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2024-08-09 20:50:04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电力报

打好迎峰度夏“组合拳”

浙能集团持续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当前正值“三伏天”,浙江进入“上蒸下煮”的高温闷热模式,用电用能需求随之攀升。面对这一挑战,作为浙江省能源保障主力军,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全力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加强外部合作,多措并举保障电、煤、气供应,确保全省用能安心、放心。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加大资源调运  解决燃“煤”之急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充足的电煤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定心丸”。浙能集团量质并举强化资源保障,年初落实煤炭资源超7000万吨,确保供应充足,坚决打赢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攻坚战。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进入迎峰度夏以来,浙能集团煤炭及运输分公司(以下简称“浙能煤炭”)积极加强内外部协作,全力保障煤炭供应:精准调控国内长期合作协议供应商交货节奏,有效提升了出运效率;为电厂量身定制个性化保供方案,确保电厂得到精准适配的“口粮”;加强海运公司沟通协作,有效保障迎峰度夏期间长期稳定的在线运力。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面对电力需求的高峰挑战,不仅要确保电厂“吃得饱”,更注重“吃得好”。为此,浙能煤炭在内贸煤炭市场相对宽松的时期,提前启动了电厂存煤热值提升工作。通过加大高热低硫资源兑现力度,同时不断提升优质进口煤的保障能力,保障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总体采购热值不影响机组出力。

为保障煤炭进口通畅,解决浙江燃“煤”之急,浙能集团多方发力,迅速提升了综合“硬实力”和服务“软环境”,今年在浙江省内舟山、温州口岸堆存空间进一步扩大,省外进口煤“新粮仓”也在稳步开拓。迎峰度夏期间,旗下富兴燃料重点提升进口煤炭通关效率,加强与口岸单位的协调合作,确保进口煤炭快速通关放行;浙能港口开启“连轴转”模式,确保煤炭不间断装卸,7月18日浙能港口煤炭单日吞吐量17.6万吨,创2009年码头开港以来历史新高。

此外,浙能集团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努力确保能源供应稳定、价格合理。今年6月25日,浙能集团与秦发集团在杭州成功签署了印尼SDE煤矿项目合作协议,此举进一步巩固了电煤的供应基础。据了解,印尼SDE煤矿项目位于印尼南加里曼丹省,浙能集团享有一定比例的分煤权,为该集团持续做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注入了新动力。

加码保供实力  “虚实结合”应对挑战

为应对用电高峰,浙能集团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镇海联合发电公司燃机异地迁建项目已投产运行,为浙江省2024年度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再添“硬实力”。入伏以来,浙能集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系统防范各类风险,坚决扛起能源保障主力军担当。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7月8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能电力”)所属76台机组全部在网发电,“加足马力”保障社会民生用电需求,机组平均负荷率更连破年内记录,最高达97.73%,省内统调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保持在20天以上。浙能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始终将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并积极跟踪研判发用电、外来电形势,及时调整、优化运行方式。各发电厂进一步精细运行管理,加大对重点设备、部位的巡点检频次,强化应急值守,确保机组在关键时刻顶得上、稳得住。

浙能集团所属水电站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坚持顶峰发电。其中滩坑水电站6月单月发电达4.22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7月根据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令开停机超400次,充分发挥了滩坑水电站作为全省第二大常规水电站的调峰作用。浙能集团所属海上风电场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精益运行维护管理,做实做细防汛防台工作;光伏电站加强对机组设备和集电线路的巡视,多措并举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绿色电能安全稳定供应。

当前,电网面临的“双峰双高”挑战日益突出,而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浙能集团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先行先试,以“虚拟电厂”模式挖掘用电侧可调负荷潜力、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助力迎战夏日电力尖峰负荷挑战。

6月28日,浙能集团首台“虚拟电厂”机组成功通过72小时试运行,有望在迎峰度夏期间省内用电供需平衡方面发挥实效。该项目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破除地理空间约束,对分布式发电、用电、储能资源进行聚合和管控,形成一个特殊的“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助力电网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

“浙能‘虚拟电厂’将加快推进资源聚合接入,持续开发多种类型聚合机组,建立电网与用户联系的中间平台,创新数字能源新业态。”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拓宽供应渠道 高峰用气“应保尽保”

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内的天然气需求也急剧攀升。面对挑战,浙能集团充分利用天然气产业链协同优势,统筹内外部气源组织,强化上下游联动,发挥天然气贸易平台功能,推动煤制气稳产满产,拓宽海气入浙通道,丰富天然气运输方式,确保浙江省天然气供应“应保尽保”。

7月迎峰度夏高温期间,浙江省统调燃气电厂单日用气量连续三天超3500万立方米。在此期间,浙能天然气集团供应的发电用天然气占比超七成,有力支撑了浙江省燃气机组顶峰出力。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保民生用气的基础上,加大对工商业用户支持力度,确保满足高峰时段燃气需求。

为保障迎峰度夏关键时刻气量“上得去、稳得住”,浙江浙能天然气贸易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合作伙伴,通过打通跨省管输通道、协调多路气源增供、释放“管网通”应急储备和调动LNG罐容调峰等方式,有力填补了浙江天然气供应缺口。

煤制气是浙能集团多气源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日来,浙能集团旗下的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天然气产量超600万立方米/天,为浙江省天然气保供增添了“底气”。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进口LNG是浙能集团天然气保供的又一重要支柱。近日,载运着13万立方米(约5.74万吨)进口LNG的马绍尔群岛籍“ALWAKRAH”轮抵靠小门浙能温州LNG接收站码头。这是今年7月份浙能温州LNG接收站码头临时口岸开放获交通运输部批复以来接卸的首艘LNG船舶。

“上蒸下煮”三伏天儿,浙能集团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浙能温州LNG接收站是浙江省属国企首座自主控股的接收站项目,设计年接收能力为300万吨。海气通道的进一步拓宽,对于提高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为方便向浙江西南山区及浙江省内长输管道未通达地区供气,浙能天然气集团积极补全“液态销售”拼图。7月15日,由浙能天然气集团和英国石油公司合资成立的浙江英能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首辆LNG槽罐车从浙能温州LNG接收站正式出车,送抵工商业用户。

这也标志着浙能天然气集团液态销售主平台正式落地,将有利于调节地区间和季节性供需缺口,推动区域天然气供应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提升天然气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保供能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