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教授谈哲学之路:经典引领现代思考

2024-04-19 09:23:05 -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记者文雯】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哲学似乎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学问。然而,对于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来说,哲学不仅是学术的探究,更是人生智慧的源泉。在202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傅教授接受了环球网公益频道的专访,分享了他的成长背景、学术探索,以及对于国学研究和传播的独特见解。

傅佩荣教授谈哲学之路:经典引领现代思考

环球网:傅教授,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成长背景以及求学历程?特别是在哲学领域的学术探索过程。

傅佩荣:我从小接受一般的教育,影响我最深的是家庭的教育。这个背景使我对于西方的文化,尤其是宗教方面,有了更为亲切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我最初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后来我考大学的时候,第一志愿就考辅仁大学哲学系,因为辅大的师资力量强大,当时有八位留学欧美的哲学博士在此执教,为我大学四年学习西方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研究最多的是古希腊哲学跟中世纪哲学,后来有幸聆听了方东美先生的课,才知道我们中国哲学绝不逊于西方哲学,这让我对中国哲学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跟信心。后来,我在台大担任助教、讲师,然后再到美国耶鲁大学念书,这期间专攻的是宗教哲学。在美国念书的时候,跟着余英时先生学习,使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进一步的认识。我在回台大教书之后,很快就发现,如果继续在西方哲学的领域里跟随他人的研究,很难取得重要的突破,因此,我决定转回中国哲学的研究。所以,我在台大教书的时候,除了教一些西方哲学史和形而上学这些课程之外,慢慢就把重点放在先秦儒家哲学,这是我自己的学术探索过程。从四十多岁我全力投入了“四书三玄”的研究当中。由于我的学术训练主要源于西方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三点心得:首先,要讲求逻辑思考的严谨;其次,要把自己的理论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理解;最后,尊重每一个人个人的信念。

环球网:您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能否分享一下您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傅佩荣:在宗教哲学方面,我虽无特别的心得,但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体系,我深刻认识到宗教在早期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这对我了解中国古代思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在中国哲学方面,我早期研究儒家和道家对天的观念,颇有自己的心得,这些心得也体现在我的博士论文中。

对于西方哲学,我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像英国哲学家科普勒斯顿《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的整套著作,我翻译了第一本《古希腊与罗马》部分,并对后续六本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工作。所以,这使得我对西方哲学更加熟悉和了解,也为我后来在“得到”上讲授西方哲学课程打下基础。

然而,我更倾向于在国学方面有所心得。得益于西方的思想训练,我在研究国学时注重“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这样才能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同时,在解释经典时,我设法从诠释学的角度,深入探究每一句文本,它究竟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同时,我追求经典本身的内部的圆融一致,以及经典与生活经验的配合,使我们现代人能把古人的智慧再活出来。

环球网:您如何看待自己在国学研究和传播方面的贡献?

傅佩荣:谈到贡献,那就是在儒家方面,我提出了“人性向善论”,并做出新的诠释,这种诠释,有各种优点,在我的《人性向善论发微》一本中做了完整的说明。在道家方面,我现在正在全面整理老子和庄子的书,把他们的思想体系掌握住,并将他们对人性的看法、他们的关键思想,以及为什么可以展现这么高的境界都做了清楚的说明。

环球网: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代表作之一《哲学与人生》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给非哲学系本科的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因为大家都希望了解一些哲学方面的思想,并由此来对照人生的各种问题,对人生也会有比较完整而深刻的了解。

傅佩荣教授谈哲学之路:经典引领现代思考

这本书主要有三点特色:第一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融合了中西方哲学的精髓;第二点,本书注重思想方法、形而上学的系统以及在伦理学方面的应用;第三点,本书力求将哲学思想回归到人生,通过这个角度去了解艺术、宗教、教育以及文化。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应该在于让读者能够了解“哲学是爱好智慧”,智慧是全面而根本的,它探讨的最后问题是聚焦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这本书有很多关于思想的架构和方法是值得大家参考的。

我重新诠释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这“四书三玄”。在译解的过程中,对于儒家的“四书”,最主要的心得就是从人性向善的角度,说明人生的过程应该是“择善固执”,而最高的理想则是“止于至善”。

“向善、择善、至善”这三句话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人生哲学。“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这点贯穿在所有的书里面,如果能够有这样的理解,对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将会一层一层往上提升。从人到君子,然后跟天命配合,这是我对儒家研究最大的心得。扣紧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强调三个词,第一是心之所欲,代表我们内心的欲望;它的来源可以推到性之所向,即我们人性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要求?再从这一点推到天之所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

在道家方面,我一再强调老子与庄子的观点,他们把人的天赋能力与生来俱有的本性称作认知,认知能力是人与万物之间的根本区别。认知有三个层次,从区分到避难到启明,区分只会带来欲望,造成人间的各种困扰。有问题就往上提升,避开灾难,有经验和了解历史的人会采取办法避开灾难。但这只是过程,还要提升到认知作为启明,要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发现一切都在道里面,根本没有成败得失的问题,这就可以使一个人的心胸完全开放,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

环球网:在《哲学与人生》中,您探讨了哪些重要的哲学问题或观念?您希望通过这本书为读者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傅佩荣:这本书于2003年第一次出版,经过十六年的沉淀与打磨,于2019年进行了修订再版,篇幅比原版增加了约50%。我在台大开设这门课已近二十载,是专门为那些有兴趣了解哲学的同学而讲授的。

这本书里面首先探讨了哲学的本质——什么是哲学,我一直强调,如果离开哲学,人生就是盲目的,就像航海找不到罗盘;如果脱离人生,哲学是空洞的,个人在自说自话,别人也不见得了解。接着,书中谈到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西方伦理学到当代存在主义,连续六章都集中在西方哲学,其观念清楚,思想系统,介绍起来读者能从中获得显著的收获。

到第九章,讲中国哲学的起源,里面谈到《易经》、《尚书》;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则分别讲述了儒家的风格和道家的智慧,这两章汇聚了我近年来研究国学的心得体会。随后,这本书把哲学运用到人生里面,谈到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文化的视野。最后一章谈到拓展生命,如何把它用在个人的生命里面。

哲学是爱好智慧,智慧是有完整而深刻的对人生的理解。如果将这本书完整读一遍,相信你对人生的看法应该会有所改善。

环球网:您认为《哲学与人生》适合哪些读者群体?对于对哲学感兴趣的初学者,您有何建议?

傅佩荣:如果你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之后,觉得分而不合,觉得对自然界、对人生和宇宙根本真相的理解有所局限,那么你可以参考这本书。哲学的智慧,其特色在于完整而根本。对于哲学感兴趣的初学者,我建议先从阅读《四大圣哲》开始,因为把这四位放在一起做深入介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对西方哲学有兴趣,那么可以看看我的《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你对哪一个时期有兴趣,就找哪个阶段的来看。

傅佩荣教授谈哲学之路:经典引领现代思考

当然,我还是建议最终要回归到我们的国学。我谈国学的书籍,都是我自己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合乎逻辑以及适当的推论,最后都有合理的结论,同时跟人生紧密的配合,学习之后可以去实践的。在阅读这些书时,你可以感受到我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观点,每本书都会给你带来深刻的启发。

环球网:对于对国学感兴趣的读者,您有哪些必读的经典著作推荐?

傅佩荣:对国学感兴趣的读者,我向来只推荐“四书三玄”,因为其它有关经史子集和文学方面的各种作品,要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但是关于人生理念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儒家跟道家。儒家以“真诚”为基础,学习之后对人生充满信心;道家则追求“真实”,活得自在。因此,学完儒家和道家后,你可以活得自信又自在,人生的平安幸福也很容易得到。

环球网: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有哪些书籍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否分享一下这些书籍以及它们给您的启示?

傅佩荣:对我个人影响最深的还是雅斯贝尔斯的《四大圣哲》,这本在商务印书馆我有翻译出版。还有一本是我在美国念书时,我的指导教授路易·杜普瑞(LouisDupre)的书《人的宗教向度》,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过,这是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几本书。

在中国哲学方面,除了我前面提到的的“四书三玄”之外,当代对我影响比较深的就是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我听他多年的课,对中国哲学史的核心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另外,钱穆先生的课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对中国文化充满感情,且是历史方面的权威。因此,方东美先生跟钱穆先生的著作都值得一读。

在清代学者中,我看的比较多的是王夫之和戴震的著作。王夫之对历史的批判,如他的《读通鉴论》,让我受益良多。而戴震所著的《孟子字义疏证》特别值得我们去了解。很多人说我对儒家朱熹的说法有所批评,但如果读过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你就会发现他的批评更为严谨和深刻。

环球网: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建议和鼓励?

傅佩荣:我扮演的是桥梁的角色。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现代人不再受到时空环境的隔阂和文字语言的障碍,能够顺利接触古代的经典,从中可以获得个人的心得,进而改善生命的品质,这是我的目的。而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人称我是摆渡人,我也觉得很好,我就负责让中西文化的思想得以沟通、交流,这也是我尽力而为的事情。

傅佩荣教授谈哲学之路:经典引领现代思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