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中心,一位主刀医生的“心术”
董静思(中)正在看诊中。
董静思在拍科普视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邱添梁家旗 摄影报道
“棉花团”——这是医学影像下肺部肿瘤的样子,很多胸外科医生都会这样形容它,“是一团一团的白色。”
董静思第一次见到这团白色,是在北京协和医院读博士期间。彼时,他亲眼见证了这种长于肺部的肿瘤是如何吞噬掉一个生命。
如今,董静思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肺癌专病中心,仅2023年门诊量就达到16.7万。
未到不惑之年的董静思在这里经手诊治了至少3万个病例。他的病人中,有30出头的年轻人,自己带着行李来住院做手术;也有为了0.4毫米的肺部结节而担忧的阿姨,怯怯地问他接不接这种小手术……
董静思觉得,他能看懂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眼睛,能理解患者的焦虑,因此他会将看诊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拍成科普视频;他为病人建立微信群,让他们有个交流和“抱团取暖”的角落;他还有个专门的微信号,里面是他手术过的患者,从去年到现在,已有1224名好友。
“以前总说胸外科医生没有‘朋友’,因为很多肺癌患者发现偏晚,很快就去世了。”指着这1224名好友,董静思觉得情况正在改变。
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根据公布数据,中国2022年肺癌新发病人数已突破百万,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居各类癌症首位。
但与此同时,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近20年来,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得到了极大地延长。
“多学科手段的个体治疗和精准配合,正在改变肺癌的治疗格局。但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复查、我们国家的肺癌负担,仍然沉重。”
——这也是董静思一直在攀越的高峰。
诊室是一条“河”
大多数医生的时间是严丝合缝的。11月26日采访董静思的当天,是他每周二的看诊日,他需要在一天中往返于医院的两个病区。
早上7点半,天蒙蒙亮,董静思已出现在川大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先查房,然后在8点15分之前,完成门诊第一个病人的看诊。到了中午,他开车横穿大半个成都,赶回华西医院本部,然后在下午1点,准时开始看诊。
这一天,董静思一共为近150位病人看诊。他说,这比正常节奏下130多位病人的日诊量要多一点点。为此,他一直忙到晚上7点才下班。
如果说,人类与疾病的战斗是一条蜿蜒的河流,那么这条河流的起伏就浓缩在诊室的方寸之间。
有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的年轻人,一看结节是3毫米,还出现钙化,诊室的氛围在无形中变得轻松。“你这个一年一体检,按时观察着就行。”董静思语气轻快。但面对同样情况却焦虑不已想要手术的中年阿姨时,他轻轻拍拍阿姨的肩说,“阿姨,我是真的不想你挨这没必要的一刀。”
更多的感知在细微处。董静思看见一对父子提着周边县市医院的检查袋子时,会提醒他们,先去医院大厅刷一下医保卡,方便之后报销。发现独自来看病的男人听到要手术就慌了时,他会用平稳的语气告诉男子:“见到我就不用焦虑了,我来帮你搞定。”
似乎,董静思就是这条河流的调度者,在和缓处保持匀速,在湍流处降速,尽可能不让这些起伏影响到正在和疾病战斗的人。
当天看诊结束时天已黑了,董静思觉得自己的精神还不错,他先回复了手机上的病友留言,想到好几位患者都不知道怎么下载清晰的CT片,便掏出手机,调到自拍模式,没有腹稿,没有美颜,直接录制。
“免得病友走弯路。”不过,说着不在意流量,董静思还是决定过几天再发这条视频,“之前刚发了1条,热度还在,现在发,数据不好。”
留言区的人间事儿
其实,董静思在好几个短视频平台上都有账号,主要就是发布科普视频。他的视频画面单一,但内容实在。从哪种肺结节根本不用管,到肺结节病人焦虑的本质,从如何避免早期肺癌手术后的复发,到肺磨玻璃结节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都是在和病人接触中,他发现的普遍问题。于是,在结束看诊后的门诊室,在手术成功后的手术室,在去停车场的路上,在医院的天台上……随时随地,只要想到了,他就怼脸自拍,进行解答。
“主要是把事情讲清楚。”董静思觉得,拍科普视频本身不会占用他的时间精力,但这件事对患者而言,却很重要。
“感觉走在白雾茫茫的路上,看见了方向。”一对家在河北的父女看到视频后,专程赶到成都。70多岁的父亲觉得自己的肺结节在长大,老人不放心,只相信董医生,千里而来,想要做切除手术。
“你不要被具体的数字吓到。”董静思告诉老人,他的肺结节暂时还没有手术的必要。“我们不是要处理结节,而是结节带来的问题。现在没有什么问题,你们就没必要给自己制造问题。”
之后老人放心离开。另一位同样是在留言区留言后被提醒的患者,情况则要紧急得多。董静思提醒他,将拍CT时间尽可能提前,再带着结果来找他。“到时候我给你加号,你这个不能耽误了。”
让该重视的人重视,让焦虑的人放平心态,这是董静思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确诊的第一反应是茫然。而后接受、治疗、面对,漫长时间里,人生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在董静思的科普视频留言区里,就占满了人间故事。
有人说自己确诊后离婚了,也有人讲述着独自看病的过程,有人不确定是否要将肺癌确诊消息告诉家里的老人,还有人只是单纯地控诉,“为什么我没做过坏事,这种事却落在我身上。”
董静思会去看这些留言,他一直相信,只有看遍人情冷暖,才能做一个好医生。但他很少会回复,他为问诊的病友们建了微信群,最初的名字叫“阳光总在风雨后”,群越来越多,就简化为“董静思术后病友群1、2、3”……
董静思觉得这是一种“群体安全感”。
医者的探索
作为医生,在面对疾病时,更容易触摸到认知的边界。董静思觉得,所有医生的共识就是:“医学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是一点点去拓宽边界。”
前段时间,董静思接诊了一位肺癌中晚期病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患者被确诊肺癌时已是中晚期,并伴随双肺甚至多处器官转移,而这样的病人平均生存期只有10个月。
“但现阶段手术技术和理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手术和其他专科治疗技术的融合。”于是,在为这位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董静思考虑到,如果直接手术,不但风险高,还不能保证所有的淋巴结和病灶都被完全切除。
“我们多学科综合制定了辅助治疗方案。”董静思很高兴,因为经过几个周期的用药后,患者的肿瘤从原本的5厘米缩小到了1厘米,纵隔所有淋巴结也都得到缓解,这时再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甚至还保住了患者的肺叶。“这样的话,这位病人未来的前景就很好,甚至他的寿命不会受到这个病的影响了。”
如是这般,建立多学科诊疗体系,成为医生们拓宽局限时最常用的方法。就在问诊时,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被推进了诊室。他的家人告诉董静思,老人从8月开始服用抗癌靶向药,然后出现了头痛、无法进食等诸多不良反应。董静思在便签纸上写下了MDT,让患者家属去一楼找相关科室,然后医院会组织3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会诊。
MDT,就是多学科诊疗体系,让来自外科、内科、放疗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生,一起坐下来讨论病例,为癌症患者进行诊断。
“我们常常会争得面红耳赤,但这对于病人是很有必要的。”在董静思看来,这是医生们用自己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探索一些方法,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后半生。
“看懂每一双眼睛”
18岁那年,在父母的建议下,董静思懵里懵懂在高考志愿上填下了医科大学,到今年正好20年。他很少会讲述漫长求学中的点滴,似乎命运的河流顺理成章地将他送到了现在。
“到这个年纪,能有一两件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幸运。”董静思觉得,看诊和手术就是让他觉得放松的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科学的山峰,还有人的交流。“有的患者就很在乎你是否在乎他的感受。”
董静思觉得自己能看懂每一双眼睛背后的情绪,用他的话来说,如果说的事情是患者喜欢听的,那对方眼睛会放光,反之,对方的眼神是闪烁的。
“看懂每一双眼睛,让这场仗打得更好。”10多年前,董静思的姥姥罹患鼻窦癌,他请假一周,回家陪伴这位从小将自己带大的老人。这是他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正确的决定。每天陪着姥姥,吃饭、休息,或者什么都不做。到他离开时,姥姥已不太走得动路了,但还是挣扎着送到门口,然后抱着他,一遍遍重复,“我的孩子,再也见不到了。”
“我记得姥姥的眼神,那种舍不得,又很清楚自己要离开。”后来,董静思在很多时候见过类似的眼神。面临要切除肺叶的老人,等待最后检查结果的中年人,已对靶向药产生抗药性的女孩……这时候,拿出治疗方案,然后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给患者和家人,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这是董静思觉得自己能做到,且最应该做到的。
董静思有时候也会回看,从进入医学院到成为医生的20年,行业变化是明显的。特别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发现,经治疗得以长期生存,这给了他们继续跋涉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