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诗歌的美学思考与情感观照

2022-04-19 06:50:51 - 媒体滚动

兼具诗歌的美学思考与情感观照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建设壮美的北疆,繁荣和发展地区文艺事业,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内蒙古诗人和作家的定伯,他的诗集《壮美北疆》,是一次艰辛的精神探索和思想旅行,诗人在北疆草原披沙拣金,跋涉荒芜,追寻古道,抚摸历史的阳光和风雨,以自己的感悟,咂摸北疆文化符号背后的精神文化意义,体验生命的磨砺和锻造。在《壮美北疆》(汉语版)这首诗中,定伯写到“……勒马驻足远眺/情不自禁落下马鞭的瞬间/你就看到了北疆的美/边塞异域风情独特的满洲里/拥吻天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梦如幻的阿尔山/积淀和承载几千年文明的河套平原/会唱歌的神奇响沙湾/绵延的沙漠戈壁和绿荫林海/还有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气息”,把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勾勒出诗画的全景,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从诗人的视角出发,来感受内蒙古的博大和宽厚,把满洲里、呼伦贝尔大草原、阿尔山、河套平原、响沙湾、沙漠戈壁和绿荫林海等意象,像串珍珠一样穿起来,美丽玲珑,美丽的画面以静美遐思的感觉,遐思无限。

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是融合的,也是拓展和传承的,在内蒙古,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像风一样,在蓝色的高原上劲吹,无处不在,熏染着草原文明。从内蒙古到中原,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文化的变迁,草原上的风景,一个民族与一座边城、一片草原、一条商旅古道、一件历史往事、一次嬗变和变革、鼎故革新,一路走来,诗人定伯把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建构出新的文学空间,他用诗歌的浓缩方式,书写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内蒙古人的喜怒哀乐及原始生态。“从一锅蒙古奶茶的香飘飘中/你就闻到了北疆的美/野草香香,马背温暖/哈达圣洁,篝火熊烈/奶酪和哈密瓜的甘甜/手扒肉和烤全羊的清香/还有那童年、乡愁和额吉的味道/这就是北疆……”可以说,定伯把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诗歌样式,纳入内蒙古的大视野里,从细节入手,进行大框架的构筑和品评,尤其是在现代性视野中,定伯全面展示内蒙古的历史价值和原生态风情,在新的阐释视界中,彰显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定伯的诗歌为例,定伯在诗歌的基本特征中,除了“言志”,用想象的链条,连接历史人物和风情、事物、自然景观、生活形态、存在方式等,他的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在传统的诗歌结构格式上,寻求创新,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在于除了可以阅读,还宜于吟诵,又或者和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表演。

在诗的节奏上,传统的诗歌有独特的结构、节奏和韵律。定伯在《大漠胡杨》中写道:“这不一般的树种/把自己的根枝/串向周边一个又一个/最不可能生存的恶劣环境。”“北疆大地/被这胡杨染得一片金黄/这不一般的金黄/就是纯金打造的朝阳景色/处处寻觅,年年期盼/走到胡杨的跟前/跺一跺脚/打破了三千年的宁静……”由于诗歌的特性,定伯在每个词组之间自然形成短的停顿,读起来具有独特的节奏感。

定伯通过诗歌这种样式,把农村、牧区、城市、原生态以及现代文明等这些元素,在他构筑的价值体系进行比对,筛选,琢磨,拿捏,把握,以具体的草原诗歌创新方式为突破口,行走在北疆草原——生态——生命这条道路上,尽管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定伯仍旧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他从诗歌的内在规律和独特韵律上进行主题把握、文学审美及乡愁探寻。当然,这种探索的审美空间的建构与诗人的文化情结,是密不可分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时间上的把握和理论上的参照。他在《蒙古呼麦》里写道:“沉寂在这呼出的世外桃源/呼麦那舒展的旋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语言/山鸣悠悠,流水潺潺/马鞭噼啪……”他用景物衬托景物,用衬托和动作,来感叹这美妙神奇的呼麦,留恋这旋律中的草原深情和壮美景色。

北疆草原的英雄豪气和雄壮之美,是不竭的文化源泉。草原人民的豁达、憨厚、勇武、剽悍、诚实、果敢的性格,狂风、暴雪、严寒、酷暑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游牧方式、生存状态,美丽的风景和独具魅力的传说,淳朴的民族风情,都一点一滴渗透到文学中来,这使草原文学形成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这些,都是我们亟需研究和传承发展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