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2023-09-09 18:00:06 - 市场资讯

商界新媒体

2023年9月9日-11日,由世华集团、商界传媒集团等机构联合发起的第六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在北京雁栖湖APEC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以“承载时代使命,引领商业文明”为主题。新的时代下,我们每位企业家承载新的使命,如何让我们的商业向善、让社会更美好,是本次大会举办的最重要的使命所在。来自全球3000余位参会人员汇聚北京,就社会企业家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问题展开了讨论。

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以下为会议演讲实录:

第八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涛先生、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先生、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昕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

主持人: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所以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们邀请到的几位贵宾将会跟我们分享几个问题以及他们各自的高见。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在这个充满迷茫和不确定的时代,大家觉得什么是不变的?对于企业和个人如何在变化中找到方向和确定感?

赵涛:现在很多企业家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社会进入了低消费,大家有钱不花,商业越来越向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竞争,各种因素导致民营企业信心严重不足,包括很多国企也不敢干事,这就是现在的现状。在这个时候最吃亏的其实是中小企业,因为它们核心壁垒护城河很低。在这一大浪淘沙时期,企业更要练内功。

第一,肯定是扩张。保住再次经济腾飞时大家能有发展的本钱,就是中国俗话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阶段保存实力很重要;

第二,是练内功。往往这个时候护城河深的企业、有内功的企业就能渡过危机。

这两点做不到的话这个阶段会很辛苦。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个经济周期,由过去的黄金时代到现在的黄铜时代或者是白金时代,大家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和转型思想,不要对发展的预期太高。寒冬总会过去,大家一起寻求在下一次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次腾飞。

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江南春)

江南春:我1992年开始加入工作、加入广告业,那时候要跟客户解释为什么要做广告,这件事情为什么值得做,要跟客户解释怎么收钱,因为那时候三角债很多,经常做完广告收不到钱,所以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挑战。而突破困难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信这个国家、相信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商道,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很容易退场。很多头部企业就是这么练成的,在面对困难中持续向上、持续相信,最后走过来。我相信,不相信的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赛道,最后相信的人留了下来。在不确定的情况之下,最重要的是要有确定的商业逻辑,有确定的信仰,有确定的内心力量。

姜岚昕:目前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压力以及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周期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增长是因为中国由于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土地红利,包括信息差的红利,给企业带来了一种宽度增长的方式,这种存量的、肥胖式的、肿瘤式的增长其实并不长久和良性。整个中国的增长方式应该从过去那种破坏生态的方式上升到真正战略式的、深度式的、肌肉型的、生态化的。如果能够放弃错误的增长方式,可能就会换来一种新的力量。从现在增长的整个方向来说,不管你是透过细分领域的方式,还是开创某一个品类,或者在某一个事情上透过高科技、透过整合、透过跟头部企业链接,或者跟顶流科技专家以及人工智能进行结合的方式,可能会找到新的突破口。

第二个,回到原点,你为什么创业?你创业到底有什么价值?你做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必须回归到真正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能搭建什么样的平台,以及关联的上下游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驱动,还有产生的社会价值,只有企业越注重社会价值,最后整个发展路径才会越来越好。经济周期和时代变化与不变的一定是规律、是规则、是价值、是贡献、是向善的东西,变的东西是方法、是策略、是流程。我相信,中国经济还会增长,只是增长的方式发生变化,我相信依然会迎来新的春天。

主持人:刚才几位的分享给了我们靠谱的、定数的感觉,就是要相信。相信国家,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定力。相信不相信或者相信的程度是怎样?它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你个人对这个世界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一个伟大的使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接下来想请几位分享一下您的人生使命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为使命而活?

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潘基文)

潘基文:我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十年之久,见了全世界各国的人,访问了各个国家。现在不合作、不贸易,即便这个国家有多么强大,即便人口多么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个人力量无论多么强大,都不能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需要伙伴。伙伴关系需要跟政府、企业、市民、社会等等连接起来。

如果地球变成“火球”的话咱们能生存吗?以前说globalwarming(地球变暖、地球在发烧),现在变成了globalboiling,boiling是沸腾的意思,地球不仅仅在变温暖化,而是在沸腾的阶段,所以我们不能再等,有担当的大国们应该主导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样大家才能存活下来。

主持人:如果没有潘老秘书长当年积极的协调,可能《气候变化协定》也没有那么容易落成签订。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回顾一个人的伟大使命,感谢潘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不辍地努力。

赵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管是做企业还是一个普通市民。比如,你做父亲,你可能没有做企业,但是你也有在一个家庭里的使命。我是医生出身,这些年一直从事制药(步长制药),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好药送到老百姓手里,疗效是硬道理。同时我又是一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者,更有责任把每一个制药过程做好,把每一个原材料的标准从原产地控制好,使我们的药同一个配方最大限度的把疗效做出来,让医生给患者用,这是我最大的使命。另外一个使命跟今天的话题有关系,就是企业感恩社会,解决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困难,让社会更和谐,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江南春:其实我们这一代都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受益者,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经过了40年的过程,最早从商业角度来说谁有优质的供应谁就赢,到第二阶段谁有优质的渠道谁就赢,谁渠道点多面广、渠道渗透率高就会赢,第三阶段经过中国这几十年的繁荣进入一个过剩的时代,在一个过剩的时代当中消费者多了很多选择,在这么多消费者选择面前,每一个品牌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选择你,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是什么?否则,大家就是在不断的同质化竞争中、在价格战中,这个过程当中大家的利润就越来越低,最后员工、社会都没有得到相关的好处。

如果从一个人的使命角度来说,我从事广告传媒业大概30年,我自己最大的体会是如何在这样一个过剩的时代中帮助你的客户、帮助中国这么多的品牌,从同质化的竞争转向差异化的竞争,从以前都是渠道端的竞争、流量端的竞争,转向以品牌差异化认知的竞争,最终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化,推动中国企业能够创造独特的价值。我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化的道路。

其实现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细分化,每个企业都去抓那个不同市场的细分化需求,就不会在混乱当中大家都在同质化竞争、低质竞争。我们能给世界提供的不仅是那些产品,还有品牌的独特价值,品牌留给消费者心智当中的情感共鸣、价值观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未来中国企业在品牌化道路上为消费者和为这个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我相信,中国的第一未来一定是世界的第一。

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姜岚昕)

姜岚昕:所有企业的增长,一般从创办开始进行增长,然后到顶峰、衰减,最后关停,这是一种表象。真正的本质是什么?你创办一个企业首先是种下一粒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使命的种子,它慢慢地发芽。当你的事业处于顶峰时,一定是你最有使命感的时候,而你的使命一定触动了你的客户、你的同仁、你的伙伴以及股东和所有关联的群体,从而产生使命的共振,产生能量的驱动。最后为什么慢慢衰减?是因为你的使命开始衰减了,因为企业以赚钱为导向了,你赚了钱容易满足,赚不到钱容易放弃,慢慢就没有定力了,所以使命感的衰退必然带来所有关联能量的下降。假如有一天你没有使命感了,那这个组织可能就会关停。

不管是人生成长逻辑还是企业成长逻辑,应该是“因、缘、果”的顺序,但大部分人都是先追求“果”(业绩、增长、利润、市值),但是“因”一定是使命,它蕴含了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你做这件事情到底能创造什么价值,到底对社会有什么推动,你所做的这个事业能不能让所有人内心产生共同向善、向上、向美、向往的一种力量。我当年创办世华是23岁,发了一个愿叫为世界华人的富强而努力服务,使华人企业成为世界经济的脊梁,最后取名为“世华”。最早办这个论坛的时候我就说引领社会企业家造福世界,带着这个充满神圣、敬畏和谦诚的使命,使命感的力量就为我种下了最好的因,这种因会带事业上的缘分,最终也自然得到了更好的商业成就。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个大趋势,关于双碳话题。我国提出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企业家应当做出哪些改变,才能更好地符合商业生态,环境生态?

潘基文:中国为了满足2060年的碳中和会建造150个原子能发电站,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全世界核能源发电站大概有432个,现在中国核能发电站大概只有57个、58个。2060年前中国再增加150座核能发电站,一定要达到碳中和,这对全世界的碳排放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中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以及ESS储存能量的装置这方面非常发达,从充分的技术能力看,也是处于全世界领先的,这些技术也可以输出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家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圆桌对话|如何在变量中寻找不变的答案?

(赵涛)

赵涛:双碳问题是全世界都很关注的。今年大家可能感受到天气很热,是近些年最热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一百年内最凉快的一年。随着这些年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剧烈影响了地球的温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碳排放又和各个国家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冲突,所以每个国家政府都在找自己的平衡点。每个国家制定的目标都不一样,但是现在全球已经达成共识了,在平衡过程中尽可能的利用新技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核能,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等一系列,都在朝2060年中国的碳中和达标来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这个领域有很多机会,比如说,我前段时间看到核聚变,如果这个技术能够可控的话,那就变成我们自己可以制造小太阳了,可能比核能更高一个层次能源的供给,我们希望这种新技术能进一步实现。人类不管怎么发展只有一个家园,如果家园破坏了,人类就不存在了。我们现在移民星际的技术还不完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个领域里头多做贡献,为了我们的家园。

江南春:核心的是每个人理念是一致的,落地到每个企业、每个个人当中,怎么样在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把它落实下去。每个人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大家汇聚起来就成为一股洪流。

姜岚昕:我记得2015年安南秘书长讲了一句话,我终身难忘,他说“商业不可能在一个失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现在危机感大家都有了,最重要的就是把它变成群体意识,更重要的是把群体意识变成一种行动。

潘基文:解决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不光是政府、企业、以及一般市民,都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大家现在生活在非常富裕的国家,水毫无顾虑的使用,电也毫无顾虑的使用,纸也是毫无顾虑的使用,而这些都会加剧地球的变暖,所以我从个人意义上来呼吁大家,回家之后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要节约能源,没用的灯要关掉,没用的水要关掉,没用的纸张一张也不要随意丢弃,大家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者:商界新媒体

责任编辑:梁斌SF05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