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20周年|8个美国人的伊战认知

2023-03-19 19:26:22 - 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年前的3月20日黎明,美军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大举入侵,巴格达市中心多地因爆炸升起滚滚浓烟,伊拉克战争由此爆发,举世震惊。伊拉克、美国、中东乃至整个世界的运行轨迹都因之而改变。战后,教派冲突、恐怖袭击一度在伊拉克各地肆虐,无数民众受其牵连,后续影响甚至外溢至叙利亚等国……孕育了巴比伦与亚述等灿烂古老文明的两河流域,在这段岁月中饱受苦难与磨砺,伊拉克民众也开启了在废墟中重建家园之路。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国际部推出“伊拉克战争20年”专题报道,从多个维度呈现这场战争对各相关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0年前的2003年3月20日,美国时任总统乔治·布什宣布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誓言要销毁伊拉克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结束萨达姆政权的“独裁统治”。

布什政府一再告诉美国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存在勾结,这种说法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恐怖袭击”。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当时的民意调查,在“9·11事件”发生1年后,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萨达姆帮助了恐怖分子。

事实证明,美国政府始终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萨达姆与“9·11事件”的关联,伊拉克也没有美国官员声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布什政府却并未因此受到任何惩罚。曾揭露美国安全漏洞导致“9·11事件”发生的前联邦调查局特工科琳·罗利(ColeenRowley)曾于2003年3月给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警告入侵伊拉克会导致“恐怖主义泛滥”,但20年过去了,仍没有人为美国政府的致命错误负责。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机采访了8位从24岁至56岁的美国人。“掠夺石油资源是美国入侵伊拉克的一部分原因,但也是能给出的最‘懒惰’的回答。”YouTube内容创作者、美国乔治城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哈利对澎湃新闻说,“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都让美国人对冲突感到疲惫了,但一场恐袭的发生似乎在告诉我们,‘如果战火不可避免,(我们)宁愿点燃的是别人的土地’。而事实证明,这场战争是美国当权者的野心之作,他们认为这是美国向世界展示其军事力量的最好时机,而代价是数十万人的生命和从纳税人口袋中夺走的万亿美元。”

美国人仍支持对外发动军事行动

在“伊拉克”和“萨达姆”这两个关键词被频频提起时,哈利10岁时初建了一个“错误的世界观”。

“因为我没有关于海湾战争的记忆,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认知中,‘9·11事件’是和阿富汗、基地组织、伊拉克和萨达姆这些概念缠绕在一起的。我甚至以为阿富汗和伊拉克是邻国,而基地组织在两国都存在就是很合理的,至于萨达姆,一定和本·拉登勾结在一起,想要摧毁美国。所以为了让美国不被摧毁,我们要先摧毁他们。”今年刚满30岁的哈利回忆他最开始建立的中东世界观时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的他,已经能清楚意识到上述表述中存在的事实错误,“但其实你问很多不关心政治的美国人那段过往,他们还会给出相似的答案”。

伊拉克战争20周年|8个美国人的伊战认知

当地时间2005年11月24日,伊拉克,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占领了一座重要的桥梁后,沿着被摧毁的商业街欢呼雀跃。本文图片均为视觉中国资料图

曾于2003年担任五角大楼办公室主任的卡伦·克维亚特科夫斯基(KarenKwiatkowski)向英国《卫报》指出,“我现在可以走进沃尔玛,向任意一个人询问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事情,大概十分之三——也许更多——的人会发誓这一切都是真的。”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随机采访的8位美国人,其中只有2位受访者对伊拉克战争的始末有着较为系统性的了解,除了有着政治学背景的哈利外,另外一位了解伊拉克战争的56岁的塔贝克是一名摄影记者,曾于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时期驻扎伊拉克,他向澎湃新闻指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错误地攻击了这个国家。”

另外3位受访者指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正义,但并没有过多关注这场战争的始末。其中,现年51岁的艾美瑞肯·麦克基(AmericanMcGee)因不满自己的纳税款成为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的炸弹,于2004年卖掉他在美国的全部身家,只身一人来到中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花费万亿美元发动的“反击”在他看来并不正义,所谓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反而致使数百万无辜的人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他对此感到愤怒和厌倦。而另一位不具名的受访者是“9·11事件”的幸存者,由于受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他不愿意过多关注充斥着暴力的战争新闻:“讽刺的是,我们这些幸存者因为恐袭的阴影难以正常生活,我们的国家却声称为了给我们伸张正义,成为了新一轮暴力阴影的制造者。”

伊拉克战争20周年|8个美国人的伊战认知

当地时间2005年11月24日,伊拉克巴格达,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在居民区上空飞行。

其余3名受访者认为,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伊拉克与“9·11事件”的直接关系,但该国的确存在不够民主的治理情况,“我不知道萨达姆是谁,但是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人民一定想要更民主、更开化的政府,美国不会攻击民主国家。”其中一名受访者还提到了美国人在“9·11事件”后的牺牲,“我们是受害者,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我们为了确保恐怖袭击不会再发生,也让渡了我们的隐私。现在政府掌握着几乎所有公民的隐私,这是另一个问题,所以这么看来,所有人都是输家,只有美国政府是庄家——庄家获得一切。但在我们让渡了权利的情况下,美国最好能保持全球大赢家的位置,这样才值得。”

《外交事务》也提到了“伊拉克综合征”的概念,即美国人害怕伤亡,只有在美国人生命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支持军事行动。实际上,美国选民已呈现出更加“鹰派”的作风,他们对军事力量并不过敏,只要战争似乎是可以取胜的,即使成本增加,他们还是会继续充分支持军事任务。

美政府高层从未因伊战被追责

时至今日,美国的身影仍然活跃在伊拉克的国家治理中。3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突访伊拉克,并在其巴格达之行中指出,美国军队“准备留在伊拉克”。奥斯汀称访问伊拉克是为了“重申美伊战略伙伴关系”,并表示美国军队准备应伊拉克政府的邀请留在该国,“这些部队将在非战斗状态下行动,提供建议和协助,支持伊拉克领导的反恐斗争。”

除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卫报》刊文指出,伊拉克战争也改变了美国政坛格局,导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有机会上台。克维亚特科夫斯基认为,“美国存在信仰危机。当信仰危机发生时,民粹主义领导人就会冒头,特朗普的出现无疑也是对信仰危机的一种回应。”伊拉克战争的经历让部分美国人对当局给出的信息产生了怀疑,但还远远不够。〞

伊拉克战争20周年|8个美国人的伊战认知

当地时间2003年4月14日,伊拉克巴格达,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萨达姆国际机场抬着被推翻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画像。

“首先,伊拉克战争告诉人们美国政府并不可信。”美国民意调查专家约翰·佐戈比(JohnZogby)指出,“其次,美国人会意识到,美国军队可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军事力量是有严重局限性的,这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对象是较小的国家。”他认为,美国人不反感参战,但他们希望战争时间短,同时要产生积极影响。

过去20年的民意调查数据表明,美国人对外交政策的总体态度相对稳定。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曾于2002年和2021年就“美国应积极参与世界事务还是置身事外对国家未来最有利”进行调查,2002年,71%的美国人支持激进主义,而在2021年,仍有64%的美国人支持激进主义。

伊拉克战争20周年|8个美国人的伊战认知

当地时间2003年3月20日,科威特,美国海军陆战队第8团第2营准备离开科威特城北部的Shoup营,向北进军伊拉克南部前跪地祈祷。

“我认为真正的危险在于他们的宣传非常成功,像布什和切尼这样的人现在已经被‘平反’了。”罗利说,“甚至自由派也拥护布什和切尼。”她指的是小布什和时任副总统切尼因低调反对特朗普时代的一些过激行为而引起了一些积极的自由派媒体的好感。

“二十年过去了,没有人为致命错误(指伊拉克战争)负责。”罗利指出,布什政府中推动战争发生的政客都平安无事,没有任何形式的委员会或法庭就此对他们追过责。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也表示,她曾经对其上司非常信任,认为一定是事出有因,但事实证明,“在高位上,有着非常无能的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