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谁没吃过室友关系和小组作业的苦?

2023-08-09 12:00:56 - 媒体滚动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文|兰茜刘畅

理想中,我们更容易与熟识的朋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现实中,却常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我们保持沉默。

上大学后,小吴发现自己经常身处“不知当讲不当讲”的纠结中:小组作业碰上划水的队友,倘若对方是不太熟的同学,还能轻松地提出意见;若是自己的朋友,聊天框里的字打了又删,就是迟迟按不下“发送”。同样的纠结也发生于宿舍生活中,对铺起床的动静远胜闹钟,提醒后室友虽会道歉,却依旧改不了这点。几次三番,他不由为难,想直接表达自己的不适,又觉得十分别扭。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表达意见前先把想说的话发给文件传输助手,等做好心理准备再一口气转发。但草稿写了一版又一版,真正发出去的却寥寥无几。

当代大学生,谁没吃过室友关系和小组作业的苦?

这种小心翼翼的沟通方式与他过去的经历大相径庭。从前和父母闹矛盾,不开心可以直接写在脸上,又随着一声“吃饭了”消散在饭菜热腾腾的蒸汽中。再回想中学时的友情,也充满少年人的心直口快,没有那么多婉转不已的心思。在大学里,有话直说成了罕事,同学们不约而同开始遵循起“成年人”的社交法则。

这种困扰正是“00后”在大学阶段人际关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大学生活的开始,正是年轻人离开熟悉的社会环境、独立面对复杂集体生活的开端。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在同一个空间中学习生活,想要各自相安,探索彼此的社交边界成为绕不开的步骤。《相处的艺术》将边界感描述为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定。小吴“不知当讲不当讲”的纠结,也是出于会不会侵犯室友心理边界的担忧——自己认为合理的提议,在他看来是管得太多吗?如果对方也在默默忍受我的一些习惯,我说了岂不是十分尴尬?

当代大学生,谁没吃过室友关系和小组作业的苦?

不仅宿舍关系需要摸索,小组关系同样让人头疼。在大学,小组作业也被称为“小组作孽”,其恐怖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平常“人还不错”的朋友在小组里是什么样子。更恐怖的是,无论遇到的是认真靠谱型还是摸鱼划水怪,你都必须学会处理与其的合作关系。心理学家阿德勒将合作看得极为重要,他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人类的活动是建立在与其他人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假如我们采取孤立的姿态来为人处世,必定会走向灭亡。可以说,学会合作是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必经道路,这也许是大学老师乐此不疲布置小组作业的原因之一,即使它让无数大学生宁愿走向灭亡。

但不管朋友在小组中表现得多么糟糕,直接指责或撕破脸皮的人还是少数。年轻人更愿意让其他组员发表意见,或是直接将对方的那部分工作重做,不想因为小组作业破坏彼此的情谊。无论是与朋友、室友还是同学相处,年轻人都表现出一种倾向,对伤感情的恐惧胜过忍受不便的痛苦。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的观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可以按照亲疏程度分为三个类型,依次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其中朋友、同学、室友等都属于熟人关系的范畴。

当代大学生,谁没吃过室友关系和小组作业的苦?

从中学迈入大学,意味着年轻人需要构建新的熟人关系。而从陌生人变为熟人,则需要付出时间、人情和信任,高昂的经营成本让每一段关系都弥足珍贵。熟人关系中的两人如果互动不好,还会产生耻感(shamefeeling)、焦虑或愤怒等负向情绪,为了减除这些以熟人为对象的不良情绪,中国人比较会采取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与自卫性投射(protectiveprojection)等防卫方法。因此对于犯下的错误,熟人往往会选择设法通融,而不是轻易指出。

难将意见说出口,还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和文化”息息相关。杨国枢指出,中国文化的和合性落实在社会关系上,便是强调与追求所有人际关系的和谐。无论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化,都十分注重和谐观念,传统中国人对不和谐或冲突会形成一种焦虑甚至恐惧。为了保护他人的面子,避免可能的冲突,人们会在不同关系中分饰多角,满足对方根据角色规范所形成的期望。就像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说的那样,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在熟人社交中,人们大多会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同学面前热情亲切的同窗,朋友眼中真诚可靠的伙伴。交往中难免产生的负面情绪,一般不会对当事人宣泄,而是会转向其他出口,比如跟社交平台上形象模糊、匿名未知的陌生人吐槽。

当代大学生,谁没吃过室友关系和小组作业的苦?

当然,维持一段良好关系不可能只靠默默忍耐,或是等待一切不好的事情自己消失。无论是直面问题,还是回避矛盾,都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在被小组作业折磨两年后,小吴得出了一个教训——只和磨合多次的固定组员合作,其他人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要轻易答应对方的组队请求,从此摆脱了小组作业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社交烦恼。

至于室友的习惯问题,他下定决心和对方认真谈一谈,虽然不一定能改变清晨的“叫醒服务”,但至少自己明确表达了希望改善现状的意愿。澳大利亚作家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里指出,边界混乱是生活中所有问题和矛盾的核心。我们喜欢说某人“让”我感觉如何,但事实上每个人的感受是由自己负责的。将控制情绪的权利拱手交给他人时,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在因他人的行为感到不快时,提醒自己是否先默许了对方越过自己的边界,倘若答案为肯定,那么现在永远是重新厘清这一范围的最佳时刻。

(本文源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19期,参考书目: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徐珊译,《自卑与超越》,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乔治·戴德著,李菲译,《自我边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