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正在让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 大众、奥迪等车企2033年停售燃油车

2022-04-19 11:47:46 - 新京报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对于保障能源体系独立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

俄乌冲突正在让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 大众、奥迪等车企2033年停售燃油车

文| 张莹

近日,比亚迪公开宣布结束该品牌近20年的燃油时代,并成为全球首个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不只是比亚迪,国内外车企也在纷纷着手制定停止燃油车的时间表。不言而喻,全球车企的天平在倒向新能源汽车。

在此背后,俄乌冲突掀起的全球能源市场巨浪清晰可见。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对于保障能源体系独立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

1

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平衡点如何找

能源产业对地缘政治因素高度敏感,而俄罗斯因其丰裕的化石能源资源成为当前全球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俄乌冲突及随后的制裁与反制裁博弈,正对全球能源格局及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能源安全意味着能以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不受影响地持续提供能源。

俄乌冲突,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全球很多国家的能源安全性造成了冲击。

随着主要国际能源企业先后宣布退出与俄罗斯能源企业的合作,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必将受到影响,这也迫使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欧洲国家急切寻找俄进口能源的替代品。

而近日,地缘政治风险和避险情绪已推动能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大一些国家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新冠疫情尚未消退的情况下,这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与能源转型的焦点都聚焦于化石能源,合力推动各国重新审视能源与气候政策。

能源转型中的清洁低碳、供应稳定安全、成本可接受的“不可能三角”问题,愈加凸显。

能源转型大方向不会动摇,但转型之路道阻且长,各国都需要为平衡这些目标进行艰难决策。

2

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必将提速

长期以来,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提供的油气等化石能源,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一直酝酿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俄乌冲突进一步推动欧盟国家加速能源转型。

欧盟委员会在冲突爆发后立刻启动讨论脱离俄罗斯能源的战略计划,涉及推动欧盟国家能源多元化和加快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等具体规划。

此外,欧盟委员会也启动欧盟可再生赋能(REPowerEU)项目,明确提出了结束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路线图,并开始迅速加大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政策力度,消除冗长复杂的许可程序等障碍,支持供暖、交通和工业的电气化进程。 

在短期内,由于寻找俄罗斯能源的替代方案空间非常有限,一些欧盟国家提出可能会重启煤电项目,扩大煤炭的使用,对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按下暂停键。

然而,从中长期的视角看,欧盟必将通过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保障能源体系的安全性。

欧洲一直是积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在发展清洁能源上领跑全球,因此欧洲能源转型进程未来仍将提速,并会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的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扩大应用。

3

“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也是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央多次强调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但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现实考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目前很难实现完全自主。

而俄乌冲突再次警示,这类能源产品的进出口往往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焦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构建具有自主性、安全性的能源体系,避免能源供应受制于人。

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展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担当。

双碳目标要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有序退出,在本土可再生能源占主体的能源结构中,对传统化石能源国际市场的波动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免疫”。

目前,处于俄乌冲突漩涡中心的欧洲重新出现一些为保障能源供给要求恢复煤炭使用的声音,但这不会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大局。

在国内的能源发展中,也要保持坚定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的战略定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行稳致远地向实现“双碳目标”方向前进,真正实现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俄乌冲突正在让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 大众、奥迪等车企2033年停售燃油车

4

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正在加速

我国的石油消费大部分依赖进口。2021年国内消耗的原油中,72%来自进口。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也推高了国内油价,提高消费终端的使用成本,消耗外汇储备。

前段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连上涨。4月15日,油价打破“七连涨”局面,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调。尽管如此,整体而言,调整幅度也不足以将我国整体油价拉回到年初水平。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油价仍将大幅震荡。未来需重点关注欧洲对俄能源制裁的表态和进展情况。

油价的上涨会导致聚烯烃、聚酯、合成橡胶等下游化工产品成本上升,所以,未来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加大。

在交通领域,想要实现“双碳目标”,燃油汽车主导市场转向电动或其他清洁能源驱动的汽车占主体是必经历程。维持我国庞大的燃油机动车运转,意味着每年有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支出,一旦转为电动汽车和氢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燃料汽车,在燃料端的消费支出将大部分流向国内生产端。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在交通领域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并为交通领域绿色发展勾勒出了清晰的目标,要求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工信部也明确要求,国家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车禁行区试点。

俄乌冲突正在让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 大众、奥迪等车企2033年停售燃油车

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相继制定了明确的禁售、停止生产燃油汽车时间表。

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下,比亚迪公司近期正式宣布,从2022年3月起已全面停止生产燃油汽车。事实上,我国本土汽车制造品牌较早布局新能源赛道,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在新能源的电机、电池等领域也自发研发出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在与国际汽车生产巨头竞争中并不落下风。

而新能源汽车过去常为人所诟病的续航里程短、充电设施少、充电时间长、冬天电池衰减问题,也均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慢慢得以解决。

如果充电基础设施能够与之配套,新能源汽车就有可能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交通工具。

随着全球汽车巨头纷纷发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中国企业在该领域与国际公司的竞争将全面展开。这场战役的成败,不仅关乎中国制造在造车领域能否实现弯道超车。更重要的是,要借市场力量推进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不过,消费端的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之一,是消费习惯的调整需要时间,让更多使用者接受和使用电动汽车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当前俄乌冲突导致油价高位波动,无疑将成为推动电动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加速器,会让更多使用者改变消费惯性,考虑购置新能源汽车。

对此,可予以因势利导,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鼓励消费者主动选择更加清洁的交通工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