数智协作,力争到2025年底,建设形成以数据共享和系统协作为两翼的互联互通体系,探索打造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升级版。

“长食常安”实事项目是落实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10个实事项目之一“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子项目,以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联动实施长三角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失信联合惩戒、食品安全实训中心建设等15项具体合作举措,重点建立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区域性追溯数据互通的技术标准和国内首个区域性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力争全年完成“你点我检”监督抽检和快检累计不少于20万批次,推动重点品种追溯信息贯通,确保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长三角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发布。《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标准是国内首个区域性追溯数据互通的技术标准,也是国内首个区域性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数据元、数据接口要求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打通了三省一市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数据孤岛”,突破了三省一市各追溯系统标准不一造成的技术壁垒,构建了跨区域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的快速通道。

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启动筹建。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有关建立“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的要求,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同意筹建空间信息、生物技术要务、先进制造业数字等领域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未来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计量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建设完善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推动解决重大计量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构建一体化制度体系,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按照政策制定统一、规则一致、执行协同要求,健全法治规则和信用管理制度,建立智慧监管体系,推动数据互通、系统互联、平台互建,打造智慧监管长三角样板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当好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派”,发挥一体化的“乘数效应”,协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在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平台经济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更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发挥好长三角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合力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现代化监管服务水平,当好经营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坚持“整体市监”理念,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共同研究长三角地区牟利性职业索赔问题治理办法,集中开展跨区域全链条专项执法行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一张网”等现代化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现代化监管服务水平。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谋一域到谋全局,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多年来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随着“信用长三角”框架逐步清晰完善,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必将为中国经济巨轮注入新的动能。

采写札记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自古以来,以浙商、徽商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商帮,便以“诚信”作为行走天下的不二准则。如今,“信用长三角”建设持续推进,为秉承信誉为本这一营商准则的长三角地区发展续写了新篇章。

长三角地区以4%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4年一季度,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长三角信用一体化,正是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将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当前,长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以信用为核心进行市场规制和社会治理的信用监管实践持续完善。探索推进长三角信用监管一体化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基础性作用的具体实践。202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了第二批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最佳实践案例推选活动,选出最佳实践案例20项,其中省级条线业务合作方面10项,市县基层跨域合作方面10项,都与信用赋能息息相关。

面向未来,市场监管部门提出,要充分认识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的重要意义,厚植改革发展先行优势,持续拓展长三角区域信用监管改革成果,更大力度推动信用数据共享共用,更深层次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更大格局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信用长三角”标志性成果,落实好信用建设是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我们相信,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契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将开启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李晶/文并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