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学者:当下再思考“李约瑟之问”,中华文明有科学和创新基因

2023-09-09 18:55:04 - 上观新闻

转自:俞陶然

你听说过“李约瑟之问”吗?这个问题由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提出:中国在17世纪前,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诞生?今天举行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创新文化论坛上,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对“李约瑟之问”做了再思考。在他看来,要承认中国古代有较为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中华文明中的科学和创新基因要有充分自信。李约瑟当年提出问题的一个背景,是在承认中西方文明差异的前提下,倡导两种文明的交流和互鉴。这种观点在当下依然富有价值,因为文明之间的开放和包容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主张“脱钩”的论调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中华文化蕴含很多创新元素

本届创新文化论坛的主题是“追光:创新的精神与动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解放日报社等承办。为何在浦江创新论坛上设立文化分论坛?承办方解释:科学文化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精神土壤和动力之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科学文化。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有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交流和会通,是科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发展。培育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是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一些思考与研讨正当其时——各国正在塑造怎样的科学文化?中国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怎样的创新文化?此次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探讨。

剑桥学者:当下再思考“李约瑟之问”,中华文明有科学和创新基因

在主旨演讲中,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介绍了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调研课题。不少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之道等特质阻碍了科技创新,这也是他们对“李约瑟之问”的回答。对此,张碧涌回应:国人要坚定创新自信,因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创新元素,它们包括:对立统一的观点、格物致知的精神、技术革新的理念、因地制宜的思想、融合创新的意识。《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著作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二十四节气和《梦溪笔谈》表现出格物致知的精神,鲁班是中华民族技术革新的杰出代表之一,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人因地制宜的思想,中医对古印度医学的借鉴、徐光启提出的“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意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汲取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文化,如今,国人的创新精神日益强大。张碧涌以两家企业为例:华为体现了“一根筋”的创新精神,在信息通信行业持续攻关新技术,已进入“无人区”,同时坚持不上市,不追求公司业务横向发展;海尔管理层有“换道超车”的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后电商时代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不同文明和文化要沟通互鉴

与张碧涌的观点相仿,梅建军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含有科学和创新基因。在当下的创新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向西方文明等其他文明学习,也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剑桥学者:当下再思考“李约瑟之问”,中华文明有科学和创新基因

这位英国剑桥学者的演讲题目是《“李约瑟之问”与文明互鉴的意义》。作为已故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在中英两国的知名度都很大,他不仅是生物化学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专家,对中国古代科技做了深入研究。梅建军表示,李约瑟有三大学术贡献:一是揭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科技贡献,以及中华文明进程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二是对“欧洲文明中心论”提出挑战,肯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明对现代科学在欧洲兴起的巨大贡献;三是揭示了东西方文明发展之间的种种联系、各自的特征和相互差异,进而指出不同文明和文化的沟通和互鉴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李约瑟的这些观点,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相通的。”梅建军说,“我们要从文明互鉴的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力求开放和包容,而不是搞脱钩。”

剑桥学者:当下再思考“李约瑟之问”,中华文明有科学和创新基因

在他看来,“李约瑟之问”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的,是个“伪问题”,要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科学知识体系做支撑。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近代以来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研究显示:从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然而到了19世纪,骤降为只占0.4%。

而今,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比例有望持续上升。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和科学文化,用文化软实力涵养科技硬实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