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醇香——土法打油

2024-01-19 08:00:46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记忆中的醇香——土法打油

张英颖

白露到,竹竿摇,家家户户打核桃,小小核桃满地跑。

“回家打核桃喽!”在涉县,白露是除农历新年外最热闹的一天。宛如母亲最深情的召唤,即便是远方的乡党也会在此时赶回家乡,与家人一起戴上草帽、挑起竹竿、背着筐子,来到自家的前场后院田间地头,在“啪啪啪”的敲打声中享受丰收的喜悦。

“核桃,被奉为‘涉县三珍’之首,在我们这里有2000多年栽培史。过去生活条件艰苦时,每个村庄都有油坊,村民自己备上蓖麻籽、油菜籽去那里加工,但是蓖麻籽打出来的油不容易存放,核桃油就成了平民餐桌上的奢侈品。如今,土法打油技艺作为涉县县级非遗仍散见于乡村民间。”涉县文化馆馆长申兴文说。

油坊土法打油所用工具正如元代王祯所著《东鲁王氏农书》中的《油榨》一章所载:取油具也。用坚大四木,各围可五尺,长可丈余,叠作卧枋于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圆凿小沟,下通槽口,以备注油于器。凡欲造油,先用大镬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辗碾令烂,上甑蒸过,理草为衣,貯之圈内,累积在槽;横用枋桯相桚,复竖插长楔,高处举碓或椎击,擗之极紧,则油从槽出。此横榨,谓之卧槽。立木为之者,谓之立槽,旁用击楔,或上用压梁,得油甚速。

“涉县核桃分夹核桃和绵核桃,薄皮核桃是后来的新品种,也叫纸皮核桃。”申兴文介绍,打核桃油的第一步是砸核桃,绵核桃很容易被砸开,夹核桃外壳坚硬不容易被砸开。砸碎后的核桃用簸箕筛选,果仁会被筛到下层,但还不够碎,需要放进碓臼里捣成粉末状,捣的越细出油率越高。第二步,把捶打细碎的核桃仁放进蒸笼,锅里添水,柴火老灶熏蒸。蒸核桃要少量多次,一层一层码放,要不就蒸不熟。蒸透一锅通常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蒸到半个小时,醇香的核桃油香就弥漫飘散,香气袭人。第三步是裹核桃饼。将蒸好的果仁舀到布袋里,一边舀一边压挤压实,木头油槽能榨两个7至10厘米厚的核桃饼。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榨油,把油饼放入树桩做成的老式油榨车的油槽中,在油饼两边放进两块钢板,再放入一大块木头把槽内填满,空余的地方还要放入木楔,木楔分两排。在榨油的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木楔,以榨出更多的油。“咣,咣,咣……”随着撞击楔块,黄澄澄、醇香的核桃油便从木槽底部滴滴溢出。

目前,核桃在涉县有40余万亩的种植面积,它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特别是核桃油,很受消费者青睐,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物质,除了能够提供人体足够的热量外,具有滋润皮肤、养颜美容、促进脑代谢改善脑循环的功效,可以避免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虽然机器榨油已经广泛应用,而且产量高,但传统的土法打油技艺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核桃的营养成分,适应于家庭油坊少量自用,也更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申兴文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