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地铁逛艺术长廊 每站都是风景
在北京,纵横交错的地铁路网每日承担着市民千万次的出行。步履匆忙的人流之中,精美的壁画、雕塑,点缀着忙碌的车站,同时成为北京地铁独特的文化符号。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首次在车站站台设置了六幅壁画,开辟了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品设置的先河。截至2021年底,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有456座车站,其中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车站有170余座。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中,包括了书法、壁画、雕塑、彩绘、剪纸等常见的公共艺术类型,既融合了北京古都的历史文化,又兼顾了城市发展需要,成为服务百姓、展示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一扇扇“艺术之窗”。
8号线前门站壁画《鹤舞长天》。
19号线北太平庄站壁画《提速时代》。
2号线西直门站壁画《大江东去图》。
三座车站首次有了壁画
阶段:萌芽起步期特色:简朴端庄,沉稳大气
1969年,东连北京站、西至苹果园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水磨石贴合的柱子、简洁的天花板装饰,让北京地铁最初一批车站拥有了简朴端庄、沉稳大气的空间氛围。在装修设计中,车站的地面、柱面、侧墙材料色彩因地制宜,形成各不相同的风格。例如八宝山站以枣红色马赛克作为地面材料,象征革命先烈用鲜血铺就前进之路;前门站位于中轴线,采用金黄色大理石做墙面材料,与金碧辉煌的故宫相呼应。这些材料虽然简单,但传达了朴素大方又具有中国建筑传统风格的艺术效果。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二期工程通车。地铁车站在建筑形式、装修风格上延续了之前的样貌。也是在这一时期,北京地铁首批壁画出现在2号线的西直门、东四十条和建国门三座车站。这六幅壁画的创作者多是中国美术界的大家,构成了最早的中国地铁艺术世界。其中,东四十条站更是被评选为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不过,由于早期地铁壁画的位置摆放在了站台对面的墙壁上,距离轨道较近,地铁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振动较大,使壁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甚至局部脱落。2020年开始,2号线的六幅壁画分批修复。
在之后的20多年里,北京地铁建设进入停滞期,直至2000年前后,北京地铁才陆续开通了复八线、13号线和八通线。这几条线路注重满足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内部装修体现了现代、简洁的风格。遗憾的是,这三条线路的车站里都没有设置艺术品。
代表作
2号线西直门站:《燕山长城图》简朴大气
2号线西直门站的《燕山长城图》和《大江东去图》是北京地铁第一批壁画,由著名美术家张仃先生创作。两幅壁画的长度都约为70米,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环氧树脂材料进行制作。两幅壁画,一幅使用焦墨山水画的方法,展现出北京地区群山峻岭中长城的雄姿:蜿蜒的城墙,坚固的烽火楼,浑朴大气,刚劲十足。另一幅突出描绘了江流、山峰、峡谷、城市、乡村、大坝等场景,体现了“大浪滔滔向东流”的气势。
百余幅作品装饰地铁站点
阶段:探索成长期特色:一条线路,一个主题
2007年,地铁5号线通车,北京终于有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地铁线。新线新气象,新开通的5号线,共有5座车站设置了壁画、书法和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
地铁5号线的建设,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地铁公共艺术尝试。5号线沿线多座车站装修设计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雍和宫站设置了反映“唐卡”造型的浮雕;张自忠路站在站厅设置了张自忠雕像和台儿庄战役的浮雕;东单站则设置了书法作品,介绍东单的历史脉络。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年,当年开通的奥运支线直接服务于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彼时,迎送中外观赛者的奥运支线,成为北京地铁艺术的点睛之笔。森林公园南门站的“白色森林”犹如童话世界,北土城站的青花瓷古典清雅,到了奥林匹克公园站,看到蓝色的天花板和圆形灯光就让人联想到旁边的水立方……一站一景,站站迥异,使乘客仿佛置身于艺术馆中,更为城市留下了难得的奥运记忆。
2008年以后,北京地铁又接连开通4号线、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二期等多条穿越老城的线路,沿途车站凸显地方特色与文化传统,体现了浓浓的京味儿特色。这一时期,北京地铁拓展了公共艺术的组织模式、创作建设模式、表现手法、题材立意和工艺技术。
2012年,北京在全国首创编制了《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品规划》,从全市和全网的高度统筹协调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打破了各条线路、各个车站之间相对独立的设计主题,每条线路都设置了自己的主题,例如6号线一期为“京华映像”,8号线二期南段为“中轴印象”,10号线二期为“都市绽放”。自此,“一条线路、一个主题”的特色延续至今。
2007年到2015年北京新开通的地铁线路里,60多个车站布设一百余幅作品。从类型来看,既有传统的雕塑、壁画,也有新潮现代的玻璃、LED灯光等表现模式。
代表作
8号线森林公园南门站:进站仿佛步入白色森林
在8号线的车站中,森林公园南门站独具特色。由于车站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外,森林公园南门站采用森林作为装饰,与主题相呼应。
走进车站,站台的柱子化身一棵棵身披白雪的大树,站台顶棚装饰犹如散开的枝叶,让人仿佛步入一片白色森林之中。仔细看,站台门上还贴有白色的剪纸,森林图案的剪影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7号线虎坊桥站:《浩气宣南》讴歌“士人文化”
商户林立的宣南街市,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曾吸引梨园名角、仁人志士汇聚宣南……在7号线虎坊桥站站厅,壁画《浩气宣南》显得大气磅礴。《浩气宣南》以北京的“士人文化”和“戏剧文化”为主题,讴歌中国近现代文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精神与气节,同时用怀旧的视角表现高雅的国粹艺术——京戏。值得一提的是,《浩气宣南》也是整个北京地铁中为数不多的严肃历史题材壁画。
19号线平安里站
8号线森林公园南门站
7号线虎坊桥站
10号线北土城站
一体化设计“地下艺术馆”
阶段:全面发展期特色:站中有景,景融入站
2015年开始,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又迎来“加速度”。在这一时期,北京制定《2015-2021轨道交通全网公共艺术品概念规划设计》,107座新建车站中,66座车站规划有公共艺术品,艺术品车站数量占比61.7%,领先国际平均水平。
前期公共艺术作品积累的经验,也在为后来者铺路。比如汉白玉雕塑在初期效果不错,但由于汉白玉质地疏松,孔隙较多,容易受到污染,清理难度大;不锈钢雕塑容易反光,颜色“不专一”,容易显得黑灰;铸铜雕塑在地铁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立体感降低。相比之下锻铜的光泽效果更好,更适合地铁环境使用。
近年来,地铁公共艺术已不再单纯是一面壁画、一座雕塑,而是作为一体化空间装修的一部分融入到地铁车站。公共艺术作品与装修规划同步考虑,装修设计单位在规划之初就为公共艺术作品留出位置。
在燕房线大石河东站,轨道交通建设者们首次尝试了一体化空间装修。在这座车站,装修和艺术品,与车站的设备设施、导向牌、屏幕等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经过艺术家的空间设计与处理,售票机和站厅中间的高架桥柱子围合成一个中柱空间,将站内的柱子“消隐于无形之中”。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实践至今,已不再局限于壁画这一单一的表现形式,而是出现了浮雕、雕塑、彩绘、剪纸、一体化艺术化设施等艺术作品。材料应用方面,石头、玻璃、金属、玻璃钢、陶瓷、琉璃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景泰蓝掐丝、金属锻造等传统工艺手法也融入其中。4号线还开辟了艺术展示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代表作
8号线前门站:“中国红”营造喜庆
作为北京的“地下中轴线”,8号线三期全线装修设计紧扣“门观中轴”的概念,突出了沿线的地域特色,对地域性及相关历史文化表达了尊重和传承,以“门”的形象创意体现和延续“中轴”概念。
8号线前门站的装修以中式建筑手法为基调,颜色选用了喜庆的“中国红”,颇显恢弘大气之美。站厅内一口气儿设置了《绿水青山》《鹤舞长天》《万木峥嵘》《红绸歌舞》《百花齐放》五组壁画,每一幅都是大师之作,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热爱。
换乘通道内的20幅微晶石陶板作品,使用了常沙娜、周令钊、邓澍、李化吉四位老艺术家所绘制的花卉主题作品。这些作品选自老先生们不同时期的写生花卉创作,向世人表达了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
19号线平安里站:立柱“变身”灯笼
平安里站是目前北京老城内的唯一一座三线换乘车站,4号线、6号线、19号线在这里换乘。19号线换乘厅设计成了天井风格,在换乘厅内就可以看到阳光。早晨、中午、下午,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入地下,带给乘客不同的感受。
19号线平安里站还把灯光装置艺术带入了地铁车站的装修中。在车站站厅内,一个个立柱“变身”灯笼,与天花板的灯具相互映照。柱廊两端,还有4组会旋转的皮影灯柱,表现节日欢天喜地的红火气氛,形成一静一动的对比关系。乘客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一场“上元灯会”。
站厅一旁,壁画里的古人们也在过着“上元节”,向人们展现着明朝中晚期元宵灯市盛景。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壁画还使用了宋明风俗画的表现手法,并将风俗画的文化形式、精神气质运用到新的表现方式之中,使画面具有古韵特色。
专家点评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于化云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数量全国第一
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特色,重视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的研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的数量在全国排第一,内容丰富、材料多样,初步形成“地下艺术长廊”,不仅给公众带来出行的美好感受,也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作出了贡献,成为向世界传播北京地铁建设成就、讲好北京故事的载体。本报记者李博邓伟摄吴薇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