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锐评|民调之乱与台湾之病

2023-08-09 10:19:51 - 海峡新干线

选举越来越近,台湾又到了民调满天飞的时候。

这场“三足鼎立”的大戏,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现在都不得不围着民调转,层出不穷的民调数字,成了串起所有戏码的主线。选举到了这个阶段,这种情况原本也算正常,但今年比较诡异的地方,是不管三党之间如何攻守进退,三个候选人的民调都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第一始终是第一,老三一直是老三。

海峡锐评|民调之乱与台湾之病

事出反常必有妖,金溥聪日前曾公开质疑,“有些人”要求民调公司依照他们提供的题目做民调,并愿意支付90万新台币,即使不按题目做也可支付50万新台币,“还是第一次知道,操弄民调在台湾选举中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见惯了选战风浪的“金小刀”都被刷新了认知,可见台湾地区的民调乱到了何种程度。

海峡锐评|民调之乱与台湾之病

民调作为一种常规的社会调查方式,本来的基本功能是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策规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参考依据。但在台湾,民调的第一属性是选举工具,政党政客们利用民调试探民意动向,掌握选民好恶,然后包装候选人,确定主攻方向,进而影响选民的投票倾向。从民调方法、机构立场到问卷设计、抽样方式,再到数据处理、数据解读,民调存在着各种可操作的环节、各类可允许的误差。什么时间做民调、做哪一种民调、公布什么数据,在台湾地区的选举游戏里,都大有讲究,也几乎都被玩到了极致。

换句话说,台湾地区的民调,早就背离了“民意调查”的本义,成为“民意调动”的工具。

而左右千万人投票情绪和选择的,往往就来自一份份仅千人抽样的民调。这种民调,在岛内几乎零门槛,从政党到民调机构再到媒体甚至自媒体都在做,几十万台币就能做,还有的赚——“按需订制”的最值钱,“按需解读”的也能换钱,政党政客花小钱办大事,机构媒体小成本挣大钱,民调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海峡锐评|民调之乱与台湾之病

经过民进党上台近八年的“绿化工程”,目前,岛内多数媒体和民调机构基本上一片绿油油,在这样一个选好的主战场,竞争对手一路被牵着鼻子走甚至花样吊打,也就不奇怪了。

当民调变成手中“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台湾的政客们自然就有了戏耍民意的底气。民调数据对其有利时,就标榜“民意为依归”“理应敬畏”;当民调数据不符预期,就蔑称“民意如流水”“不必当真”“看看就好”……

不断炮制各式民调、不断利用这些民调,不断追捧这些民调又不断践踏这些民调。民调的乱象,其实就是台湾民主乱象的缩影。弄懂了民调背后的弯弯绕,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对所谓的“民主选举”的越来越失望。按照西方给台湾地区设定的民主套路,选民们最后只能不断“凭感觉”投票,按照喜不喜欢、讨不讨厌,来选择谁坐“大位”、决定路往哪走。把本应理性的民主政治,简化为超然于现实的各种情绪,忘了民主政治本质上看的是实践,不是喜不喜欢,而是管不管用。当政党只冲着对抗去、当选民只跟着情绪走,那么在烂苹果中做选择的游戏就成了必然,台湾社会的撕裂、空转和病态,也就难以避免。

海峡锐评|民调之乱与台湾之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