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资金流仍较好成交缩至1000亿港元以下 交易机会更多是结构性

2024-03-19 07:04:00 - 财联社APP

3月18日,港股大盘高台窄幅波动,题材及细分板块涨幅较大,市场赚钱效应不差。恒生指数最终微升16点或0.1%,收报16,737点。恒生科指上升1.3%,收报3,594点。大市成交金额减少至958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29.3亿港元,过去20个交易天港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达到634亿港元,而陆股通也累计流入A股达到703亿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监管层出台多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措施后,A股的两融余额也逐渐增加,显示在岸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

港股的市场情绪及风险偏好有改善,而资金流仍较友好,对整体市场带来支撑。

但中国1-2月多项宏观数据出现分歧,如1-2月社零三年平均增速较去年12月回升、工业生产加快。同时,房地产投资及销售大幅下降、物价低位运行、企业及居民信贷需求较弱,显示经济基本面复苏节奏仍然波折。

而恒指23至25年的盈利预测自月初以来再被下修0.4-0.5%,都反映港股的交易机会更多在于结构性而非全面性。

盘面上,市场板块表现分化,继续出现“炒业绩”及“炒政策”。

即将公布业绩的互联网巨企如腾讯(700HK)、美团(3690HK)、快手(1024HK)及小米(1810HK)分别升2.1%、1.1%、4.3%及2.8%。

华润啤酒(291HK)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6%,公司宣布派发末期息连特别息,股价上升4.6%。同业青岛啤酒(168HK)及百威亚太(1876HK)股价仅升0.3%及0.2%。

今年首2月地产销售延续低迷,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

结合30大中城市在春节错位影响下商品房成交面积同环比连续在1、2月下降,我们判断去年同期一季度楼市“小阳春”主要为防疫措施优化后积压需求集中爆发,而今年在实际利率持续偏高、居民收入预期未明显提振的情况下,房地产销售持续疲弱。房价跌势未见明显筑底迹象,2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4%,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环比则下跌0.3%,跌幅与1月相同。

港股资金流仍较好成交缩至1000亿港元以下 交易机会更多是结构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