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故事
当时许多藩镇同之前的魏博一样,不服王化。他们对田弘正之事非常忧惧,屡次派遣说客游说、引诱,但田弘正始终坚持操守。田弘正还经常派出军队协同朝廷的军队作战,令周围的藩镇都十分畏惧。
田弘正意欲变革节度使承袭之风,他曾三次向皇帝上表请求留在朝中。唐宪宗回信慰劳他说:“上次大臣韩弘因为生病的原因不肯前往藩镇就职,朕让他留在朝中;如今你又这么要求,按道理朕也应该答应。但是魏州百姓都思念你的仁政,周围藩镇也畏惧你的威名,你就像朕的长城一样,朕怎么能甘心让你留在朝中,而不是在外为国效力呢?”
田弘正看了皇帝的回信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不负所托,尽心尽力为国家治理好魏博。
成语出自晋·刘朐《旧唐书·田弘正传》:今卿复请留,意诚可尚。然魏土乐卿之政,邻境服卿之威,为我长城,不可辞也。可亟归藩。
倚若长城:像长城一样可以作为依靠的屏障。
第六章纷繁的世间百态
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赵盾是春秋时期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在晋襄公、晋灵公时期相继担任相国,以从政严明而著称。
一日,晋灵公在宠臣屠岸贾的陪同下,到当时晋国京都绛州城内的一座桃园里去游玩。在屠岸贾的怂恿下,晋灵公站在绛霄楼的高处,竟以射鸟用的弹弓去射楼下的百姓,有头破的,有眼瞎的,还有被弹丸击落门牙的……其悲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赵盾知道后心里十分气愤。
有一次,赵盾听说晋灵公又要到桃园去用弹弓射
人取乐,便抢先一步,来到了桃园门口。晋灵公见赵盾挡住他的去路,很不高兴地说:“寡人未曾召你,你怎么也来到了这里?”
赵盾劝阻道:“主公只顾游玩,不理朝政,这已经说不过去了。近来我又听说你在桃园用弹弓射人,有道的明君是不会这样做的。人命关天,任意伤害子民,黎民百姓就要造反,国内一乱,外族就可能来进攻。那样,社稷就要遭受危亡之祸了……”赵盾言辞严厉,语气激昂,使晋灵公哑口无言。但晋灵公知错不改。一日,邻国进贡了一条狗,名叫灵獒,凶猛善斗、狂吠不止。晋灵公却爱如掌上明珠。他派专人饲养,每日不仅供它吃羊肉数斤,而且上朝或出游还让灵獒跟随左右。如果看谁不顺眼,晋灵公就唆使灵獒去咬……因此,绛州城里,人人担惊受怕。
有一天散朝后,赵盾正与大臣士季在宫殿门口
商议国事。忽见两人抬着竹笼匆忙前行,两只人手露在竹笼的外边。赵盾忙上前去拦住,掀起竹笼的盖子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里边装着一具被肢解的尸体。经询问得知,死者是一名膳夫。晋灵公饮酒时,命他去煮熊掌。端上来后,晋灵公硬说煮得不熟,便凶狠地用铜斗击打膳夫的头颅,死后又命人将其砍为数段,并准备抛尸荒野。
赵盾见后,非常气愤,便要进宫严厉指责晋灵公的暴行。士季对赵盾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进宫后,脸色阴沉,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他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就改用温和的态度说:“一般人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的劝谏,就仍然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依然我行我素。相国赵盾又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反感,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撞树自尽。晋灵公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掉他。赵盾结果被自己的卫士救出,使他的阴谋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
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指一般人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90
阅读本书更多内容请关注“新邯郸”客户端“连载频道”