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转账12万后发现是电信诈骗 涿州农商行被判承担30%赔偿责任
原标题:男子转账12万后发现是电信诈骗转账银行被判承担30%赔偿责任
“最近遇到点麻烦,能不能借我点钱救救急?”
朋友在微信上突然向你发来求救消息,并随即附上了收款账户信息。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是二话不说直接向朋友发来的账户转钱?还是先打电话核实身份以免上当受骗?
我想,大部分处事理智的人,都会先选择核实对方身份,然后再做出下一步行动。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直接向对方转账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不,日前裁判文书网就公布一则判决书,将一位受害者王某被诈骗分子冒充朋友借钱并最终得手的经历公布于众。
值得一提的是,王某被骗后,汇款银行被其告上法庭。而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出人意料,判决银行赔偿王某30%的损失。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01
借给朋友12万后发觉被骗
一直以来,国家对电信诈骗的打击从未松懈,但诈骗案件仍是屡禁不止、花样百出,各种套路令人防不胜防。
8月3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一则判决书,将王某遭遇电信诈骗的经过披露于众。
2020年12月,王某突然收到一条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称遇到困难,想跟王某借12万块钱救急。
随后,朋友向王某提供了收款账户信息,收款人是何某,收款账户是邮储银行账户。
王某觉得,朋友有困难,不能不帮。
自己手里的钱不够,王某又向亲戚借了一些,东拼西凑了12万,次日便委托儿子王某龙去银行给朋友转账。
第二天,王某龙突然收到父亲来电,得知“朋友借钱”事实上是一起电信诈骗。
但为时已晚,12万元已被儿子在河北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下称: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成功转入“何某”账户。
骗子们一般都深谙人性,利用感情或朋友之间的信任行骗,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这招也屡试不爽,总能骗到一些像王某一样的人。
事后,王某报警。判决书显示,犯罪嫌疑人尚未落网。
02
转账银行被告上法庭
12万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况且其中一部分钱还是王某从亲戚手中借来的。受骗后的王某父子,肯定寝食难安。
之后,儿子王某龙将当初的转账银行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告上法庭,要求该行赔偿12万被电信诈骗的经济损失,要求第三人邮储银行桐梓县松坎镇营业所(收款银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照理来说,当是自己上的,钱也是自己去银行给骗子转的,那银行为何会被王某龙告上法庭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王某龙认为,在办理转账业务过程中,其在《支付业务凭证》上填写完收款人为何某及其账户的相关转账信息,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未加审查核实,录入的信息中关于何某账户的接收银行名和银行号,跟后来得知被骗后查证的何某账户的开户行和行号并不一致。
银行的《支付业务凭证》上接收账号、户名、接收行名称、接收行号等信息一定要完全一致才能转账成功。如果信息不一致,银行应当拒绝办理。
但在本案中,王某龙认为由于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未按操作规程办理、审查不清的过错行为,致使《支付业务凭证》上信息不对应的情况下仍然转账成功,被犯罪分子诈骗了自己巨额财产,该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3
银行被判赔偿30%损失
法院审理查明,当初王某龙在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办理转账业务时,在该行《支付业务凭证》上填写收款人为何某及收款账户等汇款信息,该行向王某龙出示业务凭证显示,接收行名称为邮储银行涿州市支公司。
但实际上,这12万元被诈骗款项的实际接收行是邮储银行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营业所,其也是“何某”银行账户的开户行。
法院认为,王某龙自己在转账前未核实收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导致不良后果理应自己负责。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虽按王某龙填写的业务凭证操作汇款,但收款账号的开户行与王某龙填写的开户行明显不一致,该行未尽提示义务,也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由于被诈骗的12万从“何某”账户被转走前,王某龙没有向第三人邮储银行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营业所发送止付通知及时止损,所以法院表示第三人无需担责。
于是法院认为,对于损失,王某龙自己承担70%的责任,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承担30%的责任。
最后,法院判决涿州农商行南良沟支行赔偿王某损失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