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文旅、产业“组合拳” 峨眉山市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
近日,以“文体旅融合·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省兴义市召开。会上,峨眉山被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授牌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之一,峨眉山市再度蝉联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首。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里山水风光“秀甲天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峨眉特色不止风光秀美。这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茶酒水”等特色品牌步步出圈,“医养峨眉”口号日益响亮,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风帆正扬,亮眼成绩的背后动能何在?奋进的蓝图又如何擘画?近年来,峨眉山市坚决扛起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使命任务,鲜明提出“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争创全国百强县”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正如《峨眉郡志》里描述的那样,峨眉山风光秀丽。峨眉山市年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390毫米、森林覆盖率63.7%,负氧离子含量均值18508个/立方厘米,空气优良天数330天以上,终年雨雾温养、氤氲缭绕,是“佛国仙山”,也是“植物王国”。
“生态环境是峨眉山市最大的本钱和优势。”峨眉山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峨眉山市以“生态立市”为核心,着力护优生态环境,峨眉河入选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天然氧吧,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峨眉山市以夯实生态底色为目标的“三向发力”生态保护工作。
今年8月,在峨眉山“消失”半个多世纪的极危两栖动物——峰斑林蛙再次现身,它的出现是对峨眉山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的一个印证。2022年,“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成功纳入全国第二批58个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涉及峨眉南山龙池湖至四溪沟等区域,71.3亿元资金落户峨眉山,通过实施包括峨眉河水环境治理、峨眉南山生态修复在内的九大项目,“绿水青山”正成为峨眉山市响亮的品牌和突出优势。今年1—9月,峨眉山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5天,优良率为96.7%,省考和乐山市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
为了让生态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峨眉山市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建设“口袋公园”、微绿地和健身步道,让“开窗有景、出门见绿”成为现实。2023年,峨眉山市投资6500万元,成功改造188个老旧小区,惠及10092户居民,并在峨秀湖旅游度假区、东湖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园的基础上,相继建成21个“口袋公园”,持续为市民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生活环境真是旧貌换新颜!路平了、灯亮了、公园近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了!”市民刁女士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峨眉山市绥山镇荷叶村村民老刘开心地说:“自家老房子用来做民宿,每年能收几万元的租金。”荷叶村是峨眉山市知名的“民宿村”,也是峨眉山市近年来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典范。近年来,该村通过规划引领、融合治理、提质扩容等措施,积极开展道路建设、公交站台修建、垃圾池改造等工作,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乐山市4A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大文旅新村等称号,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64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目前,峨眉山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79个。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峨眉山市稳步践行“生态立市”理念,走出了一条既富含“金”又蕴含“绿”的发展道路,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在此基础上,峨眉山市正悄然开启“文旅兴市”的新篇章,依托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八方游客。
“登峨眉山,是我这次来中国四川游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泰国游客素帕莎早就听闻“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此次四川之行的第一站便来到峨眉山。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所在地,峨眉山市凭借其世界名山地位和千万级游客流量,坚持以“文旅兴市”为牵引,积极推动工业、文化、旅游三大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文旅产业迸发勃勃生机。2023年,峨眉山市全域接待游客达2198.65万人次,同比增长10.57%,其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756.61万人次,同比增长69.74%;峨眉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9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14.61%,实现门票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248.38%。
“我们致力于打造峨眉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峨眉南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峨眉武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张新‘世界级名片’,以持续擦亮峨眉山的‘金字招牌’。”峨眉山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是峨眉山市的一大特色和招牌,这三张名片的打造将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今年8月,以仙侠文化为核心,集沉浸式演艺、非遗文创、休闲娱乐、研学体验、夜间经济等为一体的《峨眉·仙侠云集》大型文旅项目亮相,进一步增强峨眉山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名片效应。同时,《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夜间经济”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自2019年以来,该剧已开演约1900场次,2023年累计开演480余场次,接待游客14.35万人。传统演艺《圣象峨眉》也于2023年3月复演,至今已累计开演超200场次,接待游客5万余人。
同时,坐落于峨眉山风景区内,三面环山,与峨眉之巅的金顶遥相呼应,被誉为“森林中的工厂”的国家4A级景区——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也以其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为丰富旅游业态,峨眉山市整合旅游资源,将工业旅游融入常规旅游网络,推出一大批精品旅游线路,构建起“可看、可玩、可学、可购、可品、可闲”的工旅复合运营生态。
乡村振兴中的奇思妙想,也被峨眉山市发挥出来。近年来,峨眉山市充分利用“茶菜药”多元价值,打造高桥里、农业大公园、五彩福田、天上的街市等农旅融合示范点15个,发展荷叶溪谷、荷塘云羲、东月半山等民宿385家。2024年上半年,峨眉山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1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8.42亿元,入选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
除了工业、文化、旅游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峨眉山市还在服务和营销方面下足功夫。自2000年起,峨眉山景区便开始智慧景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经过20余年努力,景区已完成全网实名票务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一系列智慧化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文旅宣传方面,峨眉山市利用移动云信大数据平台开展靶向宣传推介,让游客在抵达峨眉山后第一时间便能了解到文化演艺信息,大大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峨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文化旅游和度假服务中心主任饶静表示:“我们将重点办好峨眉山烟花音乐嘉年华等特色文体旅活动,通过活动聚集人气、促进消费、扩大影响。”峨眉山市将从赛事和活动入手,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10月16日,峨眉山市论道·竹叶青茶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呈现出一派忙而有序的景象。塔吊高耸入云,工人们忙碌穿梭,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一座座建筑主体正在快速“拔节生长”。据了解,这是乐山市的重点项目,也是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的扩能之举,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面积约470亩,总建筑面积接近22万平方米。
峨眉山市,依托名山好水,孕育出优质茶叶和美酒。作为乐山的食品饮料基地,峨眉山市一直将“茶酒水”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如今,“峨眉山茶”产业已初具规模,竹叶青等茶企不断壮大,峨眉山市荣获“世界绿茶黄金产区”“中国茶业百强县”等称号。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价值高达49.2亿元,茶叶年综合产值达到160亿元。同时,酒水产业也集聚成势,农夫山泉、华润雪花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此扎根,峨眉雪、龙池白酒等本土企业不断壮大,更有保乐力加、郎酒集团等国内外名企纷纷落户,今年1—9月食品饮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达31.39%,峨眉山市正聚力打造中国高端威士忌产区、中国西部最大的饮用水产业基地。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峨眉山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锚定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通过大力实施“制造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全市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其中包括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户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6户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在“智改数转”的浪潮中,峨眉山市大力支持,域内企业纷纷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式发展。例如,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单车过磅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30秒以内,效率显著提升;四川乐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则全面实现光缆生产线的数字化管理,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去年以来,全市共实施21个技改项目,总投资超过7亿元,入库“智改数转”项目8个。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名列全省制造业百强名单。
近日,以新材料研发生产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型企业中科乐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传来消息,预计到年底,该企业全年可以完成计划产值7000万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布局建设新赛道产业,也是峨眉山市“产业强市”的举措之一,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新赛道产业企业8家,2023年实现产值19.46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1.2亿元。
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峨眉山市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峨眉山市以项目建设统揽全局,这里水、电、气等资源要素完备,四川峨眉山经济开发区拥有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同步配套管路同期建设、地水一体供给,打造项目要素保障“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