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首次发现麦类遗存 距今2700年前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
2022-08-09 14:51:01 - 媒体滚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5200年前从西亚进入中国。那么,它是何时向东南传播、融入到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江苏地区呢?近日,中外科研团队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做了植物考古综合研究,首次发现了麦类遗存,说明早在2700年前,江苏地区就已经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今天(8月9日)记者获悉,该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前沿》在线发表。
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距今2700年左右,是一个商周时期的遗址。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遗址现场采集了土壤样本,通过系统浮选,发现了种子、果实、木炭等炭化植物遗存。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介绍:“我们对炭化植物种子进行了一些鉴定,我们发现了水稻、小米、小麦,当然也包括少量的大麦和黍子。”
这一发现说明,早在距今2700年前,麦作农业已经传到了江苏沿海地区,并融入该地区早期的稻作农业,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农业形式的出现,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变化有关。
贾鑫告诉记者:“2700年前在大同铺遗址旁边大概15公里附近有一个湖泊,这个湖泊从深湖相的环境转化为浅湖相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大规模的陆地资源,为人类在这个地方早期开发提供了一个生活场所。同时气候冷干化导致了中原地区粮食产量的下降,中原地区的人就开始向周边地区迁移,这个周边地区就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边疆地区,也就包括了江苏沿海地区。”
随着人群的迁徙,小麦和粟黍这类旱作农业技术也随之向东、向南迁徙,在江苏沿海地区就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麦类和粟黍作物的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为认识海面变化、气候变化和该地区早期农业开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