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正腔媛|“学霸就餐区”何以让人不适?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别有温差
转自:上观新闻
最近,成都某中学设“学霸就餐区”引发关注。网友纷纷质疑,说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凭啥只有学习好的得到优待?说好的“有教无类”,为何人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面对批评,学校整改倒是挺迅速,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就此画上休止符。
“学霸就餐区”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原因在于违背了两条基本的教育理念:多元评价和健全人格。
先来看评价体系。学校表扬哪些学生,怎么表扬学生,是教学理念最直观的体现。如果认为学霸配得上就餐优待,那么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配不配?拥有文艺体育特长为班级争光的学生配不配?显然,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一所学校不会承认成绩至上。但“学霸就餐区”的悖论就在于,它只褒扬了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其他方面好的学生,给人留下“说一套做一套”的印象,造成了“唯分数论”的观感。如此一来,更多学生的优点得不到重视,产生失落感;部分家长坚定了“鸡娃”的教育方针,变得更固执;人们看到新闻,感受到的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温差。
再说健全人格。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教会学生不卑不亢、平等待人,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的性格、能力、家庭条件各有差异,学校唯有在每一个细节上注重公平公正,才能让人格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学校鼓励学生吃食堂,要求学生穿校服,避免带贵重品入校——在学校,学生之间的吃穿用度不应有明显差异,也许将来走向社会后会踏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至少在这里,家境差的无需自卑,学习差的不必自弃,每个人都可以闪闪发光。然而,“学霸就餐区”打破了这种默契,它把激励与吃饭挂钩,使人的基本需求成为激励“标的”,营造出优等生“有特权”的想象空间。这绝不是“学得好加个鸡腿”那么简单,而是“普通人不得入内”的另类翻版,对学生人格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冒犯。
这就是“学霸就餐区”不该存在的原因。任何有违教育理念的教学行为,哪怕以“创新”为名精心装扮,也只是美丽的“毒草”。今天,学业负担仍然较重,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过度教育成为不少孩子成长路上的“大山”。教育的去功利化,是这一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是全社会为之努力的方向。对学校而言,每一次教育实践,都应用更长远的眼光考量,看看它是否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教育初衷的实现。少些让人不适的任性之举,多些人民满意的有为创新,相信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温差会越来越小。(袁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