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有风险!消委会支招......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如今
“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
在各类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家中迅速普及
何为“先用后付”?
“先用后付”是指满足条件的用户在购物时可以先0元下单,待确认收货后再付款或分期付款。
“先用后付”这种支付方式
在为消费者购物提供灵活性和便利性的同时
在实际推广运用中也潜藏一定的风险性
社交平台上有消费者表示
“先用后付
开通得莫名其妙”
也有消费者认为
“先用后付”实际上是一种超前消费
会让人冲动消费
头脑一热购买一些不实用的商品
还有消费者反馈
“先用后付”功能开通容易取消难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日
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发布消费提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
要理性选择“先用后付”
小心潜在风险
福建省消委会认为
“先用后付”模式容易让人产生过度消费的冲动
❗警惕过度消费和冲动购买
由于消费者可以先享受商品或服务再付款,因此可能会在购买决策时更加冲动和随意。然而,当账单到来时,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背负了债务。因此,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时,务必保持理性,警惕过度消费和冲动购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因冲动消费而带来的付款压力。
❗ 仔细阅读开通使用协议
在开通“先用后付”功能前,消费者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开通使用协议,全面了解服务内容和流程,特别是关于逾期还款、费用计算、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条款。同时,消费者也应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购物凭证和交易记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注意自动续费和取消流程
部分商家在推广“先用后付”时,会故意将取消按钮隐藏或设置复杂的取消流程,使得消费者想要退出该服务时面临重重困难。一些商家还会在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如高额的违约金或解约费用,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退出成本。因此,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时,应特别注意自动续费和取消流程的问题,确保自己能够方便地关闭该功能,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先用后付”服务中,消费者往往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以完成支付和信用评估。如果商家或支付平台未能妥善保管这些信息,就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露,进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时,务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将敏感信息泄露给不明身份的人员,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或滥用。
❗ 选择正规平台
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购物前,应确保所选择的电商平台或商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服务安全。注意客户评价,特别要警惕那些频繁出现消费者投诉、服务质量低下的平台或商家。避免因选择不当而陷入消费风险。
福建省消委会指出
“先用后付”这种模式对消费者而言,可以先体验商品或服务,确认质量后再进行支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门槛,降低因商家跑路而遭受经济损失风险。对商家而言,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客户黏性,带动营业额的提升。但部分商家或平台利用“先用后付”虚假宣传、设置消费陷阱,侵害消费者利益。
对此,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商家、支付机构、电商平台,在推广“先用后付”方式前,应充分告知消费者支付方式、退货退款渠道、关闭流程、违约责任、信用等问题,否则就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先用后付”这一消费模式提供清晰的行为准则,并加强对商家和平台的监管力度,确保合规合法诚信经营。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文章
编辑/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