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的蒲扇 乡村手工艺品电商转型之路

2022-08-09 00:27:28 -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在电商助力下,小小蒲扇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各地。

“大家饭后坐到院中心歇凉,挥摇蒲扇,看天上的星同屋角的萤,听南瓜棚上纺织娘咯咯咯拖长声音纺车,远近声音繁密如落雨。”

这是沈从文在《萧萧》中描述的夏夜,而蒲扇在其中构成了不可缺少的一景。

编织蒲扇的主要材料是一种亚热带植物——棕树,盛产于气候温热、多山川河谷的湖南湘西凤凰县,也正因如此,当地的苗家也一直都有竹编、蒲编的传统。

吉信镇距离凤凰古城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当下正值暑期的旅游旺季,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老水车吸引了很多国内游客前来一睹湘西风情。但与古城人民热衷于开民宿,卖特产相比,镇上的苗族村民却另辟蹊径,靠着勤劳双手为自己编织出了一条新的产业。

在这里,有人专门负责编织,有人专门上山采摘棕树叶,有人负责棕树叶的蒸煮晾晒,有人负责蒲扇包边的加工,分工不同的村民们已经形成了一条集采摘、蒸煮、晾晒、编织和包边等工艺于一体的产业链,整个镇上参与进来的村民已达到数百人。

如今,几近失传的手工蒲扇搭乘上新电商的快车,去年一个夏天就卖出了20万把,产业实现振兴,在电商助力下,小小蒲扇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各地。

起步:乡村好物销量受阻

故事的起源要从舒立俊说起。

今年40岁出头的舒立俊是镇上一家蒲编工厂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行业带头人,然而在2015年之前,他还远在深圳打工,干着在厂里打螺丝的活。

因为有了家庭和孩子,舒立俊决定不再漂泊,返乡创业,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成为他的突破口。

经过去义乌小商品城的一番调研,舒立俊发现,传统的手工蒲扇在义乌很受客商们的欢迎,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可紧接着一盆冷水就浇下来:蒲扇的编织手艺在当地已经基本失传。

“吉信处于山区,交通不便,蒲扇打不开销路,大家就没有动力,慢慢就没人编了。”舒立俊说,老一辈手艺人都上了年纪,普遍都六十多岁了,手艺失传差不多有40年了。

为了把蒲编的手艺找回来,舒立俊前后多次深入苗族村寨,拜访请教当地的老手艺人。这些老师傅年龄最大的已有82岁,时间过去太久,他们也记不清完整步骤,舒立俊费了很大心思才把蒲编的手艺重新拼凑出来。他回忆,这个过程中唯一找到的一把样品,还是从老师傅的床底下翻出来的。

手艺找回来了,怎么把生意做起来又成了新的问题。

舒立俊说,最初只有两三个师傅,产量不算多,但是压力很大。最头疼的还是销路,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心里没底。

因为紧邻凤凰古城,舒立俊首先盯上的就是景区市场。为了开拓客户,他先后跑遍了乌镇、婺源、张家界、黄山等一众景区,但一直没有太大突破。景区客户的订单量都很小,每次进货只有10把、20把,最多100把,凤凰古城一年到头也就卖个几百把,最多能保证不亏钱。

线下的销路跑不通,舒立俊想到了电商,便尝试在某平台开了一家网店,但坚持不到一年就关店了。“每天买两三百块钱的推广,就给两三百块钱的单子,再算上物流、退货的成本,做一单亏一单,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舒立俊说。

舒立俊的手工蒲扇生意和大多数乡村地区的好物销售面临着相同的困境,由于深处山区,长期与市场脱节,技术和设计理念也相对滞后,产品销路一度受阻,如何将产品卖到更广阔的市场中去是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

转折:搭上电商的快车

转折点来自与赵磊的相遇。

赵磊是拼多多商家“悦小七”的创始人,从事电商创业十几年,主要经营各种手工艺品。2019年,机缘巧合下,舒立俊辗转认识了在义乌做电商的赵磊,开始在拼多多平台出售吉信蒲扇。

在拼多多上线之后,吉信蒲扇的销量迎来了突破,单日的销量很快达到数百把,商品一度火爆到几位师傅即使连轴转还是供不应求,以至于有时不得不紧急撤掉产品链接。

舒立俊还会定期采购市场上的新式蒲扇,与师傅们一一拆解,探索新的编织手法,前前后后迭代了十余次,以探索最新的设计,迎合年轻人的喜好。

销量稳定,订单量不断增加,当地的蒲编产品通过拼多多打开了新渠道,也重新激活了当地苗族村民从事蒲编的热情。据了解,目前凤凰县已经形成了一个集棕榈采摘、晾晒、编织、包边等工艺于一体的蒲编产业链,并带动了辖属乡镇村落的阿婆、宝妈大量参与到产业中来,而当地的熟练工仅靠编扇子的收入就能达到四五千元。

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舒立俊此前开拓的景区客户陆续停止了进货,“现在只有一位客户还在订货”。但电商的订单却不降反升,去年一个夏天就卖出了20万把,今年受高温影响,仅6月份的订单就增长了三成左右。

舒立俊介绍,蒲编师傅目前有80人左右,初学者还有20多人,培训班也一直都没停过,但人手还是不够。

“虽然蒲扇是夏季用品,但由于销量可观,一个夏天可以卖出几十万件,这也保证当地的村民可以全年从事蒲编,冬天备货,夏天卖货。”据拼多多手工品牌商家悦小七介绍,悦小七根据平台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对蒲扇的设计、工艺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很快在一二线城市群体中打开了市场,很多95后年轻人甚至拿着凤凰蒲扇去逛星巴克、迪士尼。

今年以来,“悦小七”被赋予了“品牌”黑标,成了平台认定的品牌店,这也意味着吉信蒲扇有了更多被消费者认知的机会。“入夏以来,店内手工蒲扇、麦秸扇等订单增幅非常明显,今年扇子的销售额预计可以破千万。”悦小七店铺负责人刘俊鹏表示。

无独有偶,安徽宣城榔桥镇的木梳企业“缘木轩”也通过电商实现了业绩的飞跃。

早在2004年,榔桥镇就凭借悠久的木梳历史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木梳之乡”,一个数万人口的小镇下辖70多家制梳工厂。作为其中的带头企业的“缘木轩”,已经实现了将木梳带出小镇,销往全国、海外。2019年,“缘木轩”经过平台审核之后获得了“品牌”黑标,有了品牌认证的加持,缘木轩的销量更进一步,实现了千万量级的突破。

未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7月29日,拼多多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重点聚焦像“吉信蒲扇”“缘木轩”一样的乡村手工产业,深入走进湖南凤凰、安徽宣城、山西祁县、江苏宜兴、广西东兴、山东章丘、浙江义乌、江西景德镇等广阔的乡村产业带,推动当地手工产业、非遗产业,帮助第二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助力县域和乡村的产业振兴。

“在广阔的乡村地区,传统手工业一直都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地区的手工产业常常因打不响品牌,拓不开销路而导致产业式微,甚至是手艺失传。”据“多多新匠造”项目负责人介绍,“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就旨在通过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重新激活并传承乡村的手工产业,带动村民创富增收。

据悉,拼多多未来将投入10亿级别的专项流量资源和补贴资源,促进“匠心好物”出村进城;与此同时,成立专项培训团队,开发针对手工产品的电商培训课程,培育至少10万个新农商。

为了推动各地乡村好物实力出圈,拼多多还同时上线了“多多新匠造”专属活动,甄选来自优质产业带的“匠心好物”,包括蒲编、藤编、陶瓷、刺绣、玻璃、木雕、厨具、银饰、摆件以及传统手工农副产品等,百亿补贴频道也将对入围的手工产品进行重点倾斜。

“过去一年,平台传统手工艺品的商家规模增幅超过132%,获得‘品牌’黑标的商家也几乎翻了一倍。而这些来自乡村的匠心产品,其主要受众均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多多新匠造”的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搭乘数字化快车,传统手工艺产品正在迎来出村进城的大好契机,接下来平台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优势,持续推动乡村手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董静怡编辑:张伟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