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普查员 | 是机遇,更是责任
转自:国家文物局
随着探铲一次一次下搠土层,取出的圆柱形土样中出现了红烧土、草木灰,继而有黑陶、灰陶和瓷片,普查队员都很兴奋。同行的记者多是第一次参加田野调查,穿梭在玉米地里“寻古”,鞋子沾满泥土,一路问个不停。
在山东省临朐县城东侧的张家寨村,临朐县博物馆馆长衣同娟率领普查队一大早就开始了遗址勘探。据村民提供的线索,他们在耕作时经常翻出瓦砾、瓷片等物,觉得地下可能隐藏着一些“秘密”。今年4、5月间,临朐县先后下发了两次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的通知,共收集100多条线索。张家寨村东台地即是线索之一。
一个多小时的勘探后,这处遗址的范围初步确定为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从采集的陶片、瓷片判断,标本年代初步定为商周、汉、明清。有人问陶片上为何有布纹,原来是古人使用麻袋或粗布留在陶器上的印痕。
随后,普查队马不停蹄赶往东上林村东南遗址。该遗址在“三普”时发现,将临朐县农耕文明往前推进了近两千年,为研究山东史前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此次实地勘探则是复核,先从村周边一点一点钻探,再往村中心集中,以确定文化层深度,进一步厘清遗址的边界。
在这三四个小时内,探工刘师傅不停歇地打探、取土,每一处都要找到生土为止。一问,才知他已有30多年的勘探经验,摊开双手,是厚厚的老茧。探铲操作步骤看似简单,记者们轮流一试,却不是打不下去,就是取不成土,不禁感叹,行行见功夫。
临朐历史起源早,文物古迹多,境内有大汶口、龙山文化等遗址200余处。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地调查阶段,临朐行动早,推进迅速。衣同娟提到鲁迅少年时在课桌上刻下的“早”字,“时间不等人,因为我们的三分之二文物点是古遗址。”
横跨在仰泉河上的一座石桥,是当天需要复核的一处文物点。这座桥位于马家辛兴村南,“三普”后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赶到这里时,多半日的阴霾逐渐散去。普查队员用RTK测量仪对石桥本体仔细测量,并用无人机对桥梁周边进行了全景拍摄,记录了所需要的详细信息。石桥一侧立有碑记,此桥又名“善人桥”,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已有300多年历史……
田间地头,爬高上低,走走停停,不觉就是一天。查看微信运动,已突破两万多步。听衣同娟说,普查队员每天奔波在外,三四万步是寻常事。
晚上七八点,临朐县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还有不少人在忙碌着,当天采集的大量标本要逐一清理、拍照、记录、归档。名称、时代、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在标本登记表里都要填写清楚,这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标本架上分类清晰,注明“新石器时代”“商周至汉”等字样的不在少数。
衣同娟说:“有些人一生干不了一次普查工作。能够参与普查,就是一种缘分。”一路上,听几位年轻的普查队员聊工作感受,一致的是“累并快乐着”。工作经历中,参加过一次文物普查的本就不多,他们把参加“四普”视为难得的机遇,是锻炼的机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