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水房变身共享厨房

2024-02-19 14:00:41 - 北京晚报

这个春节,玉泉路16号院303楼的居民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共享厨房里一起做团圆饭。这也是改造后的新空间迎来的首次“大考”。共享厨房方便使用吗?它是如何改造而来的?对其他老楼改造是否有借鉴意义?记者前往小区一探究竟。

公共水房变身共享厨房

探访

共享厨房里做团圆饭

春节前夕,记者刚迈进303楼4层的楼道,就听见一阵热闹的笑声。邻居们正在共享厨房里一起做团圆饭。

厨房一共20多平方米,围绕着厨房墙壁,共有12组水池和电磁炉,厨房中央是2米多长的岛台。303楼是建成60多年的筒子楼,建设之初并没有设计厨房,做饭成了困扰居民的一大难题。如今随着共享厨房的建成,这里成了最受大家欢迎的区域。

“现在大家更像是一家人了。”徐女士搬来这栋楼已有10年。她说,以前这里被各种柜子和杂物塞得满满当当,成了一个杂物间,有几个临时搭建的灶台,台面、地板上满是油污。因为实在太脏,她已多年没有走进这里。如今这里焕然一新,她不仅天天来这儿做饭,还和邻居们更熟悉了。这一切改变,都缘于老式筒子楼“先天不足”的难题得到解决。

追溯

堆物堆料清理难度大

张先生在这栋楼已经住了近60年。据他介绍,这栋楼一共5层,每层12户,每两户共用一个卫生间,每一层有一个公共水房。如今的共享厨房,就是最早水房的位置。一开始,大家把水房当成厨房用。谁搬来一张桌子、一组柜子,搭上一座灶台,接上煤气罐,这地儿就算被谁占下了。

属地永定路街道相关负责人杨靓说,筒子楼是堆物堆料的“重灾区”,屋内空间有限,不少居民不得已将灶台、橱柜等搬进楼道里。但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居住品质,更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2023年5月,街道开展堆物堆料清理整治工作,但清理难度极大,有些居民不理解也不配合。“老筒子楼‘先天不足’的问题摆在这儿,居民确实各有各的难处。”杨靓说,如果不彻底为居民解决做饭问题,楼道里的安全隐患就无法根本解决。

创新

打造共享厨房样板间

经过多次研究,2023年9月,街道提出以楼层为单位,把公共水房改造成共享厨房的方案,并以三街坊东社区的303楼4层、308楼4层,四街坊社区415楼4层、419楼4层作为“试点”,尝试打造共享厨房“样板间”。

街道、社区与居民共同协商改造计划。得知这一消息,有的居民立即表示赞成,但也有不少居民心存担忧,还有居民质疑改造的可行性。

经过一次次沟通,同楼层12户居民全部同意改造,并主动清理了堆积在水房的杂物。

在各方共同参与下,2023年底,303楼共享厨房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3处试点也陆续完成改造。同时,为了维护厨房的日常整洁,街道还与居民共同制定了《居民使用公约》,引导大家文明使用公共厨房。

本报记者鹿艺佳文并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