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 马斯克或困在“英伟达”
中国工业报王永强
9月5日,特斯拉(TSLA.O)人工智能(AI)团队发布产品路线图,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完全自动驾驶(FSD),但有待于监管批准。
受此影响,国内智能驾驶、车路云概念股震荡走强。合众思壮(002383.SZ)、中光学(002189.SZ)当日涨停,中海达(300177.SZ)、启明信息(002232.SZ)、雷尔伟(301016.SZ)等跟涨逾6%。特斯拉当日亦收涨4.90%,但隔日即大跌8.45%。
“能推出就很好,延期是特斯拉常见的事情,关键在于是否真的好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用三句话精炼点评特斯拉FSD入华的作用、进程及走势。
再次“跳票”
作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集大成者”,FSD(FullSelf-Driving)较其基础版自动辅助驾驶(AP)、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EAP)功能更为丰富,交通标志识别、市区自动辅助转向及自动速度偏移调整等备受瞩目。
尤其是2024年1月,特斯拉推出FSDV12Beta,成为全球首个“端到端”神经网络量产上车企业,一改之前的“模块化”技术路线,将感知、决策、规划相融合,实现了从多维传感器数据输入到操作指令输出的全流程“感知决策一体化”,用神经网络代替了人工规则编写,删减了超过30万行C++代码,实现了从规则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通过提供较高程度的拟人化智驾决策服务,优化了过往略显生硬的速度、转向等不佳体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对FSD的这一变革性技术大加赞赏,认为FSD采用“影子模式”和“扩展大模型”方法,车辆收集的数据用于训练FSD系统,然后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在车辆中更新,使车辆性能越来越接近人类驾驶员。
也是基于对该技术的自信,2024年3月,特斯拉FSDV12版本上线并在北美大规模推送;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访华。坊间普遍认为,马斯克正是为FSD落地国内进行“游说”。
而在全球电动汽车“内卷”、销售增速趋缓态势下,马斯克也从不掩饰个人对FSD入华的迫切想法。
4月20日,马斯克首次在社交平台上表示FSD“可能很快就能进入中国”。7月,特斯拉二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再次表示,“FSD将在V12.5或12.6版本上进入中国、欧洲及其他国家”,他甚至提到,公司正在欧洲和中国申请监管批准以实施监督下的FSD落地时间表——预计将在2024年底前获得批准。
“特斯拉FSD落地国内,明面上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无非是车辆数据安全、用户隐私、智算中心本土化、纯视觉模式的安全性、商业模式这些。”自动驾驶资深从业人士李杰告诉中国工业报,目前来看,特斯拉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效果不错。当然,从4月中旬的“很快落地”变为延期至2024年底,再变为推迟至2025年一季度,FSD落地国内显然比特斯拉于上海临港建立超级工厂更为复杂。
布局渐成
根据李杰的观察,尽管FSD入华“路漫漫”,但明面上要解决的问题,特斯拉和马斯克正不断结出硕果。
4月28日,马斯克访华当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特斯拉榜上有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全部合规,是唯一一家上榜的外资车企。
中国工业报查询官方信息显示,上述4项安全合规要求分别为: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
也由此,特斯拉拉开了国家机关、机场、高速等解除特斯拉禁行禁停限制的大幕。7月初,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采购目录,特斯拉汽车首次进入国内政府采购目录;8月6日,特斯拉国产后轮驱动版(标准续航版)ModelY车型进入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超市”名单。此外,特斯拉也进入了云南省政府采购云平台、吉林省政府采购云平台以及上海城投兴港集团、临港投控集团等国企采购名录。
几乎同期,第一财经报道称,4月底自然资源部获批的地图中,由百度智图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用于导航的GS(2023)4634号高级辅助驾驶地图为百度与特斯拉双方合作完成的车道级地图,特斯拉与百度地图此次合作为"独家"、深度定制。
“特斯拉实际上通过与百度地图的深度合作,借用后者的测绘资质,曲线获得了智能驾驶系统收集道路相关信息的资格,为FSD国内落地进一步扫清障碍。”李杰告诉中国工业报。
2022年8月31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明确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了相关传感器后,采集的相关信息数据及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行为,都属于测绘活动,需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进行管理。由此,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不能申请测绘资质,只能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
同时,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外资企业向境外传输包含地理信息的数据需经过审批。因此,特斯拉自2021年以来在华收集的所有驾驶数据目前均存储于上海,且未传输至美国,这势必在相当程度上阻碍FSD相关算法的训练。
基于此,华金证券特斯拉FSD研报显示,5月19日,特斯拉正考虑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收集和处理自动驾驶数据,以更好适应国内复杂的交通条件,并利用大量场景数据加速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推动FSD的全球部署战略;此外,特斯拉还与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进行了谈判,讨论为中国数据中心购买图形处理器的问题。
这是特斯拉继2021年5月宣布在国内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后,成为2021年8月颁行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合规首批试点企业的最新进展。
而随着特斯拉中国保有量的快速上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的企业名称申报记录显示,特斯拉保险经纪(中国)有限公司已于7月30日成立。
“马斯克的预计是基于技术成熟度,但各国对自动驾驶的担忧,主要在数据安全,FSD在某个区域开通,就需要收集该区域的各类环境数据,这些环境数据在各国管理体系都各不相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中国工业报,“管理层对特斯拉FSD的数据安全性依然有疑虑,当前也不只是个审批的问题,中国需要了解特斯拉FSD数据的管理规则。”
欲速不达
尽管马斯克补充特斯拉AI团队路线图时间表示,FSD可能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或4-6月初在国内推出,但这很可能是马斯克再一次预期落空的“大嘴”预测。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6月,上海临港新区推动特斯拉FSD落地试点,涉及10辆特斯拉车辆将在上海开展路测。
“假的。”不愿具名的自动驾驶资深从业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真实情况应该是特斯拉用了百度地图,所以当时只不过是百度地图在拿特斯拉做测试,与特斯拉FSD落地无关。
而按照华金证券的研究,国内道路环境、交通规则均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且过去的行驶数据当下价值相对有限,因此,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交通状况较其他市场更为复杂,且道路上行为和自行车骑手更多,FSD若拟在中国市场开展应用,亟需采集存储国内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以加速其FSD功能丰富及国内调校。
因为牵涉到数据采集及使用合规、数据中心本土化建设、美国限制英伟达等高端芯片出口至中国等各种复杂因素,这显然已不是特斯拉一方努力就能快速解决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看,特斯拉FSD国内落地的速度,甚至取决于英伟达的供货品类及速度。
此外,华金证券指出,特斯拉FSD采用的纯视觉方案或因缺乏冗余设计,而停留在L2级别,只能被称之为辅助驾驶,而非L3级及以上才能被称的自动驾驶。
“在不用激光雷达以及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特斯拉HW3.0版本的自动驾驶功能或只能达到L2级别,仅作为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华金证券进而表示,特斯拉正在考虑更优的解决方案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包括在FSDHW4.0中预留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接口,弥补夜间或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纯视觉方案的风险;以及特斯拉近年来陆续采购Luminar激光雷达做可靠性检测。
马斯克对此当然心知肚明。
《证券日报》报道称,马斯克认为,特斯拉FSD测试里程需要达到60亿英里,才能满足全球监管机构的要求。而特斯拉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FSD的累计行驶里程刚超过16亿英里。
也正是基于上述现状,国内各智驾头部公司都对特斯拉FSD入华自信满满。
6月25日,小鹏汽车(NYSE:XPEV/09868.HK)董事长何小鹏微博分享其美国试驾特斯拉FSD感受称其全程表现“很丝滑”,“绝大部分路况处理都让我很安心,很像人类司机驾驶”。何小鹏同时表示,“中国的道路比美国复杂程度更高,人流和车流更多,很期待FSD之后再中国的表现。”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则放话欢迎FSD入华,在中国华为智驾体验略优一些。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亦在ApolloDay2024活动上表示:有传闻说FSD和Robotaxi即将入华,百度对此特别期待,也非常欢迎。不过也友情提醒一下,“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中国复杂的道路场景下做Robotaxi真心不容易。比如在武汉,特斯拉想要做到当前百度的全无人运营水平,还是需要挺长时间,少则3年、多则5载,如果不信可以先来武汉跑一跑。
就此,盘和林表示,美国的路况也很复杂,FSD是机器视觉,其通过数据积累来模仿本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可以说更像人类驾驶员。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应对国内路况挑战,但不是拿来就能用,而是要积累一段时间的数据才能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作为特斯拉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目前保有量已超过170万辆,但特斯拉FSD6.4万元的买断价下探空间相当大。
“为了增加装机率,特斯拉2024年4月下调了FSD的北美买断价和订阅价。前者从12000美元下调至8000美元,后者从每月199美元降至99美元。考虑到特斯拉推出FSD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而国内智驾竞争远比海外激烈,国内多数智驾高阶系统也是促销附赠、免费为主,特斯拉FSD要想在国内推开,马斯克可能要在售价上更具诚意。”李杰告诉中国工业报。
截至发稿,特斯拉尚未回复中国工业报相关采访。
审核:余早早
责编:左宗鑫
编辑:袁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